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竞技自行车运动的困境及优化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几年来,很少有人走路,出门全坐小轿车,但是“舒服”的背后隐患重重,长期坐车有损腰椎,尾气四溢也污染环境。为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国家鼓励全民运动,支持环保,推出了便民自行车,竞技自行车运动逐渐兴起,但竞技水平不足。本文通过介绍竞技用自行车的特点以及竞技用自行车技术的普及方向,分析我国竞技自行车运动发展的困境,最后探讨提升我国竞技自行车运动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竞技体育  自行车运动  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2813(2019)04(c)-0222-02
  在国际竞技自行车运动中,我国的竞技自行车运动处于弱势,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推动竞技自行车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自行车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树立我国自行车运动在国际体坛上的良好形象,相关人员需要大力宣传自行车运动项目,吸引更多的自行车爱好者参与其中,壮大我国竞技自行车运动的队伍。当今社会,提倡竞技自行车运动,不但可以增强人民体质、净化空气,还能起到休闲娱乐和社交功能。在休闲娱乐方面,自行车运动能够给人带来一种舒缓、悠闲的放松感,且不受年龄、性别、技术水平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将其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同时所有参与人员也有了共同的话题,这表明自行车运动成了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桥梁,具有极强的社交功能。所以,本文研究如何提升我国竞技自行车运动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竞技用自行车的特点
  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竞技日益激烈,人们的奋斗目标也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更是持续上升,这一切从整体上促进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指数。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体育运动对运动员的各项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不管是国际体育赛,还是国内体育活动,都带有明显的“竞技性”。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自行车运动以其“环保”性能逐渐得到了国人的认可与支持,各种自行车运动不断涌现,竞技用自行车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优点。
  竞技用自行车采用了先进技术,所选器材也满足了参赛运动员的需求,它主要具有五方面的特点:一是竞技用自行车的结构强度高,可以提升运动员的爆发力,高达普通人爆发力的三倍,能够有效应对崎岖不平的山地;二是竞技用自行车的器材可靠性高,由于自行车运动属于高危项目,骑行时速高达五十公里,如果发生器材故障,就很有可能危及运动员的生命,这就决定了竞技用自行车器材必须采用最前沿的制造技术进行加工;三是竞技用自行车的结构简单、骑行轻巧,比如:行速比大,变速档次等,以便提高竞技自行车运动员的运动效率;四是竞技用自行车容易消耗器材,这是因为了运动员的骑行强度大,有时一天骑行200km,自行车的滚动零件都是易损件,需要经常更换,才能满足下一轮比赛的需要;五是竞技用自行车符合体育比赛的特殊要求,如场地赛自行车不能安装变速装置和车闸。从这几种特点来观察,竞技用自行车的价格较贵,有的需要几万元才能购买一辆,但是其性能确实超出寻常。
  2  竞技用自行车技术的普及方向
  尽管竞技用自行车主要用来参加比赛,但是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下更多人愿意尝试这一先进器材,只有将竞技用自行车技术进行普及与推广,才能吸引更多的追随者,价格也会降下来。从很大程度上讲,普及是多层次的,公众对高水平器材的追求也是多方面的,当竞技用自行车技术进行分层次扩张时,部分结构必须发生变异,才会促使民用自行车采用该技术。经研究发现,实现竞技用自行车技术的普及化,应当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碳纤维材料的发展,比如:将碳纤维材料广泛应用于自行车,必须降低成本,发展碳铝混合车,注重研制碳铝混合零件,实现碳、铝零件混合的搭配使性能最大化,全面体现自行车的新风格;二是轮组技术的运用,即轮组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成本持续下降,再加上技术门槛的放宽,许多工厂已具备其生产能力,这一切有利于民用自行车采用轮组技术,提升骑行性能。不难想象,通过这两个技术的普及,竞技用自行车的相关优点也将运用到民用自行车的构造中,从而让更多人有机会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参与竞技用自行车运动的人员也会大大增加,最终为自行车运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3  我国竞技自行车运动发展的困境
  3.1 运动场地缺乏
  “健康中国”理念下环保自行车出现在城乡的各个角落,竞技自行车运动也蓬勃兴起,但是可供竞技自行车运动的场地非常少,民用自行车也是免强骑行。对于自行车而言,尽管骑行方便,比较随意,不像公共汽车那样必须上公路才可以运行,但是竞技自行车也要考虑安全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一方面,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许多道路主要为机动车辆规划,人行道上也常停车,人流不断,几乎没有自行车的立足之地,即便可以骑行于此,也存在较大的交通风险;另一方面,公共汽车往往导致尘土飞扬、汽油味扑鼻,严重背离了以健身为目的骑行运动,降低了竞技自行车运动人群的参与度。
