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研究有效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的课堂教学仍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随意性、不科学性,课堂教学的倦怠,教师缺乏情感,上课单调枯燥、单方灌输,文章对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有效教学;师生;教学目标
  一、明确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即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有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有效教学可概括为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①有效果。教学活动的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出教学的目标达成性。②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较少,但教育目标得以实现,身心得以进步、成熟,个性得以张扬、发展,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得到提高。③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高度吻合。对有效教学进行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研究,而是要结合本校特点对所记录的典型的教学事件进行理论分析、反思,这样才有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素质。同时,研究要体现我们特有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高师生教与学的有效性。
  二、了解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
  笔者就“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吾缢镇72位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认为教师教学行为影响有效教学的52人,占72.2%;认为学生学习行为影响有效教学的53人,占73.6%;认为教学目标影响有效教学的30人,占41.7%;认为教学内容的影响有效教学28人,占38.9%;认为教学方法影响有效教学的51人,占70.8%;认为教学评价影响有效教学的32人,占44.4%;认为教学反思影响有效教学的23人,占31.9%。从以上数据中看出,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教学方法是影响有效教学的三个主要因素。
  三、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以及课堂教学方法的途徑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仍注重强调“传道、授业、解惑”,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坚持“教师中心论”,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导致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使师生的活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致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出现零效应甚至是负效应。
  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师生互动,注重师生交流,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教师由过去的课堂教学主角(独角)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另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现代的学生发展促进者。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形成符合学科实际且具有个性的有效教学模式。
  四、有效教学促进教师的发展
  专业发展成功的教师,应基础知识扎实,熟悉本学科课程,不断更新课程知识,努力提高教育理论水平。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增加了许多新的教学内容,教师要苦练内功,及时充电,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不但要精通教材上的“显性知识”,还要掌握支撑这些知识背后的“隐性理论”,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达到这一高度,教师关键要在头脑中具有一种“透视”意识,每次在钻研教材的时候,都要思考:这一知识点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它最利于学生理解的实质性含义又是什么?及时收集各种利于教学的信息,更多地考虑如何运用有限的课堂资源让本学科能生动有趣地吸引学生。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互动,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目标确定应当是一个反复互动的过程,根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选定教学内容后修改教学目标,不断考虑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内容选择的合理性,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课前的预设,要随着课堂教学的进程,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捕捉来自学生的信息,进行现场调控、修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冯萍.思维导图促进师生道德思维发展的探究式学习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8(5).
  [2]郑少群.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研究[J].教师,2018(15):87-88.
  作者简介:向岚(1972—),广西南丹人,小学高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6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