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建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路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国家层面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并将绿色发展作为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正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生态工业园区在我国开展建设实践已有十余年,但当前国内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多以生态化改造为主,该模式对新建开发区适用性不强,因此文章以江苏某开发区为例,探讨新建开发区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路径,以期为新建开发区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江苏;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15-0139-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national level has continued to promote green development, and green development has been regarded as one of the five major national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industrial parks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green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Eco-Industrial Park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but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industrial park in China is mainly based on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model to the newly built development zone is not strong, so this paper takes a development zone in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eco-industrial park in the newly-built development zone, in order to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newly-built development zone.
  Keywords: Jiangsu; Eco-Industrial Park; construction path
  2012年,黨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之一;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再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国内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主体基本是发展成熟的工业园区,建设途径多以生态化改造为主[1-5],而新建开发区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案例较少[6]。由于新建开发区处于工业发展初始阶段,故当前生态化改造的建设模式并不适用,因此本文以江苏某开发区为例,探讨新建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路径。
  1 开发区基本概况
  开发区位于江苏省苏北某县,2018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正式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根据发展规划,开发区拟打造健康产业、新能源及装备产业和新型建材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同时,开发区也积极发展包括电力热力供应等其他行业。作为全新规划的开发区,需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实践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但开发区如何按照生态文明理念,在全新区域建设中体现自然生态文明,即实践保护中发展和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是需要突出解决的矛盾。
  2 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路径
  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总体框架设计上,拟通过顶层设计奠定绿色基调,注重生态、科技和产业的融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构建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工业体系,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同步提升,促进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良好的宜居环境,以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本质要求。
  2.1 生态产业链设计
  健康产业方面,开发区所在县是农业生产大县,依托本县区及周边优质的农副产品生产资源,发展壮大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并引入生物发酵、乳业生产等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生产企业,以及依托周边良好的港口区域优势,引入运动健康设备、医疗保健设备等生产企业,最终形成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备的健康产业。重点培育起点高、带动强、功能全、辐射广、潜力大的龙头加工企业,推进产业前延后伸,链接补齐,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将来可以形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乳业全产业链、健康食品、生物发酵、运动健康设备、医疗保健设备等不同产业分类。
  新能源及装备产业方面,开发区所在区域具备优良海岸线和沿海滩涂资源,因此要紧抓江苏沿海开发的国家战略机遇,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不同产业分类,重点招引世界500强、国内前五强的风光电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形成新能源及装备产业优势产品群和新的生态产业链。
  在企业建设过程中,突出绿色制造,在设计、工艺规划、材料选择、产品包装、回收处理、设备利用等方面应用绿色制造理念,同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工业废水等资源重复利用率,加强污染物控制水平,完善生态工业废物链。其中,健康产业企业生产的原料大多来自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水产业,原料本身不具有环境危害性。因此,开发区健康产业企业将农作物种植、饲养以及半成品加工过程的环境友好性和资源使用效率作为原材料选择的主要依据。同时,要加强农副产品有机废物的综合利用,如粮油生产的菜籽粕可以进行再利用。   2.2 资源集约和污染减排
  在加强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开发区通过双管齐下,一方面推进完善集中供热和推广试点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另一方面对企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优化生产工艺,逐步降低开发区产业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进一步强化开发区产业低碳发展,以期实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较大提升,污染排放水平总体较低,产业生态效率全面优化。
  能源集约利用方面,完善集中供热体系,推进LED路灯改造,试点合同能源管理和能源审计,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推广绿色建筑,推广清洁能源示范,加强节能宣传。水资源集约利用方面,加强用水定额管理,试点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推进建筑楼宇节水,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制定节水激励政策。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方面,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充分挖掘土地集约潜力,建立统一的土地管理标准。
  水污染控制方案方面,实行严格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推进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改进企业生产工艺,提高企业水循环利用率,开展地表水环境整治。大气污染控制方面,加大治理设施监管力度,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加强扬尘污染控制,防治汽车尾气污染,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急工作机制。固体废物减量及资源化染方案,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加强废物综合管理,适当发展静脉产业。此外,开发区临近自然保护区,需做好生态监测和生态防护林建设。
  2.3 生态宜居环境建设
  生态工业园区应以生态为准绳,本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统一的原则,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全面提升区域生态服务能力。围绕全面提升开发区生态服务能力,做好生态景观规划,塑造美学景观美化开发区环境,增加开敞空间提升开发区精神品味。开展低碳社区建设和绿色学校,绿色生活培育,建设低碳人居环境。同时引导生态文明行为,加大创建绿色细胞工程,结合开发区特色,加大力度建设区内绿色社区、绿色宾馆等系列工程。在区内大型道路电子宣传屏幕及各企业内宣传生态工业园建设理念,加大财政对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投入力度,如环境友好型企业可采取减免部分税收等经济措施鼓励及补助。
  2.4 强化环境管理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需要社会、经济、环境各个部门进行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创新、体制的创新,用全新的视角和手段对其进行综合的、全方位的管理,从而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环境和支撑保障。规划的实施需要相应的内部和外部的条件作为保障,这些保障措施包括规划的组织机构、政策体系、管理制度、技术保证和实施手段等方面。其中,重点做好环境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强化环境管理方面,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各项法规制度,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推进企业ISO 14001体系认证,建设生态工业信息平台,定期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强化风险防控方面,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编制,建设开发区环境风险防范预警系统,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
  3 结束语
  新建开发区尚处于工业发展初始阶段,企业相对较少,纵向分工和横向合作的产业链较短,各企业相互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上下游依托关系,互补性不强,集聚效应较弱,因此重点是在顶层设计阶段做好工业链建设、产业布局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在开发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做好规划的贯彻落实,从而保障开发区绿色发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劉丹丹,康婷婷,林立清.传统开发区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路径——以苏北某开发区为例[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8,11(11):15-17.
  [2]包惠玲.中国生态工业园发展现状研究[J].特区经济,2019(01):59-61.
  [3]赵满华,田越.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发展经验与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7(69):42-50.
  [4]郭辰,黄付平,李泽鹏,等.广西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7(5):85-88.
  [5]田金平,刘巍,臧娜,等.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与展望[J].生态学报,2016,36(22):7324-7334.
  [6]腊孟坷,刘会成,林立清,等.生产性服务业主导的生态园区建设模式及实例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28):3-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1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