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社会特性与监管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推出,让该领域逐渐成为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但是互联网金融在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时候,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本文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含义;其次分析了金融风险的社会特性;最后重点提出了一些监管创新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金融风险 社会特性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2(b)-068-02
  互联网金融对于我国的政治和社会都具有重大的影响,然而,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特性也拥有一定的差别,在监管的时候,难度性也更大。所以,应该根据它的社会特性,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创新其监管模式,引导中国互联网金融逐渐的步入到一个良性的轨道上。
  1 互联网金融的含义
  互联网金融一般是将现代化的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实现一个资金融通的金融服务模式。在如此开放的时代下,互联网精神逐渐的融入到金融领域,也使得商业银行不再处于一个垄断性的位置上。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从狭义的层面来看,是计算机终端系统下一种虚拟性的金融模式。如果从广义的层面来看,大部分的互联网应用都可以将其看作是互利网金融。
  2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社会特性
  2.1 技术性
  互联网金融风险中的技术问题,对于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当互联网在推进创新的时候,也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风险,无论是网上银行,又或者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等,要面对的,便是自身技术方面的问题。日常运营中,為了从根本上避免自己的网络被黑客攻击,需要加强技术管理,从源头人手把控好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技术研发人员要重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二维码、指纹识别支付技术已在支付宝、微信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引入新技术与安全保护方面的工作应当齐头并进,否则再新的技术也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最后,由于互联网技术拥有一定的广泛性,如果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很有可能就会造成公众恐慌。
  2.2 安全性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虽说为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但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也不能忽视。例如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出现,也让资金的形式更为的多样化,网络用户的推广,让消费方式变得愈加的快捷,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账户的安全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资金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技术和经验上的缺陷,就会对平台自身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从当前的发展情形来看,P2P平台和众筹平台的资金,一般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托管,部分是由银行所托管的,还有的甚至是没有托管平台,这就让资金的安全性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
  2.3 流动性
  流动性风险是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中所必须要关注的一部分工作。若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无法获得有效的资金,便有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例如2013年,国内银行市场就发生了一次“钱慌”事件,这是由于一家银行的违约,进而导致后续出现了更多的问题,最后借款利率升到了30%,一时间群众“一片哗然”。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突发事件非常容易导致平台流动性的增加。又或者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货币资金会因为用户的大规模赎回,进而使得平台的流动性面临着更大的危机。
  3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创新
  3.1 出台相应的法律监管机制,促进整个金融行业的健全发展
  目前,从我国法律监管制度的发展情况来看,在互联网金融方面,还缺乏一套有效的监管机制。从过去的法律监管体系来看,要想适应现阶段金融体系的基本需求,最好是掌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传统金融的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相应的补充和说明。
  首先,出台相应的法律监管机制,树立道德底线,最大限度的确保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例如,人民银行就设立了业务许可证的准入门槛,在合适的时候推出机制,对于第三方的机构也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审核,那些不符合条件的支付机构,可以取消它的资格。其次,对于还在发展初期的P2P网贷的监管机制,降低它的准入门栏,但是也必须要设置相应的监管底线,明确P2P平台一般只可以提供中介服务,而不可以提供平台担保。最后,还要对原本的法律法规进行适当的补充与说明,如民法和刑法等,将其引入到互联网金融行为的规范中,针对金融消费者来健全相应的保护机制。此外,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利用非法的方式来经营的行为,也要追究违法者的刑事责任。总体而言,在健全法律监管机制的时候,应该将消费者的权益放置在首要的位置上,从而使得整个金融行业都能健康发展。
  3.2 构建网络安全认证系统,确保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针对互联网中安全方面的问题,目前国内在银行领域中,相关技术人员已在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安全认证机制,如此在保证网站安全性的前提下将风险控制在了理论运行的范围之内。同时,技术人员需要根据行业特定的发展趋势强化研发工作,以信息技术设备以及安防系统的性能,最终避免出现恶意攻击和盗窃行为。同时,监管部门应该规定平台使用电子认证的方式,确保各个参与方的信息都是非常真实的,这样也能保障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例如,在2018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上,相关人员就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统一身份核验平台的建设与推广,该平台基于传统数据源、生物识别和数字证书三种渠道。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统一入口,提供了客户身份的一站式接入,这样就可以解决现阶段互联网金融机构在实名验证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平台二期已经开始上线,并且具备了个人身份验证,工商信息验证和人脸识别等十余种接口能力。最后,用户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私钥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就可以产生别人无法生成的文件,确保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3 强化资金安全监管,完善征信体系
  对于消费者自身的安全问题,也应该在法律中有一个比较详细的阐述。从当前的发展情形来看,央行已经确立了客户备付金制度,相关平台也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监管机制。另外,在互联网金融中,还可以提取部分利息,将其为客户资金来购买商业保险,有助于在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相应的补偿。对于P2P平台,充分的意识到客户资金最好是交给第三方资金托管,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否具备托管的权限,在法律上最好是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明,这样也能确保消费者自身的权益。通过对资金的强化监管,可以有效保障消费者的资金安全,避免出现损失。
  互联网金融中的诚信问题,是阻碍该行业正常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平台自身出现了诈骗和违约等问题,这些不诚信的现象,都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基于此,相关部门就应该加强信用体系的完善工作,对于那些实行违约的机构进行相应的惩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加强法律的威慑力。另外,还要将传统化的金融发展方式和互联网进行有效的衔接,这样也可以真正的统一和发展信用系统,进而提高大数据背景下征信的技术水平。最后,制定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准则,加强投资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经营意识,进而营造出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环境。
  4 结语
  互联网和金融的相互结合,是当前世界金融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需要正视这方面的变化,进一步优化相关细节。互联网在推动传统金融发展的时候,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基于此,相关部门就应该出台和完善相应的法律监管机制。同时,还要秉承着创新性的基本原则,促进互联网金融实现融合性的发展,这样也能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屈援,李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征、监管原则与监管路径[J].学术交流,2014(8).
  [2]唐清利.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创新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5(2).
  [3]徐庆炜,张晓锋.从本质特征看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7).
  [4]王慧颖.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来源与特性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6(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35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