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下高中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核心素养”理念已经被认为是我国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理念,也被认为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落实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如何应用有效策略,实现对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师思考的关键。笔者从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一系列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合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3C-0069-02
  随着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在当前开展高中生物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应用多样教学策略,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对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细化目标内容,指向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教学设计的依据,在课堂教学流程中,教师往往先基于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之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策略和教学用具的安排。在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指导下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教师应当细化教学目标,指向生物核心素养,从而更好地做出教学策略的安排,对学生进行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以及新课程标准对课程所培养的核心素养要求,进行如下教学目标的设计:
  1.生命观念:引导学生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细胞中的主要元素,从而使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观。
  2.理性思维:通过归纳和概括,深化对本节课生物知识的认知;通过演绎和推理,掌握利用理性思维进行本节课生物知识学习的方法,进一步发展理性思维。
  3.科学探究:通过对生物组织中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检验,引导学生逐步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且逐步形成科学探究思维。
  4.社会责任:通过对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生命的认知,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并肩负传播科学生物知识的责任。
  显然,上述教学目标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节课进行了分析,以教学目标的形式进行明确,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能够以上述教学目标为指导进行教学策略的针对性设计,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可见,在开展高中生物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细化设计,指向生物学核心素养,从而做好课前指导,更好地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
  二、应用问题引导,发展生命观念
  问题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互的主要形式,在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开展高中生物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应用问题进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生物知识,发展生命观念。
  在《伴性遗传》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什么是伴性遗传”“伴性遗传的特点是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逐步概述“伴性遗传”等生物学概念,形成生命观念。显然,在进行高中生物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利用问题的形式进行引导,从而发展学生的生命观念。
  三、利用合作教学,提升理性思维
  合作教学策略是伴随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而进入高中生物课堂的,在当前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开展高中生物知识的教学,教师应当对合作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帮助学生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
  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合作教学,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使每个小组当中既有对生物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也有对生物基础知识掌握一般和较差的学生。之后,教师提出“我们对生物新品种产生的方法进行了学习,主要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这些方法局限在同一物种之中进行,那么是否能够跨越物种的界限呢?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辩论,从而使得学生在辩驳中,进一步深化对“基因工程”的认知,促进理性思维的发展。不难看出,在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开展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合作学习的任务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促进学生在围绕问题的思考和交流中,实现理性思维的发展,满足生物学核心素养对高中生物课程的要求。
  四、使用实验教学,培养科学研究精神
  实验是高中生物课堂特色,在开展生物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实验的形式,引导学生检验对生物知识的学习效果,同时,在直观的实验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生物学知识的认知。并且教师以生物实验的形式促进生物知识的教学,还能发展学生科学研究素养,提升科研能力,从而满足生物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要求。
  在《染色体变异》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发展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基于对《染色体变异》这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原理和实验流程的探索,从而发展学生的科研探究能力;在实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部分没有成功的实验进行原因分析,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研究分析的能力。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能够深化学生对染色体变异概念的认知,加强学生的生物实验室操作能力。可见,在进行生物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实验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五、基于内容提问,提高社会责任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开展高中生物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提问,从而促进学生在围绕问题思考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逐步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要求。
  在《群落的演替》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基于本节课教学的内容,进行提问,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群落的演替》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群落演替的概念”“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等,教师为了培养学生保护植被的社会责任感,向学生提出“有句耳熟能详的话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得多了也就变成了路’,你是否观察过草地被人践踏后形成的小路?”“被人们践踏过的草地上还能长出草来吗”等问题,引导学生在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在群落演替中起到的作用,从而担负自己的责任,保护环境,维护植被生长,传播退耕还林的思想。显而易见,在开展高中生物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基于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有效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思考中提高社会责任感,满足生物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要求。
  总而言之,对学生进行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在一朝一夕之间,而是需要漫长的积累,因此,生物教师应当基于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优化生物课堂的教学模式,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范玮,汪丽娟.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J].科教导刊(下旬),2018,(8).
  [2]李娜,周艳华,芦荣胜等.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及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13).
  [3]顾卫.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26).
  [4]肖安庆,颜培辉.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7,(3).
  [5]姜灵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生命观念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14).
  [6]王佩妮.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概念与核心素养[J].新智慧,2019,(3).
  [7]梁辉.浅议发展高中生物社团,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
  [8]张云龙.高中生物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
  [9]王彦江.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探讨高中生物必修内容的变革[J].新课程(下),2019,(4).
  [10]裴绍坤,付雯澜.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开展分层探究教学的方法[J].新课程(中学),2019,(2).
  [11]权顺江.践行目标学习法,建构高中生物高效课堂[J].文理导航(中旬),2019,(4).
  [12]柳博瀚.探究支撐高中生物学习的互动交流工具[J].高考,2019,(8).
  [13]王涛涛.如何创建高效高中生物课堂[J].高考,2019,(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2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