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大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音准问题及解决方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大提琴表演专业作为各省级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管弦学科的必设科目,其招生生源有较强的独特性,生源专业知识和存在问题也有着不同于其他院校的特点。笔者根据自己近年来在大提琴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总结经验,并参考已发表的教学类论文,从五个方面,罗列了大提琴教学中几种音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希望对存在此类问题的学生和同行们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提琴;音准;校音;练习
  作为高等艺术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的一名教师,笔者已从事大提琴教学数年,期间,笔者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来源有着不同于专业音乐学院、师范学院等大学生的特点,因此他们在大提琴學习、演奏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前者有一定的区别。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力所能及地帮学生答疑解惑,笔者除了借助自身学习经验外,还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力图将本人对高职学生的大提琴教学思考付诸笔端。
  大提琴作为西方弦乐提琴家族中的一员,与其他家族成员一样,对音准的要求很高。这不仅因为演奏提琴时手指在指板上没有可参考的“刻度”,且大提琴有着优于其他乐器的歌唱性,音高的微小差异决定了听众是否能得到美的享受。就连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也曾说:“弦乐器的技巧练习很难见成效,演奏者需要花费一辈子的精力去追求完美的音准。所以,在大提琴演奏的学习过程中音准的解决一直都处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谈谈常见的音准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调弦
  良好音准的获得,离不开过硬的左手技术把握性,而左手定位准确也有个前提就是定准音的琴弦。很多学生没有养成每次练琴前校对大提琴弦音准的习惯,不少人在练琴前只是随便找一台钢琴开始调音(很多钢琴的音高并不准确),久而久之,不仅耳朵对音准的判断力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正确的音高概念。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应借助校音器先把A弦调准,然后用常用的两种方法,一是利用琴弦的自然泛音。二是五度定弦,将琴弦调准后开始练琴。
  二、内心音高
  提琴指板上没有音位置可参考的“刻度”,因此要加强演奏者的内心听觉训练,使其有良好的固定音高概念,奏出的音高有据可依。练习方法如下:
  (一)借助钢琴
  要求学生先唱准音高,然后在大提琴上拉准相对应的音。举例来说,琶音练习里的减七分解和弦,或乐曲中一些较复杂、变化音较多的旋律,学生演奏时就容易对音高辨识不清。这时候,应先在钢琴上弹出这些音,反复模唱,直到脱离钢琴也可以唱准时,再在大提琴上找音准,如此反复练习并记住音高。
  在此,笔者建议学生在训练音高时,不要大篇幅的从头练到尾,而应该采用分段、分句,一小节或两小节反复练习的方法强化训练,加深印象。等到把这些复杂音高练熟之后,再进行大段练习。练的过程中,如遇到有空弦同音或是有泛音的地方也需要停下来,对比检查音高准确度后再继续。最后,也可以借住录音笔或手机软件,通过回放来检查音准。
  (二)借助校音器
  对于能初步分辨音准的学生,要进一步要求他们训练出更细致的音高概念。通常的做法是练习音阶,即首先把速度放慢,用一弓一音的方法把音高调整到自己认为准确的位置,然后参考校音器,如果校音器提示不准,就根据校音器调整到准确为止,并持续几拍记住音高。上述方法需循环练习,直到自己的内心音准概念与校音器一致方可停止。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同学在练习过程中眼睛虽然盯着校音器的提示把每个音准调对准确,但心里并没有记住准确的音高,这就造成学生再次演奏时,依据的还是错误音高,从而达不到练习效果。
  三、不同律制下的音高变化
  大家所熟知的现代乐器常用的律制从理论上讲主要有五度相生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三种。由于不同律制在音的产生方式上不同,音高也就有差异,那么我们在演奏独奏时,按照纯律调整音准的微小变化。比如在演奏小三度、半音时适当把高音演奏低一些,音高听起来更和谐,而大三度、全音时两音距离大一些听起来更舒适。但如果是大提琴与钢琴合作,则要考虑到十二平均律下的音准概念,半音的距离听起来似乎更宽些。而与中国民族乐器的合作中要考虑五度相生,大三度略宽,大二度略宽。音高需要根据作品和形式有所调整。
  四、音高倾向性
  针对高职学生已具备基本乐理知识的现状,在学习新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先分析调性,运用导音具有倾向于主音音高的特性,在演奏时注意音高的变化。如,在C大调音阶里,七级音B和主音C之间是半音关系,即导音倾向于主音,那么这里七级音B要演奏的略高一些来贴近主音C。但并不是所有七级音(导音)都向主音倾向,这个区别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调式调性里,“比如升号调E大调里#D倾向于E,而降号调bE大调的bE就倾向于导音D。”[1]
  五、发挥教师和课堂的作用
  弦乐器有着不同于钢琴的特性,即演奏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想法或多或少的调整音高,这些音高的变化会产生出截然不同的音乐色彩,这也是弦乐更富有歌唱性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训练中,演奏者的调性感显得极为重要。笔者认为在音准训练中应充分发挥教师和课堂的作用,单纯的告诉学生某个音演奏的偏高或是偏低,让他再调整高点(低点)对于他来说并没有太直观的感受,他也不能那么明显的体会出准与不准的区别来,因此有时候音准训练显的效果不明显,但如果教师在旁边同时演奏需要调整的这个音的下方三度音等音程关系,那么学生就容易直观的感受到音准高低对色彩的变化了。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大提琴教学中解决音准问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顾及到学生基本功薄弱的问题,用最基础的方法去解决,又要适时提出更高级的要求,激励学生们对追求更美好的音乐。
  [参考文献]
  [1] 吴秀云.大提琴技法的演进与训练[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 王祥,全如瑡.大提琴演奏中发音的一些问题[A].王凤歧,宗柏,廖崇向.大提琴演奏与教学文集[C].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5.
  [3] 林应荣.概念与训练—大提琴的基本功训练[A].王凤歧,宗柏,廖崇向.大提琴演奏与教学文集[C].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2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