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青少年运动技能发展的瓶颈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等,通过对影响青少年运动技能发展因素的调查、整理、分析,发现学校体育“技能论”意识的淡化或缺失,学校与学生运动技能供求的差异性,体育运动环境的缺失,青少年健康意识、观念的不足是阻碍青少年运动技能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与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发生有着无法分割的关联。从根本上理清阻碍我国青少年运动技能发展的原因,有助于我国校园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也有益于青少年体质的增强。
  关键词:运动技能  青少年  学校体育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4(b)-0236-02
  根据最近几年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显示,青少年体能素质在持续下滑,学生的耐力、速度、力量、心肺功能等指标不断下降,城市超重和肥胖学生明显增多,部分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亟待改善,在军训中经常出现学生因站立时间稍长就晕倒的现象[1]。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滑已成为目前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之一。运动技能是青少年运动参与的“敲门砖”,是连接身体与健康的桥梁,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意义重大。学校体育作为运动技能开展的主要途径,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运动参与,增强学生体质的健康教育核心阵地。
  1  青少年运动技能发展中的瓶颈分析
  1.1 学校体育运动技能教育主体性意识的淡化、缺失
  通过一系列学校体育改革浪潮的洗礼,学校体育事业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从单纯的身体教育到身心全面发展教育,从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中心,迎来了“以人(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这是学校体育发展的进步,更是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观念一旦形成,将具有强烈的固定性,想改变,将会花费很上时间,有人至死之前仍无法改变一些落后、守旧的观念,可见,传统观念对人的腐蚀是如何严重。改革开放至今,人们对于体育的认知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仍有大部分人对体育心存偏见,致使学校体育无法正常有序开展,体育课混乱不堪,学生体质下滑也是自然。一方面,由于学校对新的体育教育理念认知的偏差,体育课上出现了“放羊”现象,“领头羊”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更不要说整个“羊群”了。另一方面,现代人生育观念的颠覆式转变,四二一家庭模式即四个老人,两个父母,一个孩子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过度溺爱环境下的生活方式对学校体育的健康开展提出了挑战,高危技能教学该不该开展?如何开展?学生受伤后的事故纠纷如何处理?在主观与客观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学校体育教育避重取轻,“放羊”现象的出现也是一种教学无奈的表现,长期以往,学校体育运动技能教育的主体性意识与体育教学却渐行渐远。
  在对学校体育课主要教学内容的调查中,20.83%的学生选择了“自由活动(放羊)”,59.38%的学生选择了“运动技能教学”,16.67%的学生选择了“素质练习”,3.13%的学生选择了“集体游戏”,显然20.83%的“自由活动(放羊)”教学方式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学校体育运动技能教育主体性意识的淡化、缺失是“放羊”模式产生的罪恶根源,同时也为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戴上了“金箍”。
  1.2 学校与学生运动技能供求的差异性
  运动技能作为身体锻炼的载体,是学生运动参与的“敲门砖”,是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的重要手段,是培养终身体育习惯的有效途径。学校体育作为运动技能传习的圣地,承载着传授学生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社会职責,意义深远。不同运动技能之间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不同年龄、性别、性格、群体等人群的追逐,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特征。小学阶段,学生多动,运动能力弱,一些简单的运动技能项目深受小学生青睐,如跳绳、跳皮筋、丢沙包、踢毽子、木头人等。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运动能力也逐渐增强,对于复杂动作技能的需求愈发强烈,特别是一些群体性、竞争性的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青少年,一个特殊的群体,对新鲜事物有着极度敏感的嗅觉,乐于、勇于接触的尝试,在兴趣使然下,这种性格也决定了青少年对运动技能的追求容易陷入一种新→旧→新的循环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个性化、社会化需求的差异性更趋多元化,为新事物的到来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随着异文化的入侵,国际交往的频繁,人类的生活也日趋国际化,运动更是如此。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迟迟才开,致使很多国外新兴运动在我国的引入、发展相对其他国家而言落后、迟缓,使我国学校体育够开展的运动种类相对集中、单一与学生乐于尝试新鲜运动的渴求不协调。在对苏州市中学体育开展的运动项目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开展项目主要集中于球类,现代流行项目,如散打、跆拳道、轮滑、瑜伽等新开展相对薄弱,学生对运动技能需求的多样化与学校体育提供的单一化,在供给层面却显得格格不入,长期以往不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和维持,最终酿成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悲剧。
  1.3 体育运动环境的缺失
