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验美感是语文课堂通向审美情趣的深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孕育着美、生成美、通向美的深处的场所。我们通过语文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与健康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审美情趣不仅影响学生个体人生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也直接关系到社会文明程度。
  关键词:美感;审美情趣;情感;情操
  
  语文新课标提出的一个目标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美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美的体验,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欣赏和评价。只有准确地认识、鉴别生活中美的事物,才能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培养美好的心灵和崇高的审美情操。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精神美和语言美,为美感教育开辟了广阔的途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特点,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欣赏、评析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首先,要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理解来感知作品中人物的形象美。李吉林老师在《美的彼岸》中谈道“通过美的形式、美的内容、美的语言,让美去占领儿童的心灵”,“以美为突破口”,让“教学的文化内涵得到顺乎自然的体现”。我在教学《将相和》一文,要领悟蔺相如、廉颇的性格特点,可抓住以下几段描写他们言行和神态的句子来阅读、欣赏、评析、领悟人物品质的美。
  1、当蔺相如发现秦王完全没有诚意拿城换璧,借故把璧要了回来之后,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学生回答后,用课件出示画面及描写对应内容的一段话,我和学生来一场美的邂逅。让学生读出“捧”、“退”、“靠”、“站”、“举”、“撞”等动作描写的词语,引导学生品读可歌可舞的文字意境美;接着理解“理直气壮”一词,启发学生根据词意,很有气势地品读出蔺相如“理直气壮”说的两句话,从而领悟他的临危不惧、随机应变的爱国主义情操。
  2、当秦王在渑池会上当众侮辱赵王后,蔺相如是如何针锋相对的?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这段话,并引导学生划出“生气极了”、“再要求”、“跟您拼了”等描写神态动作的词语,并入情入境品读,在品读中领悟蔺相如为维护赵国尊严,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的爱国精神,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怀的熏陶。
  3、蔺相如对廉颇处处避让,手下人愤愤不平,他如何向手下人解释的?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这段话,要求学生划出反问句和中心句(感叹句)。让学生带着强烈感情来品读这段话,从而领悟蔺相如的识大体、顾大局的高尚情操。
  4、当蔺相如说的话传到廉颇耳朵中,廉颇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品读、欣赏、评析,廉颇知错就改的高尚情操。
  其次,教师应把握住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理想、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形成美感,从而受到教育。在教学《可爱的草塘》一课,我注意创设情景,通过直观的形象、浓烈的情绪氛围,把文章负载的作者的情感真切地传送给学生,变为学生的美感体验,引起他们欢欣、兴奋、激动的情绪,促使他们进入美的情景之中,在喜悦、积极的情感中体验美感。
  1、视听结合,再现情景,悟神入境,感受自然美。
  作者从“真景物”的“外物美”,连同自己的“内修美”,精神与物象交融,作品在字里行间升腾出美的意境,美的情感。李吉林老师说,我们的课堂应该以“美”作为培养儿童创新精神的土壤,审美的愉悦使学生的想象、联想在无限自在的心理世界中积极展开,潜在的创新种子就很容易在这宜人的审美场中萌动、发芽。为了帮助学生进入情境,感受草塘的美,我采用了听朗读,看彩图,视听结合的方法。课前,我准备了五幅课件彩图:第一幅是茫茫草海,一浪推一浪的活动片;第二幅是开春时小河里鱼群游来游去,小女孩在舀鱼的活动片;第三幅是在大雪中打狍子和捉野鸡的图片,第四幅是水泡子里鱼群密密麻麻,“我”在逮鱼的活动片;第五幅是蓝天、白云、蒲草、芦苇倒映在小河里的图片。上课时让学生边听朗读边音画同步,音形结合地再现北大荒的美景,使学生所看到的与所听到的建立直接的联系,进而悦目、悦耳、悦心,体验北大荒的美,激起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
  2、品文析句,凭借情景,赏景悟情,体验语言美。
  《可爱的草塘》一文语言生动,文笔明丽,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多种手法。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北大荒的赞美、热爱之情。描写草塘静中有动、动静結合,如大海,如浪花,如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在欢笑翻滚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当时禁不住的激动、欢笑的情思;又如写小河,作者用了排比手法,使蓝天、白云、绿草、清水如诗如画,再现读者眼前,实质吐露了作者被陶醉的愉悦、留恋的心声,都为了抒发作者对北大荒的眷恋情怀。教学中设计品文析句的环节,能使学生在品读中赏景悟情,很好地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感情,和作者产生情感美的共鸣,从而受到美感教育。因此,在教“茫茫草海”、“小河美景”时,我让学生品词品句、比词比句、议词议句,悟出语言文字的“味道”及其在表达上的准确性、生动性、鲜明性,体会语言文字表达的美。
  3、美读课文,回味情景,深化美感。
  教学中,我以读为主,指导学生用真切的情感、欣赏性美读回味情景,体验美感,更深更透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朗读形式与式样有:个别读、分角色读、引读、自由读、小组读等,引导学生怀着对北大荒的赞美、热爱之情,融情于声,用抒情、轻快、惊讶、赞叹、自豪等不同的语调来朗读。朗读时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让课文叙述的内容在脑子里形成了流动的画面,寄赞美之情、爱恋之心在美词美句中,从而达到体验美、愉悦身心的境界。
  第三,在教学中遇到文学作品中有准确说明性、议论性语言时,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体验、体会,脑海里呈现相应的概念、判断,从而培养学生体会作品中所表达的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结尾是“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教学这一课,我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品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来谈体会,从而培育、塑造学生关心他人、关爱他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美好心灵和崇高情操,进而培养他们体会作品中所表达的人性美。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孕育着美、生成美、通向美的深处的场所,从表意走向深沉,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而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与健康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审美情趣不仅影响学生个体人生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也直接关系到社会文明程度。
  参考文献:
  [1]冉启蒙.效语文课堂学习的三个维度[J].现代交际.2013(02).
  [2]赵海艳.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的当代价值——韦志成语文教育思想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3]田玉芬. 诗歌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作用[J].科学中国人,2015,0(9X).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36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