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析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体质的促进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高度满足,从而开始积极关注精神与身体素质需求,尤其是针对校园教育工作,社会人群进一步提高了相关要求,期望能够在满足学生接受知识的基础上,确保体质得到明显提升。然而,就当前社会发展状况而言,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受传统工作影响,依旧存在许多问题,这就直接对我国大学生体质的提高造成了一定阻碍,使得体育课被严重忽略的现象屡见不鲜。据此,本文主要对高校体育教学在大学生体质中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学  大学生  体质  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4(a)-0060-02
  1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与大学生体质现状分析
  1.1 体质与学习素质发展失衡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依旧面临着巨大就业压力,其中很多学生坚持认为,只要学习成绩良好,便可以找到理想工作,这种思想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这种学生在日常学习与后续就业工作中,依旧认为只需要具备优异成绩便可以主导一切,这种形势背景很容易导致大学期间学生体质与学习素质严重脱节。学生长时间在忙忙碌碌紧紧张张的学习生活状态下,身体素质难以得到有效锻炼,即使在选择体育课程的时候,也采取消极态度应付。然而,另外在校园中尽管已经充分意识到大学生体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备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学校体育课程开展时,以综合性与多样性方式进行阐述,再加上学生长时间处于奔忙于各种专业证书考试,缺乏锻炼,身体素质较差,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身体亚健康的不良现象。
  1.2 体育教学模式太过单一
  现阶段,我国高校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大部分都是将教师作为课堂中心,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以此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太过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够被动接受教师指导,处于教师合理安排的状态下学习体育,从而直接忽视了自身对体育课程的需求。而且,大多数体育课程只重视学生的体能提升与技术进步,全面忽略了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长此以往,许多大学生都无法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程,甚至不能实现身心健康锻炼的目标。
  1.3 管理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后续教学评价主要采取的是学分制方式,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科目,或者选择不同课程选修相应内容,只需要学生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教师的课堂学习要求即可,便相当于完成了整个学期体育课程学习任务。这种体育教学管理模式中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其中优点便是学生可以充分合理利用学习时间,合理选择课程,但是不足在于由于校园管理太过松懈与落后,直接影响了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标准的设定,难以实现身体锻炼目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能力。
  2  发挥高校体育教学在大学生体质中促进作用的有效建议
  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大学生体质培养的强化主要体现在两大主要方面,即课程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在构建体育高校自主课堂时,能够适当调整学生的训练强度与水平,在学习体育技能时,切实结合模拟学习与实际训练,提高体育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2.1 构建高效自主课堂模式
  不同于中学生,大学生身心趋向于成熟状态,其对体育教学课堂设计与活动安排存在自身的独立性思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会适当为学生提供一些权利,使得学生能够自行实时考察体育活动场地,依据活动场地进行站队自主设计,并对活动区域进行自行分配。教师为学生提供自由活动时间与自主活动空间,让学生通过体育课堂进一步学会自我约束与调整,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从而为构建高效自主的体育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采取多元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训练项目多元化,以此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传统体育教学太过单一,教师可以尝试整合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实现体育理论知识讲解与训练动作示范的有机结合,或者把预先录制的示范动作通过多媒体平台加以展示并讲解,通过图片重点展示,强调其中容易出现错误的位置,基于多次演示对学生形成记忆刺激以此加深,或者以录像的方式详细记录学生的练习动作,作为教学有机反馈。实现体育教学与生活的全面结合,整合体育信息,全面传输给学生,使得学生基于人生角度进入体育课堂,将体育学习与人生思考实现有机联系,通过体育教学对生活产生影响,进而实现体育教学的生活化与生活体育的常态化。
  2.3 激发学生的全面参与动力
  部分大学生选修体育课程主要是为了获得学分,拿到奖学金,锻炼目标太功利性,有的则是太模糊性,使得高校体育课程的缺勤率相对偏高。其中很多大学生逃课或者在体质测试中都会找人替代,这种行为不仅直接违背了诚信做人的本质,还扭曲了体育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对此,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动力,扩大体育课堂全员参与的主动性,不仅要增加学分比重,使得体质测试与相关荣誉相挂钩,还要基于体育课程开发、体育资源整合、教学模式变革等角度,调动学生的参与体育课程的热情,促使体育课堂成为全员积极参与的高效自主课堂。
  2.4 营造丰富多彩的锻炼空间
  大部分大学生在中学时期受应试教育的压力影响,一直被动接受固定的、高强度体育训练,在大学生时期,接受高等体育教学的时候,由于存在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体育锻炼时间没有明显增长,反而快速下降,体质也随之下降。体育课堂时间太过有限,单纯依赖于体育课堂的少数体质项目训练,根本无法进一步落实培养高校学生体质素养的最终目标。所以,把高校体育教学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堂外,有机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运动,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与质量,强化学生体质,可谓是一种教学改革新尝试。
  2.5 强化体育课堂的智力竞技性
  在现代化观念的影响下,体育教学不仅十分重视身体锻炼,还非常注重心灵感受,所以就某种意义而言,体育课程既是身体的积极参与,又是头脑的全面参与。许多高校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偏低,学生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热情严重不足,除了是由于硬件设施设备配置不足,还是因为体育课堂凝聚力严重不足。缺乏科学理念指导的体育课堂一般都会逐渐演变成单纯的教师讲解、示范、分解,以及学生体质简单模仿与反复训练。这样存在过少智力探索与思维张力的体育训练活动,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兴趣,导致体育课堂在身体耐力与速度竞争外,还缺少头脑知性的积极参与,缺乏智力竞技性,从而对体育课堂造成直接性影响,直接威胁体育教学的健康稳定发展,进而对学生体质培养造成严重影响。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与社会人才要求,明确要求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具备良好的体质与心理素质,这样一来,才能够在工作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与指导下,大学体育教育工作开始逐渐寻求更多新型发展路径,以此提高大学生的整体体质,实现综合发展,确保其可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才能。
  参考文献
  [1] 徐元玉,周烈,王林.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走势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14):141-142.
  [2] 陈秋如.西安市高校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響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
  [3] 陈雪燕,孙海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体育科技,2017,38(3):122-123.
  [4] 张启帆.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分析——以西安邮电大学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8(3):28-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73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