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吴起油田地面系统优化治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根据吴起老区集输系统现状,研究了以下内容:对吴起油田油气集输技术进行分析,找出其集输系统的能耗点和隐患点,收集和传输过程设备、管道等,可以发现收集和传输系统的薄弱环节和节能潜力,并提出了密切,前端脱水需求,优化收集管网,节能技术、老油田数字化升级和采用新技术,新技术对于那些老收集系统将转换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吴起油田;地面系统;优化治理
  1 油田地质特征
  吴起油田位于陕北陕甘宁盆地斜坡上,由南向北发育了一系列低而平缓的鼻状隆起。吴起油田的前鼻构造是在吴起复合砂体成岩过程中,在压实差和区域应力双重作用下形成的。在单斜背景下,复合砂体鼻隆和上倾的岩性和构造变化为油气运移和聚集提供了有利条件。延10地层沉积时,该区处于宁陕古河中下部宽阔水体中的三角地带。区内河沟纵横,河流冲刷、切割,使古地貌形态进一步复杂化。后经燕山运动东升西降等一系列构造运动过程,它演变成现在的西倾鼻带。上述构造历史和沉积环境决定了储层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为典型的构造—岩性油藏。
  2 区块开发现状
  2.1 开发现状
  吴起老区主要包括吴133区、吴135区、吴88区及剖二区块。地质储量:2410×104t;含油面积:37.1km2;动用储量:623×104t;累积产油:412.9×104t。三叠系(延长组长6):单井产量:2.76t,含水70%;侏罗系(延安组延9、延10):单井产能:1.83t,含水78%。
  2.2 地层水配伍情况
  分析结果显示各站水质呈弱碱性,矿化度较高。经配伍性试验,进刘坪联合站的各站试样混合后失钙比例较大,地层水不配伍。
  3 工艺集输系统现状
  3.1 地面系统运行现状
  吴起老区共有联合站1座、接转站5座、计量点3座、增压点2座。采用“丛式井组(双管)→增压点→接转站→联合站”的二级半布站模式,原油处理能力为30×104t/a,实际处理量为10.2×104t/a。
  3.2 地面系统存在问题
  3.2.1 地面各系统及区域负荷不平衡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度进行,产油量的递减造成油气集输处理系统出现低负荷运行状况,部分转油站或联合站的处理负荷率在40%左右。区域产量下降幅度较大,这将使油气集输处理系统受到一定的影响。
  3.2.2 油田生产能耗不断上升
  由于原油含水率的上升,产液量和产水量增大,输送能耗及处理费用增高。随着单井产油量降低,百万吨级生产能力所需油井、水井数量不断增加,增加了机械生产系统、集油系统、注水系统的热和电耗。此外,一些老旧的高能设备在线运行,早期建成的各种工位在工艺或布局上还不适应油田的生产和发展。这些因素导致油田生产单位能耗增长速度加快,控制难度加大。
  3.2.3 长期运行的地面设施腐蚀严重,老化严重,对安全生产构成了影响
  油田地面设施经过长期的运行,腐蚀、老化问题已非常突出,各系统设施相继进入了更新维护的高峰期。根据统计,吴起老区站点,运行时间在10年以上的设施设备约87台,运行时间在10年以上的各种管道153km,分别占总数的28.9%和20.1%。近年来,尽管对老油田基础设施更新和维护项目的投资有所增加,但实施的工程与生产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油田地面工程设施的更新维护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不及时更新维护,会影响油田的安全生产,面临严重的安全环保问题。
  4 吴起老区地面系统优化治理
  由于生产初期产液量低、含水低,为完成原油的集输,需要在周边集输井群的热油井中增加热点。随着油田的开发,原油产量和含水量的增加,这部分站场供热系统关闭。近年来,随着数字油田建设的普及,老油田已升级为数字油田。改造后的油井计量改为功率图自动计量方法。有效解决了单井无法计量的问题,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员工的工作量。将临近的集输半径较小,急需设施升级,将腐蚀老化的两个相邻站点合并为一个或新的。包括改变加油站的等级类型,如将中转站改为增压点或脱水站,将增压点和换料点改为脱水换料点。与油田开发,网站负载增加,油田生产水的增加通过优化排水点,链接,如块站站点增加脱水过程,在水回注,净化原油传输或套,可以显著减少所有站的运行负荷,实现节能减排,并降低注水速率,减少供应和注入水负荷和操作成本,减少集水,有效保护环境。转移站外泵(或启动方式)、加热炉等站,对集输站供热燃烧系统进行改造,提高集输站、输油系统运行效率。部分块体的出液量逐年下降,外输泵容量过大。通过改变小泵,采用變频技术,可根据不同工况改变输送泵的转速。
  5 结论
  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进一步优化简化了地面系统,增加了开发管理的技术含量,为后续其他油田地面系统建设储备了技术,同时也降低了生产运行能耗,有效地控制了建设改造投资和生产运行费用。
  参考文献:
  [1]张传绪.大庆西部外围老油田地面建设系统优化调整[J].石油规划设计,2007,18(3):41-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