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学前教育的小学化误区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由于幼儿的年纪较小,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逻辑和思想观念,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通过对现阶段的幼儿教育进行调查发现,一些幼儿教师为了尽快提高幼儿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幼儿学生的心理需求,以提高学习成绩为目的进行教学,对于幼儿学习存在误导性作用,存在严重的小学化教学误区。
  关键词: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 教学误区
  一、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教育是儿童整个教育生涯中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儿童智力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对于幼儿教育问题,家长应该制定一个适应儿童发展的、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的教育目标,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幼儿学前教育大多是接触一些简单的文化知识,比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唐诗宋词,幼儿如果可以在教育中提前接触到我国的传统文化,那也相当于为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儿童在教育时接受一定的传统文化,比如诗歌、乐器、文字等,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让儿童从小就可以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儿童以后的成长发育都有着积极向上的作用。比如在学前阶段,可以让儿童接受一些古诗词的学习,毕竟这些经典的名诗佳作在以后的小学学习中也会接触到,如果儿童可以在学龄前阶段就提前接触,那么在以后的学习理解中,相较于其他的孩子也会较容易掌握。在幼儿学前教育阶段,主要以培养幼儿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家长还可以在家里经常播放一些音乐,学习一些古典的乐器,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爱好。[1]
  二、幼儿学前教育小学化误区
  在2017年提出的幼儿教育改革计划中曾经指出,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防止学前超龄教育现象,尽量克服幼儿园教学出现小学化教育现象。三到六岁的幼儿学生无论是心理方面还是身体方面发育都没有完全成熟,对于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完全没有概念,几乎是取决于家长和教师在平时的引导和教育,所以,对于幼儿园学生来说,教师的正确引导对于幼儿园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有直接影响。幼儿的年纪比较小,尤其是三到六岁的幼儿学生,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对于三到六岁的幼儿,幼儿园教师应该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状况,以便于及时发现幼儿的身心健康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2]
  现阶段的幼儿学前教育存在严重的小学化误区,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关注幼儿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通过对幼儿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进行观察发现,幼儿学生年纪比较小,在学习和生活中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所以在幼儿学前教育阶段,教师的主要教育内容应该是引导幼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而不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幼儿学生不仅在生活方面很难管理,在学习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幼儿学生由于年纪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接触的新鲜事物比较少,在幼儿园学习中对于新鲜事物会产生浓重的兴趣,幼儿由于年纪和性格等原因,童心比较重,在幼儿园阶段好动、好玩,一旦和其他同学在一起接触,会忽略掉学习,导致对教学内容接受较慢。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幼儿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强制性教育下,才会去完成原本设定的学习任务,在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幼儿学习知识的效率很难提高。
  三、幼儿学前教育对策
  幼儿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任务,教师和家长的思维和观念都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对幼儿园学生进行学前教育,应该从两方面重点关注。首先是幼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部分幼儿学生在去幼儿园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太多的人和事,对于身边的人事物并不了解,通常来说,三到六岁的幼儿学生心理比较脆弱。关注幼儿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需要关注幼儿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首先应该引导幼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养成积极的心态,遇到问题时可以积极乐观的面对,这对于幼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学习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幼儿学生年纪比较小,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幼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幼儿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首先要在思想上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仅要引导幼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也要对幼儿的健康教育有所了解,以便在幼儿教育中根据幼儿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积极的教育方案。[3]
  幼儿的身心健康教育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幼儿的身体健康教育,在幼儿园健康教育中,逐渐形成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教育途径,应该培养幼儿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于三到六岁的幼儿学生来说,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涉及到的都是一些基础的日常行为,培养幼儿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包括幼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三到六岁的幼儿学生已经完全能够自己吃饭、喝水,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幼儿园学生还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一些生活中的基本小事,其行为和思想并不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基本要求。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条件,尊重幼儿本身的想法和意愿,合理的选择某一项爱好和兴趣着重的培养,并慢慢的坚持下去。有些学生由于在幼儿时期家长不注重培养其兴趣和爱好,导致成长过程中,没有什么专长,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不知道该把什么作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也会觉得不够充实,并且没有积极向上的动力。对于这种情况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决定一项实际的、可行的兴趣,然后去报名参加这个专业的培训教育课程,从最基础的开始学起,并长期坚持下来,把它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下去。这样会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目标、有追求。
  结语
  幼儿时期的孩子年龄还比较小,心理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在幼儿接受教育时,难免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幼儿教师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幼儿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陀婷.论儿童的潜能与儿童的教育——关于幼儿参加兴趣班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4-16.
  [2]高余丽.试析兴趣培养在幼儿钢琴教育中的重要性[J].赤子(中旬),2013,(08):2-12.
  [3]徐瑞梅.浅析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兴趣的有效方法[J].才智,2012,(01):94-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3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