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高中阶段,体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强健体魄,同时可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与作用。因此高中体育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并提出了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作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0-0070-01
  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体育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师的教学方法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产生影响,正因为如此,体育这一学科是帮助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观严重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将强身健体作为体育课程的首要教学目标,而下意识地忽略了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作用。于是,教师往往以身体素质作为体育评价体系的主要评价指标,体育课程也是围绕体育运动进行教学内容而设计。基于这样的体育教学现状,本文阐述了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点策略。
  1.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1)减轻心理压力。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较大,学生可以利用体育课堂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放松身心,减轻学习压力导致的心理压力,确保心理处于健康的状态。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体育锻炼频率与强度较高的人抗压性较强,精神状态与心理健康情况也较好,这说明学生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能够缓解内心的压力,减轻心理负担。
  (2)加强心灵沟通。体育课程中有许多集体协作锻炼项目,例如足球、篮球、排球、雙人羽毛球等。学生通过参加双人或多人的运动项目可以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加默契与信任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进行这些运动项目时,学生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和自己的队友一起拼搏,这就会让可能原本心情烦闷,感觉到孤单的学生获得与队友互相依靠,携手共进的机会。学生通过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逐渐放开情绪,从负面的心理状态中及时脱离出来,及时调整心态。
  (3)建立积极心态。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强度的学习任务,还要迎接态势严峻的高考,学生的心理压力大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日常学习与考试时,学生很容易遭遇困难与挫折,一着不慎就会一蹶不振。因此,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学习体育运动的拼搏精神,学生能够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艰难困苦。体育运动教会学生秉承坚忍不拔、永不服输的积极心态,才能够以更从容的姿态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挫折。
  (4)拓展思维空间。高中阶段的学生很容易感到心情抑郁,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思维长久的困在一个固定的圈子中,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与心思。而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开放思维,打开思维圈,帮助学生缓解紧绷的神经。学生逐渐放开固守的思想,开阔思维,还有可能获得意外之喜,寻找到新的思维路径。
  2.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1)明确心理健康教学目标。理论上来讲,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运动参与、技能掌握、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几个部分,然而实际上教师将大多数的关注放在学生的身体健康与技能掌握上,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则有所忽略。因此,为了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应当设定合适的课堂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原地运球的练习,并规定一定时间限制内完成多少次运球,在学生练习与考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随着运球次数的逐渐增加而慢慢变化,从而展开更加贴近学生心理状况的指导。开始运球时,学生的心态可能是紧张、放不开的,随着运球次数逐渐接近规定数量,学生的心态逐渐放松,当然放松也可能出现问题,心态放松了但是运球手法很可能出现错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着重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或是骄傲等影响学生水平发挥的错误心理,并设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不骄不躁的心理状态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指导学生完成运动项目。
  (2)注重学生课堂学习心态。学生的学习心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要因素就是运动环境,良好的体育设施能够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期待也随之提高。其次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当摆正思想与态度,不能得过且过,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例如,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的着装要符合相关规定。对于击剑以及跆拳道等特殊运动项目,教师应当要求学生统一穿运动服装,摘掉所有无关配饰,使学生端正态度。最后则是课堂氛围,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又不失专业性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3)及时调整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等都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所以,教师要适当的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心理素质的机会。例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可以通过设置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个人创造性则通过单人作战形式等,不同形式的运动项目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不同的作用。再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人数相当的小组,展开小组对抗比赛,采取这种形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总之,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体育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的培养,在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建立开朗豁达的心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这对学生今后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万成.浅议高中体育教育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J].体育博览,2011(10)
  [2]陈莹 朱荣.关于高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50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