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把生活引入语文教学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近几年不断提出的教学方法。生活作为很多知识的源头,确实能给很多学科教学带来启发。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生活教育,可以拉近古诗和学生的距离,有利于课文的理解,给课堂带来惊喜。
  【关键词】生活化;语文教学;突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185-02
  语文中有很多的名篇名文,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生往往在认字之初就开始认识古诗了,很多学生对古诗都有很好的“印象”。但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很多课本内容需要记忆,对文章的理解也要深化,这时小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会产生不良情绪。教师要积极引导,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引起小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兴趣,达到教学目的,而生活化教学就是不错的方式。
  一、生活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语文教学是小学学习中很重要的部分,它是学生对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启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很大意义。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是根据一些名校的考题类型来设置教学题型,针对性的学习,这种典型的应试教学确实不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真正的好感。如一首很美的古诗,学生要了解古诗作者的名字、重点诗句是什么、古诗表达的中心思想等等,仅仅这些是无法靠近古诗的本质的。对于这样的教学,小学生往往只是背诵,无法将古诗和现实联系起来,缺少时代的连接感。
  生活化教学引入语文教学中,可以引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一个生活化的课题引入,可以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靠近文章作者的情感,进一步感受语文所带来的审美情趣。如古诗中的很多诗句,经过数千年的传颂,仍能满足当下社会人们的情感表达,相信当一个小学生在春游时默默地吟诵出“草色遥看近却无”时,内心肯定能感受到古诗的意境。
  二、生活化教学在语文教学的运用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的教学中,教师就通过生活教育法,在课堂中引入丰富的趣事,使课堂更加有活力,进而使学生更加热爱语
  文课。
  例1:《山中访友》是一篇散文名作,如何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妙处呢?如何把生活化教学引入到课堂中,进而把学生注意力引入课文,更好地理解课文?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春天来了,你们都喜欢去哪里玩儿呢?周末都在干吗呀?
  生1:(很开心的样子,有很强的表达欲望)我喜欢去游乐园!
  生2:我喜欢和朋友去动物园!那里有很多好玩的动物!
  生3:我周末多在家看书。
  师:你们的周末过得很有意思。老师在上个周末去野外春游了。
  生:(面面相觑,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我也去外面爬山了,还和我的朋友们一起进行了野炊。
  师: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鸟儿给我唱歌,蝴蝶在我身边围绕起舞。
  生1:老师,你是不是在开玩笑?小鸟不会给人唱歌,蝴蝶见了人还不吓飞?
  生2:就是阿,鸟儿见到人也会飞走。
  师:老师没有骗你们。我春游的地方开满了花朵,鸟儿在树上唱歌,蝴蝶见了我也不飞走。你们如果不信,可以趁这个周末去体验一下。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只要你真心去待他们,就知道那种美好了。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
  师:同学们都有按照我说去大自然怀抱中了吗?
  生1:老师,我周末去了一个在农村亲戚家,他家有个小菜园,开满了花,我进去,蝴蝶确实围着我飞呢。感觉它们根本不怕我啊。
  生:老师,我去了,那感觉很美好……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描述着自己的感受)
  师:(在这个时候适当翻开课文)走进大自然,才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这件事很早以前就有人体验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进入的课文——《山中访友》。其实体验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在很早以前就有人做了,而且还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文章,情景生动相信你们都可以体会到。现在我们就打开课文,跟着作者去体会他的所见所闻,和我们的是不是一样呢?
  三、生活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发现这种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区别,它更贴近学生的主体感受,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语文教学要和生活接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巧妙地引入课本的内容,让学生很容易进入学习的主题,而且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注重在體验中积累经验,发现生活,发现规律,这些仅靠课堂听老师讲解是难以实现的。而新型的教学方式是有必要的,它是建立在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是建立在人与生活相互链接的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好好琢磨和研究一下这种生活教学法。不断改善自身的素质,以到达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双赢
  局面。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基本是直接打开课本,很少考虑学生对这堂课的接受度。学生对这个话题是不是感兴趣。紧接着就是分解教学内容,生字有哪些,词语有哪些,好的段落是哪些。这些对学生来说,最后都是知识,而不是成为学生情感教育的滋养。在新型教育这里,学生的智力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通过一些切身的生活体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出发点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更好洞察事物的规律和
  联系。
  通过给学生布置他们感兴趣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逐步学会探索,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这种能力对学生日后的成长很有帮助,也是终生需要学习的本领。这也是教师在教育中应该贯穿的一个思想。通过这个案例,打破传统语文课堂的结构,多引入生活化的东西,学生通过真实的生活来进入课本的内容。
  四、总结
  综上所述,生活化的引入使小学语文教学突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打破了 “功利性教学”和“实用性教学”,扭转“教师中心”和“文本中心”的教学局面。教师还可以把社会生活、时代精神和感情体验加入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所呈现的生活场景。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修订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33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