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源多样化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大量随迁子女的加入,他们的文化背景、成长轨迹、家庭环境、学科能力与素养等不尽相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这些特点,尝试为学生开发接地气的“家系列”教学资源,关注学生的出生之家(老家)、成长之家(学校)、发展之家(吴江)。
  关键词:生源多样化地域文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面临着同样的现状:大量随迁子女的加入。我校是一所具有代表性的以外来随迁子女为学生主体的公办学校,随迁子女比例达82.13%,生源结构多样化,学生的文化背景、成长轨迹、家庭环境、学科能力与素养等不尽相同。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学校的这些特点,尝试为学生开发接地气的“家系列”教学资源,包括三个部分:“我的出生之家”“我的成长之家”“我的发展之家”。
  一、“我的出生之家:老家”——何人不起故园情
  随迁子女因为种种原因一年回老家的次数有限,可那里的一草一木仍然牵动着他们的心,仍能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即使是平时寡言少语的学生说起自己的老家,也会滔滔不绝。笔者抓住这一“锚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取舍或调整,将人文历史、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等乡土资源融入信息技术课堂。
  例如,对于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分册第10课《遨游因特网》,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师你知道你周围的同学都来自哪里吗?(出示表1)这是老师课前调查的我校学生老家的情况。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全校800多名学生的老家分布在全国各地,真是五湖四海来相聚啊!那么,这些地方具体是在哪儿?那里有什么风土人情?你能在地图上找到你老家的位置吗?你能描述一下你老家的地貌吗?你的老家有哪些有趣的方言?你最喜欢哪种土特产,为什么?你的老家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出示表2)请带着关于老家的一系列问题完成表格。
  这样的教学设计,在轻松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让学生借着思乡之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信息技术教材中有些内容关联度很高。比如,本节课涉及家乡的照片等网络资源的下载以及综合表述自己的家乡,这是三年级分册第11课《下载网上信息》和主题活动2《收集和表达信息》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于是,笔者将这些知识和技能的习练进行了整合,然后展开教学,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当然,还有很多课可以融入丰富而有特色的乡土资源。比如,三年级分册“画图”模块,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画一画“我的家乡”;三年级分册第16课《网络交流》,让学生与老家的亲朋好友通过网络手段(如QQ)进行远程交流;四年级分册第10课《收发电子邮件》,让学生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思乡情的传递;四年级分册“WPS文字”模块,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小随笔“我的老家”,记录老家那些值得回忆的人和事。
  二、“我的成长之家:学校”——其乐融融校园情
  随迁子女的父母一般工作比较繁忙,对他们的教育比较松懈,但这也使这些学生独立性强、接受能力强、综合素养高。这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针对这一特殊现象,笔者充分进行了挖掘,扬长避短,寻求一种有效的、针对性强的教学方式:结合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增长点和生发点,进行有机的增补、删减及延拓,形成集社团、美术、音乐、数学、英语、语文、体育等于一体的拓展课程,帮助学生形成更完备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素养。
  例如,教学五年级的“Scratch程序”时,笔者并未急着教学生Scratch的相关具体知识,而先带领学生回顾我校近些年来根据生源情况组建的各个社团(如扁鼓舞、腰鼓舞、秧歌舞、连厢舞、盆烛舞、红旗舞、花伞舞、京剧、锡剧、豫剧、黄梅戏等社团)在演出中亮相、比赛、获奖的历程。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是这些社团的一员,他们感同身受、自豪满满。此时,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画一画”:选取其中一个画面用三年级学过的画图软件画出来。学生画完后,笔者再教学Scratch的知识,并说明:学了这些知识,可以让我们创作的社团人物和画面“动”起来。不仅如此,在评价环节还让学生给作品配上相应的音乐背景来“演一演”。在抒发自己对社团情感的同时,学生逐步习得并巩固了Scratch中“新增角色”“角色的移动”的操作方法及外观、声音等控件的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不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例如,教学“Scratch程序”时,笔者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关于教学资源开发的想法:“Scratch除了结合社团以外,还能融入哪些学科内容?”在这个既有趣又有挑战性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开始了“头脑风暴”。他们集思广益,最终合作研发了与音乐学科相结合的《键盘钢琴》(设计程序,把键盘变为钢琴键,弹出音符)、《小小演奏家》(编写程序,让计算机自动演奏曲子)等课例;与数学学科相结合的《猜数字》《最大公约数》《百元买百鸡》《计算器》等课例(让计算机解决一些数学难题,同时锻炼学生的算法思维);与英语学科相结合的《Story》(编写英语小故事)、《单词复习小程序》(设计程序,考查英语单词的掌握情况)等课例;与语文学科相结合的《成语接龙》《鹬蚌相争》《小蝌蚪找妈妈》等课例;与体育学科相结合的《报数》课例(结合Scratch中的“广播”和“接收”命令,模拟体育课排队报数)。由此,学生把信息技术这门课玩得不亦乐乎,玩出了新花样,玩出了新高度,并且还玩中掌握、巩固了知识。
  三、“我的发展之家:吴江”——第二故乡不解缘
  隨迁子女随着父母工作的迁移来到吴江,虽然被称为“新吴江人”,但是对这个“第二故乡”并不熟悉,会产生疑惑:父母为什么会来到吴江?他们为吴江的建设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针对四年级分册“WPS演示”模块,设计了《我的第二故乡——吴江》系列课,涉及吴江的人文历史、非遗诗词、名人名胜、太湖美食、工业企业五个方面,旨在带领学生领略吴江的前世今生,体味极具魅力的吴江文化,让他们对自己的“发展之家——吴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以便尽快认同和融入吴江这个“第二故乡”,更加如鱼得水地开展社会生活、学习活动。
  例如,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分册主题活动1《制作电子小报》一课,笔者做了这样的引导:“老家的亲朋好友来到吴江后,你会拿什么好吃的东西招待他们啊?让我们制作一份电子小报,给自己远方的亲朋好友介绍一下吴江的美食和制作方法,看看他们能不能通过电子小报学会制作吴江的美食。”旨在让学生在加深对吴江美食文化了解的同时,掌握电子小报的制作技巧。
  再如,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分册主题活动3《创作演示文稿》一课,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图片处理、网络搜索、收集和整理素材,制作幻灯片“吴江的名胜古迹”,详细介绍垂虹塔、慈云寺塔、南厍村、退思园、师俭堂、先蚕祠等吴江的名胜古迹。学生在制作演示文稿的过程中,陶醉于吴江深厚的人文氛围中。
  《我的第二故乡——吴江》系列课还有诸如:《美化文档》,让学生为吴江名人费孝通爷爷私人订制一张独一无二的电子名片;《插入超链接》,配合吴江区政府呼吁的垃圾分类行动,引导学生用超链接技术制作“垃圾分类知识过关游戏”……
  以上生源多样化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体现了新时代一线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觉悟: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更要预设学生将来要面对什么,可能需要什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体系化、方法论与发展方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65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