  体育环境可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指开展体育活动所需的物质基础,如场地、器材、工具等,软件环境指引导人积极参与运动的各种体育制度、体育政策、体育文化等精神物质,二者交叉相互影响。完善的硬件环境是人运动参与的保障,科学合理的软件环境是人运动坚持,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内在保障。青少年家庭体育环境及周围体育设施的数量、种类,完善程度,可利用率等均对运动参与有关。   学校体育作为传授学生运动技能的核心阵地在学生技能传习和增进健康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环境的建设对于学生运动技能教育的发展则至关重要。学校体育环境是指围绕着学校体育顺利开展的一切环境因素的总和,包括学校的客观环境(如管理机构、体育场馆设施等硬环境)以及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如发展目标体系、教育方式、生活习惯、文化观念等构成的软环境)[2]。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构成了学校体育环境的主要内容,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而技能传习作为学校体育的本质,其发展自然依存于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而很多学校的体育环境建设并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近两年来学校体育课是否发生过被挤占现象的调查中,32.29%的同学表示体育课被挤占过,67.71%的同学表示体育课没有被挤占过;调查中有78.13%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会进行体育活动,而21.87%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不进行体育活动;在对学生参与体育比赛的调查中,有44.79%的学生表示参与过体育比赛,而55.21%的学生表示没有参与过体育比赛。体育教学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参与冷淡成为众多学校的通病,部分学校低估或忽视了课余体育氛围的“资源性”价值,缺乏对良好课余体育氛围的主动营造与建构,以致课余体育氛围始终处于自发、自流的“初始化状态”,难以形成深厚的“校本”体育文化积淀,这极大地影响了课余体育氛围“诱导”功能的发挥[3],体育教学中无法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技能教学是导致课余时间学生运动参与不足的“致命杀手”,而这样的结果都可归因于学校体育环境的建设缺乏。
  1.4 青少年健康意识、观念的不足
  意识,这个词来自拉丁文“consciencia”,意即“认识”。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当中形成的对事物的总体的综合的认识。从两个词的解释层面上可知,观念属于意识的一个范畴,通过提升自身的认识层次可提高对内在和外界的“无限”认识。观念一方面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同时也植入了个人的主观化的理解彩色,所以,一个人自身认识的历史性和阶段局限性就决定了因时间的变迁自身的认识是否符合时代的发展。意识决定行为,行为成就习惯。良好的健康意识是健康行为的先导,健康行为方式是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认识事物是前提,改造事物是目标,学以致用才是认识的本质目的。健康源于生活,是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是个人成功的基石,是生存的必需状态。健康意识是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健康源于生活,对于健康的认识是对于生活的认识。在对健康认识的调查中,31.25%的学生认为健康就是“没病”,45.24%的学生认为健康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19.86%的学生认为健康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4.55%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 健康意识的薄弱化是导致不良健康生活方式,慢性健康疾病,体质健康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健康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状态,是人们关注的永恒焦点。面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下滑,两会代表、委员建言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疾呼:为了孩子,为了未来,我们做点什么?[4]改变青少年体质下滑的现状应从转变青少年健康意识作为出发点和突破点。
  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情调,更是一种生活价值目标取向。健康意识指导健康行为方式,健康行为方式筑造健康身体。人的健康包含健身和健心两個主体方面,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健康的硬件设施,良好的心理素养是健康的软件设施,身体素质是心理素养的载体,培养健康的人应先从身体素质锻炼抓起。运动技能作为身体素质锻炼的主要手段是促进人身体健康的关键,是衔接发展身体素质和锻炼心理素养的桥梁。健康观念是主体反映健康现实,在意识中创造理想化健康模型的思维活动的成果,同实际的健康活动相对应。改善、提高青少年日益下降的体质健康问题,运动技能教育和健康意识培养应首当其冲,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2  结语
  从根本上理清阻碍我国青少年运动技能发展的原因,有助于我国校园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也有益于青少年体质的增强。寻找问题的根本在于问题的改善,在看清问题的基础上利用切实有效的手段实现我国青少年运动技能的健康发展是以后研究的重点,也是所有体育工作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寻求校园体育技能教学发展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肖红.青少年体质现状倒逼出“健康作业”[N].长春晚报,2014-04-10.
  [2] 刘勇,常生良,史蒂坚,等.体育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运动快乐感的影响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2005,25(4):43-46.
  [3] 段黔冰,张红坚.“场”视域下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4):535-537.
  [4] 公兵,高洁.两会代表、委员建言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N].新华网,2014-03-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73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