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以网络化和数据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金融与大数据交叉融合。大数据有助于提升金融市场的透明度,通过从海量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支持商业决策,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发展;大数据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实现精准营销、规避风险、优化经营绩效、提高运营效率,增强企业融资的便捷性和经济性;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逐步解决金融格局演变、信用评估、风险防控、信息安全等的一系列难题。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监管
  近年来,银行的发展受到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影响,为了推动自身的顺利发展,银行创新了金融发展模式,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为了更好地处理业务数据,在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处理等基础上,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互联网金融,有效管理数据,规避风险,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符合其需求的金融产品,推动银行的顺利发展。
  一、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金融概述
  1.1大数据概述
  对于大数据的定义和概念出现了较多不同观点,但是总体上都认为大数据技术具备快速和海量特征,现有处理技术和设备都无法处理的数据信息。通常情况下,大数据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种类繁多,海量,价值潜力大,流动性强等方面,海量的数据能够为行业发展提供较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销售行业,服务行业以及IT行业等已经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
  1.2互联网金融
  从本质上看,互联网金融属于金融行业互联网化结果,其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一系列金融服务。在该种模式下,投资方和融资方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寻合作伙伴,因此互联网能够给予金融双方有效的联系渠道,并且能够应用互联网形成新的服务形式和产品。
  相比于传统形式下的金融活动,互联网金融成本投入较低,并且涉及到广泛区域,可以显著加强用户体验。互联网金融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交易双方能够利用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交易,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交易者成本。其次,互联网金融具有较高的贷款效率,受到融资者和投资者的广泛青睐。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已经广泛普及到各行业,并且给予用户较多咨询服务,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效率和价值。特别表现在互联网金融的针对性和多元化服务模式上,从根本上加强用户体验性。
  二、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瓶颈
  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在诸多优势和便利凸显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控制的难题。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及发展模式的不断创新,涌现了一部分不具备合法合规机制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如少数P2P平台在缺乏相对风控能力、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下,打着“创新”旗号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之实,累积了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
  2.1大数据对个人信息的大量获取导致了隐私和安全问题
  随着个人所在或行经位置、购买偏好、健康和财务情况的海量数据被收集,再加上金融交易习惯、持有资产分布以及信用状况等信息,机构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能获得更低的价格、更符合需要的金融服务,从而提高了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能力。但同时,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管理的信息基础设施变得越来越一体化和外向型,对个人隐私、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构成更大风险,大数据的隐私问题远远超出了常规身份确认风险的范畴。
  2.2大数据技术不能代替人类价值判断和逻辑思考
  大数据是人类设计的产物,大数据的工具并不能使人们摆脱曲解、隔阂和成见,数据之间关联性也不等同于因果关系,大数据还存在选择性覆盖问题。如社交媒体是大数据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但其中年轻人和城市人的比例偏多;波士顿的StreetBump应用程序对城市路面坑洼统计信息,从驾驶员的智能手机上收集数据,得到的样本可能会缺失年老和贫困市民聚集区域的情况;在2010年,美国股票市场行情回暖,股民情绪从恐惧转向复苏,但MarketPsyCapital基金的分析模型未及时更新,仍以恐惧为基础,没有纳入对趋势变化的考虑,结果该年度该基金亏损8%。
  此外,通过社交网络所获得的大数据,其信用评估不能简单地应用于金融信用;而且数据采集量越大,带来的“数据噪音”也越多,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
  2.3基于大数据开发的金融产品和交易工具对金融监管提出挑战
  大数据带给金融的创新之一是高频交易,它占据了交易的很大一部分。但高频交易也可能会引发大量抛售,如2010年5月的“閃电暴跌”令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突然大跌。此外,大数据中的一个数据点出错也可能导致“无厘头暴跌”,2013年4月23日美联社的推特(Twitter)账号发出美国总统奥巴马遭遇恐怖袭击的虚假消息,结果导致股市暴跌。
  同样的暴跌,但原因不同。如果监管机构意识不到这两者的区别,不改变市场监管的方式,将面临新制定的规则只能解决陈旧问题的风险。
  三、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策略
  3.1创新产品设计和服务理念
  在大数据时代下,为了金融市场业务的良好发展,相关企业应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及产品设计的创新和服务理念的提高方面着手。
  首先,要准确了解市场环境的变化,抓住市场需求,并进行合理分析。其次,创新产品的设计,设计人员要结合市场环境,了解客户的背景,进而设计合理的金融方案,并进行质量和市场效益的评估,尽可能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当然,还要进行产品创新,为了满足客户的收益及风险承受力的要求,可与资金管理业务创新合作,进行结构性理财计划,增值闲余资金,规避风险,提高收益。与此同时,还应该创新服务理念,使服务不断人性化,顾客是上帝,要尽可能赢得各种客户的信赖。
  3.2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有效降低风险,要不断借鉴国内外的优秀经验融入到发展中,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为此,政府主要从加大监管力度和严惩失信行为两方面入手。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国内信息数据管理平台,对金融企业的信息管理进行监督,禁止泄露客户信息,完善数据库系统,详细规定金融行业收集信息的范围和使用细则,从而加大征信监管力度。其次,政府部门还应严惩互联网金融失信行为,尤其在金融借贷业务方面,为了减少失信行为,应该提高失信者的经济成本,甚至用司法程序进行警告,还可以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对其进行封杀,使其无法涉足互联网金融行业。
  3.3完善良好的金融市场制度体系
  为了能够在金融市场长久居于不败之地,我国要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制度体系,预防控制金融市场的风险,具体可从金融市场业务体系、业务绩效考核、风险防范等方面入手。首先要完善创新金融市场业务体系,进而提高业务绩效,提高银行的利润收入。国有商业银行要抓住市场需求,精准分析,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不断挖掘潜在客户,完善银行金融业务的创新机制,推出满足客户要求并能使双方获益最大的产品,实现双赢。其次,要加强风险防范,完善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体系,熟知各个产品的操作和特点,将每个产品的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制定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规则,加大规避风险的力度。
  结语:
  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分析研究之后得出,互联网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网络安全和监管风险,信息技术安全和信用等级风险,大数据应用风险,基于以上存在的风险问题需要加强安全防范监管力度,可以通过建立互联网金融法律制度,提升对互联网金融违法交易行为处罚力度等行为实施监督和控制,全面维护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何飞,张兵。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数据驱动与模式衍变[J].财经科学,2016(6):12-22.
  [2]互联网金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张兵,孙武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风险与监管——互联网金融发展高层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15,50(11):183-186.
  [3]张力元.基于CRB指数下的价格传导规律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7):51-52+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0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