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政治论文  > 
  • 头帽肌激动器对儿童生长发育期的Angle 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

头帽肌激动器对儿童生长发育期的Angle 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研究头帽肌激动器对儿童生长发育期的Angle 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5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儿童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nlow分析法对其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矢状向上SNA、ANB、U1/PP、A—Ptm矫治后均变小,SNB、L1/MP、J—B均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1与Y轴角矫治后增大,差异较矫治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向上L1—MP、U1—PP、A1、A2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帽口外弓肌激动器用于儿童生长发育期Angle 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上颌骨的生长发育,促进下颌骨的水平向发育,协调垂直向及矢状向上下颌骨间的关系,使得患者侧面型更加美观。
  [关键词]头帽口外弓肌激动器;儿童生长发育期;Ang leII类I分类错(牙合);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03—0086—02
  Angle 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是口腔临床矫治中最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据王聪聪,孙婷婷,邵坪等人的研究显示,通过早期治疗可以相对简化二期固定矫治与支抗控制,因此,给予安氏I类1分类错牙合早期治疗非常重要[2。临床可采用头帽口外弓肌激动器治疗儿童生长发育期的Angle Ⅱ类Ⅰ分类错(牙合),可快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侧面型。本文主要对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安氏II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了解头帽激动器作用的机理,为临床矫治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现象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5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7例,女8例;年龄9至13岁,平均(10.5±1.5)岁。患者均处于儿童成长发育高峰前期,替牙晚期及恒牙列早期。ANB角≥5°、覆盖>6mm;尖磨牙远中关系,软组织侧貌Ⅱ类面型为下颌后缩;Ⅱ类骨面型;面部左右基本对称,无明显偏斜、颞下颌关节等症状,此前未接受正畸治疗。
  1.2 方法
  取患者上下领印模行横向、矢状向及垂直向三維咬合重建,下颌前伸以及咬合≤10mm。依据印模记录制作颌架及矫治器。口外弓埋前牙区,止于尖牙与第一前磨牙区,下切牙区制作切牙帽31。叮嘱患者戴用时间大于12h/d,于4—6周后进行第一次复查。由同一为技师使用同一台拍摄设备对头颅定位侧位进行拍摄,对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定点测量分析,矢状向项目包括:SNA、SNB蝶鞍中心点、鼻根点以及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ANB上齿槽座点、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U1/PP腭平面与上中切牙长轴相交的下内角;L1/MP下颌平面与下中切牙长轴相交的上内角等等。垂直向项目包括:U1—PP、L1—MP上中切牙切缘至腭平面垂线距;下颌升支高度;A1、A2上颌前部高及后部高;FMS的投影点到FOP的距离41。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各项数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矢状向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矢状向,上SNA、ANB、U1/PP、A—Ptm矫治后均变小,SNB、L1/MP、J—B均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1与Y轴角矫治后增大,差异较矫治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垂直向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垂直向L1—MP、U1—PP、A1、A2、Go—Cd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头帽+Activator矫治前后垂直向测量值变化结果(x±s,n=40)
  2.3 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前后Enlow配对分析
  上颌后缩及下颌前突效应的正向变化采用(J—B)—(A—Ptm)表示;负向变化采用(U1/PP)—(L1/MP)表示。详见表3。
  3讨论
  Angle Ⅱ类Ⅰ分类错(牙合)在临床十分多见,该症状的矢状向表现主要为下颌后缩或者上颌前突,其中下颌后缩占比更大。针对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进行治疗的关键在于限制上颌骨的向前生长,与此同时,刺激下颌骨的向前发育[5]。儿童正处于颌骨的生长发育高峰期,在该阶段使用头帽+肌激动器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去除影响生长发育的不良因素,促进颌骨的正常生长发育,协调上下颌骨达到矢状I类关系,从而快速、有效的改善儿童侧面型,防止畸形的进一步发展。头帽肌激动器的作用原理为通过取患者,上下领印模行横向、矢状向及垂直向三维咬合重建,依据印模记录制作颌架矫治器。口外弓埋前牙区,止于尖牙与第一前磨牙区,下切牙区制作切牙帽,从而贴合颌骨的生长结构,抑制上领骨向前生长,使上颌切牙内收,减轻切牙的覆盖作用。头帽肌激动器在促进下颌向前生长中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改变髁突的生长方向,促使其向后生长或者推动,并能够通过改变颌面的面部肌肉环境来促进牙合的快速发育与颅面骨骼生长[6]。二者的联合应用可进一步发挥功能矫治与机械矫治的优势作用,使得骨性II类畸变得到有效的早期治疗与控制,改变上颌骨水平及垂直生长方向,利于保持腭平面及牙合平面的相对稳定,提升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采用Enlow分析法对头帽+Activator肌激动器用于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矢状向上SNA较少,上颌较颅部位置明显后移,下颌较颅部位置明显前移,上下颌的相对位置关系更加协调,矫治后ANB减小、SNB增大,矫治前后相关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肌激动器在主动矫治阶段,在头帽牵引作用及肌激动器联合的双重退力作用下,上颌骨的向前生长得到有效抑制。邱枫等人经研究一致认为矫治前后SNA的变化之所以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测量所选定点位置的不同引起的7。垂直向上L1—MP、U1—PP增大,表明上下切牙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表现为上颌前部、颌后部长度以及下领升支长度均增加(A1、A2、Go—Cd均增加),患者戴用后牙颌面特征改善明显,矫治前后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头帽联合Activator肌激动器对促进下颌的水平向生长具有明显作用,另外,对颜面软组织的改善也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测量软组织发现,软组织颏前点的前移上唇的位置的后缩是改善颜面凸度的关键因素,可使得颜面凸角减小,从而降低整个颌面部的突度,改善患者的唇形与面型。
  综上所述,头帽+Activator肌激动器用于儿童生长发育期的Angle 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上颌骨的矢状向及垂直向生长,促进下领骨的垂直向及水平向生长,使得患者矢状向及垂直向关系更加协调,通过发挥功能矫治与机械矫治的双重作用,早期以功能矫治器进行颌位纠正,后期再采用固定矫治器对牙性错牙合进行矫治,提高Angle 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的一期联合矫治效果,从而使得患者的二期矫治更为容易,缩短整个矫治疗程,促使患者侧面壁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因此,临床需进一步加强对头帽+Activator肌激动器作用机制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松,戴红卫,张翼,王超,邱靓星,王华桥.高位头帽一口外弓肌激动器治疗II类高角儿童患者前、后的上气道变化[J].上海口腔医学,2018,27(03):270—274.
  [2]王聪聪,孙婷婷,邵坪.应用Enlow分析法评价肌激动器矫治安氏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7,26(09):93—96.
  [3]张延晓,陈瑛,徐庆.低角与均角安氏II类1分类错牙合肌激动器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变化[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7,33(05):689—694.
  [4]李玲.FRII型功能矫治器与肌激动器在安氏II类1分类错颌的对比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10):1166—1167.
  [5]庄颖,尹通广.Mini—twin block矫治器与肌激动器早期治疗安氏II类1分类错颌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3):70—72±75.
  [6]韦玲,方志欣.肌激动器类矫治器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2):1037—1039.
  [7]邱枫.头帽一肌激动器矫治器治疗骨性II类错(牙合)的治疗体会[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3(01):48—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87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