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德育工作面临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但目前大多数小学的德育工作并未落到实处。本文将总结目前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部分改善小学德育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德育 立德树人 小学教育
  引言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中明确指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体现了德育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7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1]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德育在小学教育中则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将分别从学校、教师、家长及各方的合力机制总结我国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各方自身及其合力机制在改善德育工作方面可进行的具体措施。[2]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德育,作为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的主渠道,在学校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德育工作本应该具有全新的突破,然而在“成绩是指挥棒”的现实环境下,目前大多数小学的德育工作依然呈现出“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病态现象,德育工作并未真正的落到实处。致使德育工作落实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1.学校层面:在应试教育和政绩思想的影响下,大量学校出现严重的重智轻德现象;不少学校的德育工作滞后、浮于形式,德育教学依旧停留在口头阶段;很多学校并没有真正贯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德育工作制度,也没有构建针对明确针对教师德育工作的考核机制,导致学校的德育工作缺乏必要的导向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2.教师层面:很多教师对德育的内涵理解不到位,仍然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简单归结于德育知识的掌握,以书面考试成绩替代学生全面综合的德行评价,使得德育教学内容过于知识化和科学化,缺乏生活化;不少教师在德育教学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过程中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大大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效果。[4]
  3.家长层面:家长通常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长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家长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的家庭教育问题多多,部分家长自身具有酗酒、打麻将等不良嗜好,没有树立良好的榜样;不少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或是留守儿童,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很多家长缺少相关教育的知识,对孩子过分的溺爱,“教不得法”的现象普遍存在。
  4.合力作用方面:当前各方对小学德育方面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真正把其放在为首的位置,学校、教师、家庭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机制,使得各方在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协调不一致,出现了诸如学生在学校看到的是社会中的真善美,但在家庭或社会中看到的却是阴暗面,造成学生困惑与迷茫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改善小学德育工作现状的具体措施
  小学德育工作的改善不是单纯依赖学校和教师就可以做到的,同时需要家长方面的积极配合。德育工作的各方通力合作、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1.学校方面需要进行的工作主要包括:1)积极建立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各级德育管理的职责,形成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的组织系统,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2)依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参考上级部门的德育评价体现,建立适用学校自身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程序、评价结果、激励约束机制,激发教师德育教育的热情;3)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方面的设计,形成一个有利于控制情绪、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的良好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目标。
  2.教师方面需要进行的工作主要包括:1)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德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注重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的榜样;2)非德育课程老师应探索自身课程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在语文、数学、英语或科学课程知识体系中挖掘体现德育教育的因素;3)德育课程的专业老师应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与认知规律改变教学思想和理念,设置完善系统的德育课程体系,将德育课程生活化;4)班主任老师应结合现实案例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方面的主题活动,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角色扮演,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逐步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3.家长方面需要进行的工作主要包括:1)家长是孩子最初和最直接的榜样,所以家长应重视家庭教育,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善于通过自身的良好言行举止影响孩子;2)家长应深刻理解素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要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摆脱成绩至上的错误观念,转而多关注孩子心理与行为方面的成长;3)家长应该摒弃“教育是学校的事情”的错誤想法,积极主动的与老师沟通交流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各种问题。
  4.各方合力方面需要进行的工作主要包括:1)学校、老师和家长们都要深刻理解德育工作是十分复杂而又矛盾的工作,意识到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2)政府需要加强所制定的德育教育文件和德育教育考评机制的宣传,使之深入校园,得以贯彻执行,并积极配合学校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校外德育实践活动;3)学校与家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手段构建可以充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同时学校邀请德育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为老师和家长定期开展相关学术讲座,提高老师和家长对德育教育的认知,掌握更为切实有效的方法;4)学校或老师充分利用“请进来”或“走出去”两种方式,邀请家长或特殊职业人员进课堂,从事专业领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结语
  为了促使小学的德育落到实处,本文从多方面探讨了我国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改善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国美.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71-72.
  [2]夏霜.从失范走向规范:学科德育研究述评[J].中小学德育,2018(05):46-49.
  [3]巩清志.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探索[J].华夏教师,2017(01):80.
  [4]李燕来.小学教育中道德教育的路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30):381-3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35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