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目标教学中的困惑与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英语课程改革10年多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它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新课改后的英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交给学生,变填鸭式教学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它对英语教育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新目标教学;英语;困惑;学习兴趣;设计活动
  新课改后的英语课本看起来似乎简单了,实际上很多知识点需要老师的补充。所以课本难度的增大也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挑战和压力。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困惑一:课本起点高,虽然小学已经开设英语课,但是小学英语课程少,很多学校不注重单词背诵,所以大量的词汇,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怎样让学生简单容易地记住单词呢?
  困惑二:课本设计的卡通形象增加了趣味性,但是过多的插图、零散的知识点给学生的学习成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困惑三:把课堂教给学生,我做到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很多的pair work 和group work。但是每次总会有小部分学生会跑神,或者在这个时间讨论别的问题。如何让全部学生的全部精力集中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
  困惑四:很多学生在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有的学生从很小就开始上英语辅导班。英语学习的年龄提前了,可是英语学习的兴趣却降低了。为什么呢?因为在小学有的学校的老师没有给学生好的引导。有的家长怕孩子以后落下,家长的逼迫过度也会使孩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通过学习和平时英语教学的实践,我对新课改后的英语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
  首先,教师的目光有着无穷的魅力,用老师的微笑与目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给予他们的真诚。其次,合适而丰富的课堂评价会让学生受到鼓舞,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认可。尊重学生,爱学生,让学生喜欢见到他们的老师,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强烈需求,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激发学习兴趣
  1.开展一些比赛,如背课文、小测验、单词听写、单次竞赛等。成绩好的奖励小奖品。奖品或许是一支圆珠笔,也可能是一个小笔记本,礼物虽小,可是学生的成绩得到了肯定和认可,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单次竞赛和听写激发了学生记单词的兴趣。学生记住单词了也更喜欢上英语课了,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2.关心和爱护每位学生,即使成绩最差的学生也不让他遭受冷落,多温暖他们的内心,让他们的感受反映在课堂上。即便他们不举手,我也会提问他们,让他们知道老师時刻记得他们。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不要紧,只要他说:Sorry, I can’t. 我一般会说:It doesn’t matter. Listen carefully,you’ll be the best.然后让学生坐下,继续听讲。很多学生没有听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却听到老师的鼓励,他们坐下后会更认真去听其他学生的回答,更加认真地学习。
  3.设计活动,给学生创造在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的机会。课堂多增设pair work,group work,role-play,discussion,picture-talking等交际性活动,并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指导,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参与这些活动。比如我在学生小组活动时,一般给学生规定时间。例如活动时间是五分钟,就设计在屏幕上显示倒计时,老师在学生活动时,在教室里巡视并加以指导。从而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间、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形式。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就会完成学习任务。
  4.借助多媒体有效资源,拓展学生阅读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网络英语、英语报纸杂志、电视广播、CD光盘等等英语阅读材料和英语教学资源无处不在、随处可得,我们只需稍微做些挑选和组织,就可以作为拓展学生阅读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资源。教室里的多媒体电视让分享变得更加方便、便捷。学生可以把在家通过网络下载英语短文、故事、新闻等,通过多媒体供大家阅读并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改写。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又丰富了学生的英语知识,提高了语言交际和应用能力。
  英语学习的另一条有效途径是学唱英语歌曲。所以我经常在课前两分钟将提前搜集好的,跟课上知识有关的歌曲给学生通过大屏幕播放,学生很感兴趣,甚至有的学生课后会在网络上搜索自己喜欢的歌曲以及相关信息,跟唱或者反复听,不知不觉中也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
  总之,在教学方法百花齐放的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善于总结、正视困惑、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成长。同时,要善于汲取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并坚持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闯出一方属于自己的天空来。
  参考文献:
  [1]梁镛.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颜钰荣.英语目标教学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07(2):98.
  编辑 鲁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1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