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中学音乐教育困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学音乐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感到乏味,学生从教学中无法体会到收获和快乐,教学效果不佳。本文简地介绍了接受美学理论的主要主张,分析了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诉求,强调了音乐教学中增加学生审美主体性和选择恰当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关键词】接受美学;视域融合;空白召唤;审美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很多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学生出现了厌学的情绪,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不感兴趣,更多的关注课堂外的当下流行音乐或另类音乐,甚至对传统的经典音乐艺术带有叛逆的抵触情绪。由此,通过引入接受美学理论,强调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指导意义。
  一、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诞生于20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德国的康斯坦茨,以姚斯和伊塞尔为突出代表。他们在文艺理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看法确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新的美学思想,对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理论进行了批判,从而实现了文艺研究方向的一次根本性改变,震动了整个欧州文艺界。[1]
  (一)期待视野和视域融合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艺术作品在读者参与之前,只是一个半成品。作者按照一定的创作规律,在作品中给出了自己的表达;如果没有读者的参与,整个艺术的沟通就只达成了一半。而不同时期的读者,同時期的不同读者,因群体或个体的差异,对作品的理解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而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 “处于不断变化的人类经验和学科知识,它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处世态度、文化视野和艺术素养,同时也包括人们的直觉能力和接受水平等,是读者对一部作品进行接受的全部前提条件。”[2]接受美学理论中称之为“期待视野”,分为公众期待视野和个人期待视野。前者主要体现不同时代群体的审美习惯差异,后者主要体现在个人的审美能力和情趣方面的不同。
  基于期待视野的提出,接受美学还提出了视域融合的概念,即读者的视野期待和艺术作品的文本期待相融合的观点;只有达成视域融合,才能满足读者在阅读或欣赏艺术作品中的审美需求。
  (二)空白召唤
  除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文本也是接受美学所关注的话题。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具有诸多的空白和不确定性,音乐作品较之本文具有更多的空白和不确定性。音乐本身并不是具象的东西,无法直观获得认知和理解;加上音乐还需要通过表演才能呈现出来,这就增加了同一个音乐作品最终理解的不确定性。因此,这就需要聆听音乐作品的欣赏者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去填补这个空白,不仅填补音乐作品细微的诸如间歇、休止间的空白,也要从整体上把握、填补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意义。[3]
  由此可见,音乐作品的意义远不是作曲家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虽然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会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和既定的表达方式,但艺术家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会影响到他的艺术表达;而作品的再现还依赖于表演者的审美水平和表现力,这留给音乐欣赏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再创造的余地。
  二、中学音乐教育困局成因分析
  (一)教学内容单一
  学生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之前,通常已经有了大量的艺术体验经验,这些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年轻人的喜好和情趣。而我们的教材几乎以精英艺术形式为主,即音乐内容单一,不够有新意,对于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或者另类音乐鲜有涉猎。这种接受期待在欣赏音乐作品中得不到满足,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或者共鸣;同时,教材所选取的作品往往过于老套,所表现出来的主题和形式过于单一,这样的作品往往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则为消极应对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教学效果不佳。
  (二)教学形式机械
  传统的音乐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大部分的音乐老师在给学生们欣赏音乐作品之前都会把与作品相关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简介以及公认的所谓的官方评判灌输给学生,让他们按照既定的思路去理解作品,早早的就树立了所谓的权威。他们以为这样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其实适得其反。音乐作品中存在着很多空白和不确定性,作曲家往往以间接不明示的方式将所要表达的思想隐藏其中,这些都有待于听众在欣赏过程中去挖掘发现。教师在课堂中完全依赖历史的材料去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只会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统一的音乐诠释,是不可取的。
  三、破局的几点建议
  (一)增加满足学生期待视野的教学内容
  不同时代,不同个体,面对同一部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期待视野。学生作为个性鲜明的群体,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他们在音乐欣赏中的诉求,他们的审美能力、审美习惯和审美情趣,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也是必须考虑的范畴。基于中学生人生经历尚浅,喜欢追求个性化的新鲜事物,在音乐教学中适量补充一些当下的音乐新形式,如流行音乐、另类音乐、独立音乐、城市民谣乃至摇滚音乐元素,对他们所关注的音乐加以合理的引导,帮助他们辩证地对待当下的新音乐形式,并和传统的经典音乐进行对比,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增加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音乐是一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艺术,对它的解读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和个人色彩。在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保留他们发表个人看法的空间,可以就同一部作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在教学实践中,不轻易否定的学生哪怕是错误的看法,引导他们发现对作品不同理解的欣赏者的主观立场。可以在课堂甚至在考核环节增加开放式的评判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作者、作品和不同欣赏者分析,获得认知世界的思辨能力。
  四、结语
  中学音乐教学的种种困局,往往是忽略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本质。而接受美学理论的引入,为人们破局打开了一扇窗;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诉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审美期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志飞.接受美学理伦与音乐美学中的几个问题[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4(2).
  [2]李姝.接受美学视野中的歌剧《原野》[J].音乐探索, 2009(2).
  [3]童薇薇.接受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启示[J].安徽文学, 2008(6).
  作者简介:李路莎(1978—),女,汉族,本科,中教二级,研究方向:中学音乐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