  3.2 政府职能缺失
  人们生活的一举一动都受国家政策的牵制,政府在每一项社会活动中都拥有资源配置的职能,可以运用手中的权力调控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推动各方面社会活动的有序进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在竞技自行车运动的发展领域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够明显,我们并没有看到政府对自行车运动所做的努力,比如:锻炼场地的建设、自行车运动的公共服务、资源的支持等方面,许多地方政府并没有参与其中,忽视了竞技自行车运动的开展。   3.3 比赛活动稀少
  一般来讲,要想扩大一种活动的规模,必须采取科学的引导方式,而“比赛活动”则是任何项目吸引受众的最佳途径。有效的比赛活动,可以迅速扩大某项运动的社会影响力,获得人们的认可与支持,甚至一些规模大和级别高的赛事还能获得大中小型企业的赞助,以此成为该项目的宣传载体。然而,当前竞技自行车运动深受运动场地、器材设备、阴雨大雾黄沙天气等的制约,国有很少举办这样的比赛活动,以至于竞技自行车运动的发展严重受阻。
  3.4 宣传力度不足
  竞技自行车运动是一种新兴的竞技项目,大部分人都将普通民用自行车与竞技自行车混为一谈,没有从思想上重视竞技自行车运动发展的意义和运动价值。通常情况下,有的人为了少走路而选择便民自行车,有的人为了跟随潮流而骑便民自行车,很少有人奔着竞技自行车运动的目的进行骑行。究其原因,主要是宣传力度不足,就算自行车运动团体成员,也只是偶尔地参与骑行活动,就连基本上的“宣传标牌”或“志愿者活动”标语都没有张贴,难以引发公众的注意力。
  4  提升我国竞技自行车运动水平的途径
  4.1 打造优质的竞技训练比赛环境
  如今,竞技自行车运动比赛的开展,不只是技战术的较量,还包括意志品德、心理素质、赛场经验等的全方位较量,而这一切需要运动员在特定的比赛环境中进行历练。为此,打造优质的竞技训练比赛环境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选用两种方法,一是“走出去”,即选派尖子运动员去国外高水平自行车俱乐部进行集训;二是“请进来”,即在国内多举办高水平的国际竞技自行车赛事,邀请高水平的国家队与俱乐部队进行商业性比赛,同时可以开展高水平的场地国际邀请赛,以便大幅度提高我国竞技自行车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使运动员的技战术实现质的飞跃。
  4.2 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迅速提升我国竞技自行车运动水平,很有必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加大各级自行车协会及有关部门的工作力度,促使他们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促进竞技自行车运动的社会化程度,扩大训练人员,挖掘具有竞技潜力的优秀自行车运动人才,借鉴欧美自行车强国的发展体制,积极创办自行车俱乐部,促进自行车运动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应当关注竞技自行车运动的优点和发展动向,尤其是广播、电视、网络应当多渗入这方面的内容,让全民可以通过这些渠道了解并认识自行车运动的健身价值和環保价值,从而营造良好的自行车运动文化。
  4.3 提升竞技自行车教练员的技能
  要想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竞技自行车运动水平,必须强化运动员的骑车技能,自然就需要一批优秀的竞技自行车教练员为其指点迷津,方可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一方面,提高竞技自行车教练员队伍的学历层次,增强他们的训练科技含量,重点培养教练员的各方面竞技能力,尽量让竞技自行车教练员出国深造,另一方面,可聘请国外经验丰富的教练员担任讲师和现场指挥官,努力提升我国竞技自行车教练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教水平。
  5  结语
  总之,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现代社会,更多人宁可将轿车放在家里,也不愿意耍风光,在距离适当的路段下乐意踩单车,健身又环保,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竞技自行车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让更多群体接受自行车运动,并参与竞技活动,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不要悲观,应当乐观地面对现实,静观其变,适时应对。不管怎么说,竞技自行车运动的开展前景一片光明,不只是体育爱好者的追求,还有政府的大力支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竞技自行车运动水平将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孙玉英.浅谈我国竞技自行车运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资讯,2015(14):231.
  [2] 姬建华.论我国自行车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方向[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5):140,142.
  [3] 米丽敏.山西省竞技自行车后备人才的培养研究[D].山西大学,2015.
  [4] 郭红生.自行车场地全能项目供能特点与技战术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
  [5] 王兰.贵州省山地自行车运动发展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199-200.
  [6] 王又国.探讨自行车运动员体能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3):27-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6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