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要想让幼儿能够在群体中脱颖而出,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已有研究,幼儿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弱,大众对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认识也存在明显不足。而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深远持久性和灵活机动性,对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性。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应当通过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质;以小见大,融入生活场景以及以防未然,构筑心理防线等方式,来加强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 抗挫折能力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9-0002-02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幼儿必备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着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否以正确、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战胜困难,能否从幼儿时期就塑造起健康的心理状态,摆脱心理问题的干扰。
  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家庭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经历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广大家长也已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幼儿抗挫折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很多年轻的父母常常由于缺乏足够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在家庭教育中感到迷茫彷徨、束手无策。因此,从家庭教育的视角出发,给出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路径,是学前教育领域亟待关注的话题之一。
  1.幼儿抗挫折能力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心理健康教育都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这种重视呈现着从成人到幼儿的“向下伸延”:一方面是国家教育部在《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规定:德育德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另一方面是《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章第五条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把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写进教育目标,并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做出规定,这是教育的一大突破,一大发展,它足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将对幼儿今后的终身发展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但目前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幼儿抗挫折能力培养还存在着较大的空缺。
  (1)幼儿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弱
  近年来,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中,有关青少年面对考试失利一蹶不振,无法忍受父母和老师的批评离家出走,甚至选择轻生的报道比比皆是。这令人惋惜感慨的同时,也暴露出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和抗挫折教育的缺乏。作为一个连贯的发展过程,自然追溯到一个人的幼儿时期。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起始时期,也是其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如今大部分幼儿是独生子女,家长物质、精神的双料营养品无时不在充裕孩子们的生活,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什么是谦让、合作与同情,一些家庭对孩子过分保护和宠爱,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和体格健康,而忽视对孩子意志品质、挫折耐受力和排解力的思想培育锻炼等,使得很多孩子的心理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显得不那么协调。
  (2)幼儿抗挫折能力认识不足
  人的抗挫折能力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尤其是幼儿
  关键期的培养。西方哲学家罗素就曾说过:“儿童的品行在六岁入学以前,已大部分完成了。”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成年期的人格特征根源于生命的头五年,个体童年早期的经验在人格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格具有功能性特征,这个时期所发展的行为模式足以影响日后的生活表现。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这些观点均表明,幼儿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是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幼儿阶段抗挫折能力的发展是形成个体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出于对幼儿的保护和溺爱,而忽视了对其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选择由大人来包办一切。
  因此,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如何培养与提升幼儿时期必备的抗挫折能力,使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时不容易跌倒,以正确、乐观的态度战胜困难,这是当前摆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首位,在幼儿时期,必须引起重视并进行初步的培养。
  2.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抗挫折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到:“没有受过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无法完成培养人才的极其详细和复杂的任务。”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开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所在。家庭教育最直观地体现在父母及其营造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教育影响。从教育阶段来看,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而从时间长短来看,家庭教育贯穿终身教育的始终。它不仅影响着下一阶段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也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成长和发展。基于以上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总结归纳其有如下特点:
  (1)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
  俗话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人的出生就伴随着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在幼儿时代和父母的互動、接触也是最多的。可以说,家庭教育占据了教育过程的绝大多数时间和经历。婴幼儿多处于重要的模仿阶段,父母的行为举止、谈吐礼仪,都影响着幼儿的成长。父母的喜怒哀乐也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传递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家庭对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并不在于如何以正式的方式展开教育,而是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即可完成。
  (2)家庭教育具有深远持久性
  学校教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和讲解,社会教育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社会适应的教育,而家庭教育覆盖着幼儿成长的方方面面,包括幼儿的衣食起居、出行安全、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加之,幼儿成长过程多处于家庭环境之中,教育时间也远远多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因此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挫折和逆境是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遇到的坎坷,幼儿时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影响着整个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和应对挫折能力。   (3)家庭教育具有灵活机动性
  家庭教育面向一个或者几个孩子,相比于学校教育来说,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独特性。父母对于孩子或者几个孩子,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教育场所、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更加具有多元化和多样性,时时刻刻都可以进行对幼儿的教育。幼儿所遇挫折,与家庭所处的社会背景、城市状态和家庭关系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对于应对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因“家”而异,具有鲜明的家庭特色。
  3.家庭教育中实现幼儿抗挫折能力培养的路径
  父母是孩子至亲的人,在家中孩子有着最真实的表现,也是开展抗挫折能力培养最有利的场所。现如今的家长已经充分认识到早期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常常从电视讲座、教师等媒介获取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所以,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1)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质
  在望子成龙、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幼儿背负了太多家长的理想和希望,导致孩子在身体、心理方面产生诸多不适。由于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相比于语言的沟通,言传身教无疑是更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家长要通过事实认识到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丰富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理解与认识,在遇到问题时,给予幼儿科学系统的教育方式,以身作则,创造轻松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孩子健康成长,坚决杜绝言行不一的情况发生。
  (2)以小见大,融入生活场景
  家长在正确认识抗挫折能力培养的前提下,要有意在家庭中设置一些挫折情境,可让幼儿独自应对,或同他人共同应对挫折情境,对孩子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教育,让幼儿体验应对挫折的过程,从而消除幼儿的畏惧心理,增强幼儿应对挫折的信心和勇气。有的幼儿在某种情境下曾经有过失败的经验,以至于再次面临该情境时会表现出缺乏自信、胆小害怕的心理状态,可以采用情景体验法来帮助幼儿重树信心,以克服以往失败经验所留下的不良影响。例如,可利用家庭教育具有灵活机动性的特点,在上下学过程中、游戏过程中、远足徒步过程中、外出旅游过程中等适当加入挫折情境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3)以防未然,构筑心理防线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其自身发展的积极动因,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不断地构建自己的經验系统。因此,家长应关注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尤其是对于处于发展区之外的挫折,应当保护幼儿免受其伤害的同时,帮助幼儿构筑心理防线。当然,这其中有两点需要家长注意:其一是切勿拔苗助长。因为幼儿年龄尚小,心理发展较为稚嫩,急于求成则会适得其反,也会对幼儿的身心造成阴影和伤害;其二是要密切家园配合。家园联系能够帮助幼儿识别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机会和障碍,促进其抗挫折能力更好的实现。
  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各种挫折,挫折也是真实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幼儿适当感受挫折、在挫折中学习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抗挫折能力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正确看待挫折的必然性和教育价值是教师和家长应共同树立的观念。
  参考文献
  [1]陈艳荣.幼儿挫折教育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1
  [2]刘丽英,刘云艳.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发展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1(2):41-45
  [3]王雅宁.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现状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4]张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建议[J].西部素质教育,2015(7):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64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