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高效性提出新要求,虽然农产品电子商务减少了中间环节,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其市场融资额、网民数量均逐年增长,政府对电商市场的监管及跨境电商发展环境亦逐年改善。但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却存在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乏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市场体系不健全与服务信息不畅通、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紧缺、交易主体电子商务观念滞后等弊端。只有通过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农产品服务信息和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以及提升农民电子商务意识等发展路径,方能推动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定位;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F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4-0089-02
  随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双轮驱动,我国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渐成趋势。加之工商资本下乡,进入农村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日益完善,推动了农产品服务模式进入新时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农产品市场需求升级,对农产品供给的高效性提出新的要求。农业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出新业态,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新时代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价值定位
  (一)减少了中间环节
  传统农产品销售主要依赖占流通主导地位的批发市场,农产品达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多级批发的供应链流程来完成。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减少了传统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不仅降低了交易环节中因传统销售中的层层销售而产生的交易成本与物流成本,也大大减少了交易时间,提高了交易速度。
  (二)消除了信息不对称
  首先,农产品电商平台能够不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发布全国乃至全球的农产品需求信息,形成跨地域化和多元化格局;其次,农产品电商平台的自动化交易业务减少了人为干涉,使边际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并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网络环境,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
  二、新时代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判断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融资额逐年增长
  2015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的市场融资额为837700万元,比2014年的融资金额增加了691450万元,其环比增长率为472.8%;而2014年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的市场融资额比2013年增多了125450万元,其环比增长率为603.1%。
  (二)农村互联网网民数量逐年增加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包括电网、物流、信息等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底我国农村的上网人数达到1.95亿人,比2014年增加了1694万人,其增长率为9.5%;而城镇上网居民达到4.93亿人,比上一年增加了2257万人,增长率为4.8%。
  (三)政府对电商市场的监管逐年加强
  2018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等八个政府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对电子商务发展市场出现的失信问题进行专项整治,规范电商平台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的活动。
  (四)跨境电商发展环境逐年改善
  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先后建设经贸合作区75个。2018年上半年,与商务部建立合作关系的国家达77个。我国大型网购平台,如京东、阿里、亚马逊等,强势进入东南亚国家,投资电子商务领域。
  三、新时代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乏力
  目前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足,未形成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的政府补助支持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农业信息产品开发不足、缺乏法律与制度保障、农业信息市场的管理缺乏法律依据。因此,我国农业发展存在互通互联性差和不能满足网络时间数据共享需求等问题。政府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未能作为一个参与者去了解农产品电子商務的相关发展,对消费者保护的相关规定不明确,与发达国家的规定存在差异,造成消费者的不信任。
  (二)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薄弱
  一方面,农村的生活环境相对于城市比较稳定,人们的守旧观念与经验主义思想比较牢固,在面对更复杂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时,可接受的水平较低,对虚拟交易信任较差,所以在电子商务推广上更容易遇到阻碍;另一方面,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需要掌握农业知识、信息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全面人才,人才因素在农村市场上很难满足。还有农村的互联网覆盖率比较低,缺少网络基础。
  (三)市场体系不健全和服务信息不畅通
  农村居民农业管理技术与规范化水平比较低。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的模式虽然初步形成,但农业信息处理、分析、利用和农业信息的渠道开通、农业信息市场的培育等发展缓慢,特别是农业信息服务市场、设计市场、资本市场、农产品加工市场、农产品储运和包装市场尚未开发或形成,农业信息系统不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不够全面、完善,缺乏针对性。
  (四)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紧缺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平台的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发布,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因为没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对农村和一些小型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平台来说却很难留得住人才,原本拥有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容易流失。因而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农村和一些小型平台上的发展遭遇阻碍。
  (五)交易主体电子商务观念滞后
  农民、农产品经营者和农业企业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知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然而,他们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相关流程与操作不熟悉,对交易的资金安全也缺乏信心。特别是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抗拒接受新事物,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理解具有滞后性。   四、新时代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可通过减免税收鼓励企业提高电子商务的利用率,也可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的研发。同时,相关部门应作为市场监管者,可以成立专门机构来监督与管理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实施过程与在电子交易过程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犯罪行为,以此来保护消费者与农民的合法权益。当农产品电子商务涉及到国际性问题时,我国政府应该切实保障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针对尚无能力自主购买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的农户,通过提升乡镇或村信息服务站容纳能力和加大投入,直接改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水平。其次,完善农产品电子供应链网络结构,在电子供应链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服务中心为参与各方提供技术支持服务,间接改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参与各方适时战略调整,避免风险提高应对能力。
  (三)畅通农产品服务信息和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打造知名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影响力,提高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应大力发展多元化农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强化公益性服务,健全机构和队伍,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推进科技进村落户,加快建设无形市场,构建农产品的信息平台,保障农产品相关的服务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传达。加大各方对此的各项扶持力度,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加快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我国各地政府应该结合当地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的商务人才培养计划。如定期邀请知名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讲座,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商务知识的培训;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吸引具备较高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素养的人才下乡。职业院校与企业校企联合培养,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到农产品电子商务所涵盖的专业知识,熟悉操作流程。
  (五)提升农民电子商务意识
  信息化下农村地区需要推动农业与信息化深度结合,与此同时还应该根据每个地域的實际情况,寻找特色农业信息化发展方案,让信息化的优势得以体现,真正提高农民的收入,调动参与电子商务的热情。引导农民参与电子商务可以首先建立示范区域,让部分农业经营户起到带头作用,以实际的经营效果为宣传,带动周边地区,使信息化的主动权回归给农民。
  [参考文献]
  [1]朱秀芬.美国、日本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借鉴[J].价格月刊,2016(10):82-85.
  [2]李政世,全优.韩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研究[J].战略决策研究,2011(5):55.
  [3]郝晓燕,韩一军,姜楠.中韩农产品贸易互竞互补性研究[J].世界农业,2017(3):55-58.
  [4]陈松炜.发展农产品电商的意义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6(3):128-129.
  [责任编辑:史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8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