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镇原油田镇340区块底水上升规律及稳产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镇原油田镇340区块桐31-23区延4+5油藏2010年10月开始建产,2011年投入全面开发,2013年采取水平井方式开采,该油藏底水发育,能量充足,目前依靠自然能量开采。随着近几年开发,受底水上升影响,油藏递减较大。本文通过对底水上升规律认识,总结出底水油藏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从而为底水油藏的开发、调整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为底水油藏高效稳产打下基础。
  关键词:底水上升;规律;开发技术政策;稳产
  1 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
  三叠系末,受构造抬升影响造成长1、长2普遍缺失,形成沟壑纵横的古地貌,富县、延10期在此基础上填平补齐,以辫状河沉积为主,后期盆地沉降,湖泊水体不断扩大,主要为三角洲分流河道沉积。桐31-23区延4+5油藏属三角洲分流河道亚相,砂体呈北东—南西展布,砂体厚8-20米。
  1.1 构造特征
  桐31-23区延4+5油藏位于陕北斜坡的西南段,构造形态为西倾单斜的局部鼻状隆起,构造轴向近西北东南向,中部的桐301-17、镇91-2为构造高点,构造随东北、西南向两边逐渐降低,东北向构造相对较缓。
  1.2 储层及物性特征
  储层岩性特征:镇北侏罗系延4+5储层以细—中粒长石质石英砂岩、细—中粒次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延4+5储层砂岩主要碎屑成份石英含量44.0%,长石含量5.25%,岩屑含量17.12%。颗粒分选好—中,磨圆度次圆—次棱,支撑类型为颗粒支撑,接触方式为点—线接触。
  储层物性特征:平均测井孔隙度18.8%,渗透率22.7mD。
  2 开发现状及含水上升规律
  2.1 储层物性好,单井产量高
  桐31-23区延4+5生产油井平均孔隙度17.4%,渗透率31.5mD,储层物性好,单井产量高,斜井投产初期日产油4.0t,目前日产油3.1t,水平井投产初期14.2t,目前日产油9.6t,水平井产量约为斜井的4倍。升幅度20%平均为408天,含水上升幅度40%平均为481天,含水上升幅度60%平均为539天,含水上升速度加快,难以控制。
  2.2 含水上升规律
  2.2.1 油水边界处含水上升快
  从投产初期含水与构造关系来看,桐31-23区油水界面具有区域差异性,东南河道宽缓,油水边界在-260m,西北河道略窄,油水边界抬升至-255m。自投入开发以来,共12口井底水上升,其中11口位于油水边界处。
  2.2.2 采液强度大底水上升快
  从区域来看,东南河道平均油层厚度9.0m,构造在-260m~-255m油井采液强度大于0.64m3/d·m时底水锥进,桐300-21目前采液强度1.54m3/d·m,应控制采液强度预防含水上升,小于0.64m3/d·m时底水稳定推进;构造高于-255m时采液强度控制在1.11m3/d·m以内底水稳定。
  西北河道平均油层厚度5.5m,采液强度大于1.28m3/d·m,底水锥进严重。参考东南河道,构造在-255m~250m时,采液强度应控制在0.64m3/d·m。
  东南河道底水上升井平均采液强度0.9m3/d·m,平均含水上升天数623天,西北河道底水上升井平均采液强度为1.7m3/d·m,较东南河道大0.8m3/d·m,平均含水上升天数429天,较东南河道提前194天,说明西北河道单井采液强度偏大。
  3 控制含水上升及效果
  3.1 优化单井采液强度
  对底水上升井主要采取优化采液強度控制含水继续上升,通过地面调小参数控制采液10口,平均采液强度下调0.4m3/d·m,仅3口井含水上升得到控制,后期尝试继续控制采液强度。
  3.2 优化区域采液强度
  针对局部采液强度过大,通过对高含水井实施间开(2口)、调小生产参数(2口),降低区域采液强度及采液速度,控制邻井含水继续上升,目前有效3口。
  3.3 水平井机械堵水
  桐平50-2井2014年12月底含水上升,射孔段1838-1846m海拔最低,出水可能性最大,考虑生产井段尽可能远离水线,采用Y441-110封隔器、DY341-110封隔器隔掉第一、第二射孔段,隔采后含水由77.8%↘65.1%,日产油量增加3.3t,下步计划对桐平50-5采取机械堵水。
  4 总结
  ①桐31-23区东南河道油水边界-260m,西北河道油水边界-255m;②油水边界处合理采液强度为0.64m3/d·m,油藏中部采液强度1.11m3/d·m底水稳定;③从单井、区域采液强度来看,西北河道采液强度偏大,底水上升严重;④桐31-23区延4+5油藏油水边界处油井不适合提液增产;⑤油水边界处水平井构造低部位易见水,机械堵水效果较好;⑥单井、区域优化采液强度对控制含水上升具有一定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金鹏,彭仕宓,赵艳杰等.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101-8段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8,30(2):170-174.
  [2]郑荣才.鄂尔多斯盆地长101油层组古盐度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20(1):21-24.
  [3]杨友运.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沉积体系和层序特征[J].地质通报,2005,24(3):370-3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1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