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化学实验有序教学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开展化学实验有序教学有效的探索,既能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又能帮助学生提升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化学实验综合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由量到质、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认为,在初中化学实验中,需要不断渗透科学方法以及化学学科思想,由此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科学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有序教学
  當你做完一节化学实验课后,发现试管破了好几只,火柴少了好几盒,蒸发皿裂了好几个,药品用掉了好多,学生实验台很乱和很脏时,感叹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真差。本来要学生到实验室来做做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每次真正动手实验的就是那些成绩较好的同学,其它部分同学要么跟着人家做什么实验,他们依葫芦照画,不动脑子,要么在东摸西搞,实验做不成功,反而用掉好多药品或污染了药品……以上这些现象导致笔者不得不去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即化学实验教学如何才能有序有效地开展呢?
  一、化学实验有序教学的重要性
  所谓有序教学就是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狭义上,有序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案进行有序的教学,而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教师是可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能自主学习的。而广义上的有序教学则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需要优化整个教学系统,整合所有的化学教学资源,统筹安排教学方案,实现教学过程的自动化,让学生从课堂走到课外,使教学效益在学生的生活中延伸,从而达到教学效益的持久性。所以,开展化学实验的有序教学,意义重大,是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同时对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长远影响。
  二、化学实验有序教学的有效策略
  1.实验操作指导上的有序
  ①抓好“走进化学实验室”前的化学基本操作训练。教师先给学生介绍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药品取用的原则,初中最基本的实验操作如,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倾倒液体,等等,先让学生自我阅读,然后让学生上台示范,台下师生共同纠正错误的步骤,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进入实验室前,分好组,推选实验记录员、器材管理员、卫生保洁员,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
  ②良好的科学素养,在课堂中有序递进地形成。学习是一个有序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化学更是如此。一个实验从准备到结束,心急不得,必须要在实验前了解清楚实验的步骤、工具以及目的。当然,在课堂实验时,也有的教师会通过演示化学实验,让学生间接地了解实验目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工具配备以及实验步骤如何实施,让学生在观察中边记录边思考,再分析和总结。特别是一些数据和实验事故的处理,需要进行科学地分析和归类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教师都要在课堂中不断在渗透,在学生的实操练习中不断提高实验技巧。这样学生到实验室做起实验就信心满满,取得预期的实验效果。
  ③操作的有序性可以避免实验中发生意外事故。如,稀释浓硫酸,应该用浓硫酸沿器壁倒入水中,若用水倒入浓硫酸中,则会发生酸液沸腾溅出伤害到人;操作的有序性也可以保证需要实验顺利进行,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如,除去粗盐中Ca2+、SO42-时,先加Na2CO3溶液,再加BaCl2溶液,最后加稀盐酸,若在加Na2CO3溶液之前,先加BaCl2溶液,则过量的BaCl2中无法除去Ba2+,则实验就会失败。
  2.学生实验活动上的有序
  ①学生在去实验室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实验顺利完成。如,笔者在教学课本《学生实验活动一:氧气在实验室的制取与性质》中,先指导学生在认识和思想上先有所准备,告诉他们这是在第一、二单元后的实验活动,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氧气,氧气的性质,以及如何去制取氧气,以避免学生因为初次接触气体制备,而无从下手的局面。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思维的引导,使学生从药品选择到实验操作都形成规范的思路,为今后学习更多物质的制备奠定基础。了解实验目的和步骤,需要哪些仪器和药品,实验装置如何,要求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份实验方案报告,上交后,老师逐个检查并给出建议,学生修改并合格后才可以到实验室,实验完成后还要完善实验报告,一定要写上实验反思。只有这样,学生通过自我设计实验方案,才能增强实验责任感,化学实验能力得到提高,实验更加有序和有效。下面是学生实验前做的一份实验方案例子:
  实验活动1:实验室中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1)实验目的:实验室制取2瓶氧气,1瓶用排水法收集(瓶底留有少量水),另1瓶用向上排气法收集,这两瓶气体备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
  (2)实验的仪器,药品,装置: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4)实验步骤: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度性。
  装:装药品到试管中。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 点燃酒精灯,先给试管均匀受热,再固定在药品的底部进行加热。
  收: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瓶底留有少量的水)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
  熄: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5)氧气的性质
  (6)实验反思:铁丝的螺旋的紧密程度是否对实验现象有影响?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的操作,很容易在集气瓶中留有气泡,要反复操作。为什么将发红的木炭和铁丝伸入集气瓶内,现象不够剧烈?
  ②最大化地提高化学实验的功效,引导学生进行额外的实验探究。比如,上面的实验活动1,学生留有一些反思的问题,我们可以有所选择地进行二次探究,比如,将红热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底部和从集气瓶上部慢慢往下放,会对木炭燃烧产生影响吗?为什么会这样?可以设计对比实验再次深入探究。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一些可能会失败的实验方案,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试一试,从中得到实验的经验以及失败后成功的乐趣。
  3.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上的有序
  实验内容应该根据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原则来确定。实验内容要符合学生认知的有序性,如,第七单元探究燃烧的条件时,设计了一组演示实验,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灼烧棉花和大理石,用玻璃棒分别蘸取酒精和水进行灼烧。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用火柴分别引燃棉花和木条,再换成酒精灯点燃木条。探究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取三支燃烧着的蜡烛,一支正放在烧杯中,另一支用烧杯倒扣上,第三支则放在盛有碳酸钠和盐酸的烧杯中。然后进行观察,对比一下三支蜡烛哪一支熄灭得最快,哪一支最慢。如此,在过程中指导学生去运用控制变量的思想来进行实验设计,让实验效果更好。
  三、实施化学实验“有序性”学习后的思考
  1.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设计实验,亲自实验,在实验中探索,使化学学习具备创造性。
  1.初中化学以实验为基础,提倡教学中以学生多看、多动、多想为方向,鼓励学生走出“怕做实验”的误区,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提高。如,学习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1/5,可让学生设计多种实验的验证方案,比较实验装置的优点和缺点,鼓励学生断续思考、去探索、去发现。
  2.有利于帮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和乐趣,让化学学习成为一门有乐趣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去了解化学知识,走近有效实验。
  3.重视化学实验能力的循序渐进过程,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化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学科基础。
  参考文献:
  [1]窦佩娟.初中生物课堂有序教学策略探索[J].教师,2016.
  [2]董刘英.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序思维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3(3).
  [3]季蔚,凌荷仙.科学实验教学,追求有序有效[J].学周刊,2013(5).
  [4]李文正,钱胜.浅谈初中化学学生实验的有序性[J].中学化学,2014(1).
  [5]王越明.浅谈化学实验教学的有序性[J].化学教学,199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9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