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4个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主要受网络、外部环境、家庭教育和经济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提出需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作用,同时加强体育软件的开发与使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效率,改善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
  关键词:经济发达地区  大学生  体育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5(c)-0221-02
  1  研究目的
  体育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指导下,个人或群体依据一定的客观条件,把体育作为生活的需要和内容,并有规律、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及其行为特征。大学期间是形成正确体育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通过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运动习惯,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研究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一线城市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是希望通过对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地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和研究,掌握现阶段该地区高校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特点和规律,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大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生活提供参考和借鉴。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图书馆和新华书店等途径,查阅、收集和整理有关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书籍、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料,为设计调查问卷、理论研究与结果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2.2 问卷调查法
  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为研究对象。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发放网络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参与体育的方式、项目、频率、持续时间、体育消费等。共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160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有效填写1450份,其中男生660人,女生790人,问卷有效率为90.62%。
  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计算机Excel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处理和描述性分析。
  2.4 访谈法
  通过对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当前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听取其建议。
  2.5 逻辑分析法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分析影响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因素。
  3  结果与分析
  3.1 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大学生依据一定的客观条件,把体育作为生活的需要和内容,并有规律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及行为特征。包括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需求、动机、参与体育的形式、类型、手段、持续时间、强度、体育消费等。
  3.1.1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
  通过调查研究得知,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超过九成认为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健康很重要,一半以上的人对体育很感兴趣,71.72%的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比较积极甚至非常积极,仅有3.45%的人持消极态度。同时,有72.41%的大学生在闲暇时间参与过体育锻炼,从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来看,达到了高度的知行合一。男、女大学生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在年级分布上,大二、大三的学生态度更积极。在地域上,北京的学生体育锻炼意愿很强烈,但是受雾霾影响实际行动不是太积极。
  3.1.2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体育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的比例分别达到了86.11%和72.22%,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已经把体育锻炼当作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丰富业余生活的首选。不过,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不是单一的,整体呈多元化趋势,其体育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
  3.1.3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1)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
  据调查有37.42%的男生和28.61%的女生都倾向于选择与同学一起的形式进行锻炼,这是由于朝夕相处且感情递进的直接体现;有30.38%的女大学生喜欢独自个人锻炼,而只有14.85%的男生选择个人独自锻炼,这可能跟男生喜欢球类项目、天生热情好嬉闹的性格有关;同时在不固定、随意性方面,男女生并没有太大区别;而且,班级以及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并不占优势地位。
  (2)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容。
  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和喜爱程度上是表现出男女差异的,其差异主要体现在:男生更喜欢集体性和对抗性的项目,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女生则更倾向于个人项目以及展现美感与优雅的项目,如健美操、瑜伽、舞蹈等。这可能是由于男女的先天构造和性格所决定的。
  (3)参与体育锻炼的场所。
  场地器材数量的多与少、质量的优与劣是影响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只有少部分的学生选择在盈利场所进行体育锻炼,而94.41%和70.83%的大学生选择了在校内免费场所和公共免费场所进行体育锻炼,这可能是由于对校园环境更熟悉同时更能节省时间和金钱而造成的,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加剧了公共资源使用紧张的情况。   3.1.4 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
  体育消费结构,是一定体育消费意识和消费层面的具体反映,体育消费意识决定着体育结构。调查表明,用于购买运动服装和运动器材的比例分别占到了72.22%和64.58%,其他消费比例相对较低,消费结构较为单一。
  3.2 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最大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在选择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因素的重要性中有70.76%的大学生选择了互联网,其比例最大,俨然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最重要因素,。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超过五成认为互联网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程度较深,其作用也是利大于弊;但仅有38.79%的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过体育技能及39.08%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下载过相关体育APP应用,更多地大学生则只是通过互联网了解体育相关资讯和观看体育赛事,这部分大学生所占比例分别是84.70%和70.47%。
  3.2.1 外部环境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场地器材的不足、缺乏科学的指导锻炼以及天气的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参与体育生活的形式、体育内容的选择和时间频率等,这些影响因素都超过了50%,充分说明外部环境是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3.2.2 家庭教育和经济能力的影响
  在与学生交谈过程中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家庭的熏陶作用很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经济能力的高与低则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在体育项目、体育场所及体育消费等上面的选择范围。
  3.2.3 其他影响因素
  同时,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文化背景的不同、同伴的影响程度、学习压力的高低和时间分配的选择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愿比较强烈、动机呈多样化、态度较为积极,不过终身体育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2)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和内容的选择上,男女差异化较为明显;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选择在校內和公共免费场所进行体育锻炼,资源利用率比较紧张。
  (3)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体育活动时间达到体育人口的标准,但是活动次数有待进一步增强;大学生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运动服装与运动器材两个方面,体育消费结构比较单一。
  (4)七成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互联网是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其中半数认为其影响程度较深、作用利大于弊;但是仅有三成大学生利用互联网为体育锻炼而服务,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5)场地器材的不足、缺乏专业的指导及天气等外部客观条件是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经济能力、同伴影响、学习压力和时间分配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
  4.2 建议
  (1)继续加强宣传教育,使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体育运动的作用与意义,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积极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把体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最终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2)更新体育消费观念,培养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优化体育消费结构,改变过去仅仅购买服装和装备等实物性的单一结构消费,过渡到体育劳务和服务性消费等全面的消费结构,满足不同健康需求的消费形式。
  (3)改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条件,创造良好校园锻炼环境;充分利用和拓展周边资源,为学生的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激发大学生体育兴趣;经常组织大众化的体育竞赛活动,指导和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体育活动计划,对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指导、帮助,促使其坚持体育活动。
  (4)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作用,同时加强体育软件的开发与使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效率,改善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2] 洪肖肖.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 王紫霞.西安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研究——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为例[D].西安体育学院,2013.
  [4] 徐芝芳,曾锡银.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5):42-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