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例谈家校合作促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师引导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与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而且需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文章就家校合作促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从摸清情况,对症下“药”;知错能改,正向强化;家校携手,共同理解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生;行为习惯
  刚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时候,笔者常常为班里少数的“熊孩子”忙得焦头烂额,他们有的学习习惯不好,有的智力有缺陷、学习素养不高,有的甚至患有多动症、自闭症、读写障碍等。那时笔者花费很多时间关爱学生,然而收效甚微。少部分学生占用教师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属于教育的“二八定律”现象。随着班主任经验的增加,笔者逐渐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家校联手教育对“熊孩子”进行教育,与家长们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一、摸清情况,对症下“药”
  一年级入学第一天,五个学生先后“状告”小博。小羽说小博抱她还亲她的脸颊;小婷说小博拽她的头发,被拽得很疼;小浩说美术课上小博未经他的同意,抢走水彩笔绘画;小实说数学课上,小博用铅笔在小实的桌上涂满铅笔线条;班长说体育课上,小博从操场上偷偷溜走,在整个校园里“参观旅游”。笔者找到小博,在和小博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小博一直不说话,眼睛不停地眨,嘴角抽动,摇头耸肩,还有很多怪表情。经过与家长的沟通,笔者了解到小博的家庭情况,爸爸常出差,妈妈上班地点较远,回家很晚,小博平时由奶奶接送。
  每一次小博犯错,奶奶会大声指责他,小博有时跑得离奶奶远远的,有时像“吵架”一样喊叫。小博的奶奶说:“小博有病,我也管不住他,吃药也这样。”小博的爸爸认为孩子之间的打闹和矛盾是“小事”,认为所有男孩子都是这样“打闹”长大的。在笔者询问小博抖动症的病情时,小博的爸爸说:“小博的抖动症表现主要是眨眼睛,是上幼儿园时看电子设备过多导致的,已经治好了。”小博的妈妈说:“我们对孩子的管教很严厉,我看了很多教育孩子的书,试过很多种方法,跟小博说明很多不可以做的行为,却不起任何效果。小博其实很善良的,但就是处理不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最后,笔者对小博的家长说:“请不要只想自己的方法是否可行,你们想过孩子的内心需求了吗?”笔者和小博的家长约定,不斥责孩子的行为错误,激励与赞美孩子的每一次努力,常常对孩子进行语言激励,如“我喜欢爱笑的小博,我喜欢努力的小博,我喜欢……”
  二、知错能改,正向强化
  在不断正向强化小博的行为的情况下,小博的情绪失控的次数减少了,而且小博的课堂表现进步很大。但还是会做一些同学不太理解的事情。如小羽在作业本上这样写:“我不想跟小博做同桌,他每天都欺负我,吐口水到我桌上。”笔者问小博:“是否做过在别人桌上吐口水的事?”小博点头,说:“她不跟我玩,我想跟她做好朋友。”于是笔者组织开展了一次 “怎么样让别人成为自己的好朋友”的主题班会,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要帮助朋友。”有的说:“要听话,成为好孩子。”有的说:“好朋友要互相帮助。”有的说:“要想别人成为自己的朋友,要先对别人友好。”虽然学生的表达可能并不流畅,却让笔者印象深刻。当天晚上,小博用水彩笔画了三幅画,并写上“对不起,好朋友”,这是小博向同学认真道歉的证明。
  在与小博家长进行多次沟通后,我们决定帮小博寻找好朋友。一天放学后,奶奶带了清洁工具,与小博一起,认真把班里的桌子擦干净。第二天,笔者表扬了小博,对全班学生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小博擦干净了班里的桌子,小博很棒!”筆者还建议小博与好朋友分享小礼物。然后小博与妈妈商量后,带了两袋饼干,是小博自己最喜欢的番茄味和巧克力味,他和同学们说:“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最喜欢吃的饼干,我想和大家做好朋友!”
  之后的两个月,小博时不时犯点错误,动动同学的水杯,拿了同学的橡皮,课堂上经常要求去洗手间,体育课上说头疼不愿意运动……每当有同学投诉,笔者找他谈话的时候,小博总是很快地承认错误,也时不时会送道歉礼物给小伙伴们。小博的行为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循环中:时不时招惹同学,犯点小错,接着马上承认错误,主动道歉,然后再犯点小错……在这样貌似平和的氛围下,在笔者暗自满意于家校合作的效果时,发生了一件事。
  在一个大暴雨的下午,笔者正在外开会,突然接到给我们班上课的刘老师电话,刘老师说:“小博刚刚发疯了,打了小羽和班长,摔了班里很多东西……”笔者马上联系小羽的妈妈了解情况,小羽的妈妈说:“老师,今天的场面让我特别担忧,小博见什么都摔、踢,拿东西就扔,报复心理特别强。如果不严加管教,他以后会更加肆无忌惮的……”笔者在与小羽的妈妈沟通过程中,还收到另外三位家长的信息,都描述了同样的事件经过。笔者与小博的家长沟通后,小博的家长非常忧虑,说:“小博现在看起来很平静,但他不认为自己有错,坚持说别人先有错,他才动手……他每次都是这样,我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三、家校携手,共同理解
  小博刚树立的良好形象快速瓦解,说明笔者采用的方法还不够全面。第二天,笔者在班里跟学生分享了一个《生气汤》的故事,告诉学生:“如果你的朋友生气了,你可以帮助他,帮他制作一份生气水,撒点盐、放点糖,扮个鬼脸,吐二十下舌头,然后生气水就做好了。学生问:“该怎么准备盐和糖呢?”于是笔者对小博说,“如果有这么多同学愿意和你做朋友,帮助你,你可以帮班里准备盐和糖吗?”
  小博答应了,不但带来了盐和糖,还带来了一次性水杯。笔者和小博的妈妈在分享完这个故事之后告诉小博:“小博,好朋友之间要真心相待,控制情绪,减少伤害,友谊才能长久维系,以后找机会想想如何挽回吧!”
  半个月后的一天,小博打电话给笔者:“老师,过两天是我的生日,我想在班里过生日,可以吗?我还想告诉大家,我不发脾气了……”笔者马上答应下来并开始组织。和小博得家长一起制定了小博的生日计划。那一天,每个同学都吃到了小博端来的蛋糕。那一天,班里同学大声地为小博唱生日歌。那一天,小博的妈妈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吉卜林的作品《如果》,诗的内容虽然有点难度,可能学生并不能理解,却能感受到那深深的爱。
  在同学的理解和爱的帮助下,小博开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还参加科学实验课程和编程课程,与同学们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好朋友越来越多,再也没有发过脾气了。小博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上课的状态越来越好,小博的家长越来越满意孩子的进步。小博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班级氛围,离不开家长观念的改变,更离不开融洽的家校合作。
  参考文献
  [1]丁兰华.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今日科苑,2010(08).
  [2]姜超.中学家校合作的问题透视与对策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刘晓.基础教育“家校合作”的探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5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