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主学习理念下的药理学混合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高等院校制药工程专业教学中,药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类基础课程。近年来,药理学教学暴露出一些不足,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不断下降,因此,研究药理学教学的有效方法非常必要。从药理学混合教学的内涵及优势入手,提出了自主学习理念下的药理学混合教学策略,希望能为药理学混合教学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自主学习 药理学 混合教学
  传统的药理学课堂教学多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主要依靠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很难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果自然不够理想。在自主学习理念下,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混合式新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药理学混合教学的内涵及优势
  药理学是一门综合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涉及病理、诊断、生理等多個学科,是涵盖药物临床使用、处方点评、药品不良反应、药物作用机制等理论的全面综合学科。在药理学教学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彻底改变传统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良好教学效果。
  一是引入多元化学习资源,适应学生不同需求,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利用网络平台,采用动画、文字、短片等形式生动真实的将药理学枯燥难弄的原理表现出来,把抽象的知识通过有趣生动的小故事讲述出来,让学生容易理解,便于学生接受,印象深刻。
  二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消化吸收知识。教师不但可以对学习重点进行面对面讲授,而且可在线个别讲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结合自己节奏开展个性化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
  二、自主学习理念下药理学混合教学的实施
  1.提前准备资源,搭建学习平台
  教师结合药理学内容,把有关难点重点内容录制成微视频、微课,把难懂晦涩的知识点做成动画,设计成在线互动游戏等。把课程有关的立体教材、课件、讲座视频、教案、试题库等教学资源上传至在线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还可收集技术网站、讲座视频、历届学生优秀作品、试题库、立体教材等混合式教学资源,把这些资源上传至课程教学平台,营造在线答疑、讨论的学习环境。
  2.课前公布计划,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可借助网络平台在开课前把药理学单元教学计划、整体教学计划和预习检测等发布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教学资源,学生按照课程进展计划预习老师布置的检测作业,并且把在自学时遇到的难题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传至讨论区,同学们可以在讨论区进行讨论,最后由学生在课堂上公布讨论的结果,老师结合学生讨论的结果有重点地进行讲解。
  3.课上讲授难点,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首先在课堂上结合学生讨论区的难点问题,根据药理学章节,学习重难点问题向学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全面、快速地掌握本章节的课程内容。教师可通过自己制作、设计的多媒体课件讲解难点重点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刺激学生感官,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教师可结合网络上热议话题或本章节难点重点问题设计教学主题。比如:按照某种药物的药理特性,如何做到合理使用作为主题,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包括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应对方法,等等。在学生开展讨论时,教师要进行及时点拨,各小组最后总结讨论结果,教师做总结。开展课堂讨论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于思考、多方位思考的习惯。通过课堂讨论,教师可加深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4.课后布置任务,在线测试
  教师可借助教学平台,在结束课堂教学以后或者课后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由完成教师在教学平台上布置的在线测试和拓展训练项目,同时学生还可在课后利用有关资源或网络视频等学习重要知识点。比如,对药物的使用状况、药理特性等进行整理和学习,在线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结合学习情况在线下或线上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或者在线上提出疑问,教师利用碎片时间解答学生的提问,学生可在课堂讲课过程中提出讨论的结果、汇总后发现的问题或不能理解的知识点等,教师再进行集中解答。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自主学习理念下,药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大大提升了药理学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拓宽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渠道,为学生提供了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
  参考文献:
  [1]杨铁虹,吴红.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药物分析学混合式教学的构建[J].医药教育,2015,(19).
  [2]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
  [3]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0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