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个性化教育理论视角下应用型院校班导师制的实施困境及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应用型院校在实施班导师制的过程中面临着职责权限不明与指导能力不强,以及选拔工作亟待改善、评价制度与激励机制尚需优化等诸多困境。为此,应用型院校应在个性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明确班导师的职责权限,强化班导师的指导能力;改善班导师的选拔工作;完善班导师制评价制度,优化班导师制激励机制。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理论 应用型院校  班导师制
  [作者简介]孙华(1971- ),女,河北邯郸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高级政工师,硕士。(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校大学生浪费现象调查及节约观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0192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12-0102-04
  应用型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向地方企业输送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重任。近些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应用型院校的学生数量逐年增长。如何基于学生的差异性,为行业企业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突出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已成为各应用型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而班导师制的实施,无疑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选择。
  班导师制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学生管理制度。与管理对象往往多达百人的辅导员制不同,班导师制指的是以一个班级的学生为单位进行管理的制度。班级人数一般为三十人左右,而班导师则为专业课程教师。班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为全面推进班导师制的实施,提升学生满意度与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院校需及时化解班导师制所面临的实施困境。
  一、个性化教育理论
  个性化教育的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西方,最早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其教育思想便注重根据人的天性不同来进行教育。在中国,个性化教育源于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教育理念。法国思想家卢梭倡导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和杜威提倡的“儿童中心论”都凸显出个性化教育。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改革,从而发展出个别化教学活动。随着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个性化教育理论逐步成型,并深刻影响着科学教学观的建立以及因材施教理念的实施。国际个性化教育协会将“个性化教育”定义为:“通过研究分析教育对象,依据教育对象的潜在特性以及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教育对象量身定制教学目标,促进教育对象释放内在潜力和实现自我价值。”可以说,個性化教育是因材施教理念的一种延续和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的竞争日益增强,社会需要多元化人才,这就给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全面贯彻因材施教理念并实施个性化教育,是应用型院校所需承担的重要责任。
  二、应用型院校班导师制的实施困境
  班导师制是一种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目前来看,班导师制的实施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职责权限不明,指导能力不强
  第一,班导师的工作权限模糊。虽然班主任制和班导师制都是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班主任制是通过班主任将班级学习活动作为日常工作的管理模式,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班导师制则强调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和特点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但是,应用型院校现存的班导师制条例没有明确班主任和班导师的工作职责差异,导致班导师对于自身的工作权限模糊不清,不利于班导师各项工作的开展。第二,正副班导师工作内容出现重复,难以发挥副班导师的辅助作用。第三,班导师不了解指导对象的特点。班导师需要为自己负责的班级完成三年中三个完整的阶段指导工作,这就要求班导师不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给予不同阶段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据了解,当前班导师的实际指导内容忽略了各个阶段学生的现实需求,没有达到理想的指导效果。第四,班导师的指导方式不够合理。在实施班导师制的过程中,班导师没有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五,班导师的指导时间不科学。学生反映与班导师的接触太少,受到的指导不多,班导师未能及时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
  (二)选拔工作亟待改善
  第一,班导师选拔没有实施双向选择。据调查,目前应用型院校统一为学生安排班导师,学生和教师都是被动接受。这种选拔方式违背了人员合理配备中“因事则人”的重要准则,忽略了学生作为班导师制中主要参与主体的现实需求。第二,班导师选拔条件不明确。当前,应用型院校制定的班导师任职条件过于抽象模糊,如需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表达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导致在班导师选拔工作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后续工作。
  (三)评价制度与激励机制尚需优化
  第一,评价方法不科学。目前,应用型院校对于班导师的评价方法较为单一,没有全面考察班导师的具体情况。系(部)领导熟悉班导师的工作情况,负责班导师评价工作,虽然尚具一定的可信度,但是班导师是对学生进行指导工作的,工作内容十分复杂,评价主体不应仅限于系(部)领导。第二,激励方式不完善。应用型院校普遍会对优秀的班导师给予荣誉称号,这种精神激励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班导师的工作动力,但是并不持久。
  三、个性化教育理论视角下应用型院校班导师制实施困境的应对策略
  (一)明确班导师的职责权限,强化班导师的指导能力
  1.合理划分班导师的工作职责。在实施班导师制之前,应用型院校按照高中阶段的班主任制来对学生进行监管,这样极大地影响了教师对班导师工作职责的认识。因此,为避免班导师工作中出现缺口或越位的现象,应用型院校应合理划分班导师的工作职责,并明确班导师与班主任的区别。班主任的职责是集中处理学生的各方面工作,如日常事务和思想教育等,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而班导师的职责是基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态度以及轻松自由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   因此,院校在明确班导师工作职责时应突出“导”的特点。第一,班导师应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学习计划和就业想法等,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业规划,并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计划。第二,班导师应给学生指定相关专业书籍并限时完成阅读任务。第三,班导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第四,班导师应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能及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第五,班导师应关心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为人处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建立正副班导师协作机制。正班导师和副班导师在管理学生的工作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为了避免两者在工作上有交叉重叠,促进两者互帮互助,应用型院校可以尝试建立正副班导师协作机制,即以正班导师为主导、以副班导师为辅助的工作机制。通常由于专业课程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更熟悉学生的个人情况,所以让其担任正班导师;副班导师一般由院校行政人员或非专业课程教师担任,主要辅助正班导师完成相关工作。通过正副班导师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明确工作重点,保障正副班导师协作机制良好运转。例如,正班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发现有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存在问题,那么经过正副班导师的及时交流后,副班导师可以利用自己的工作优势安排该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办公室当教师助理,从而提高学生的为人处世能力。
  3.加强班导师指导内容的针对性。学生在学习期间会经历不同的阶段,而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心理指导。因此,应用型院校应全面掌握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提高班导师指导内容的针对性。第一,大一新生刚进校园,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孤独和不安的心理。对此,班导师可实施“适应性”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第二,大二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已经完全适应,班导师可实施“巩固性”教育,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并巩固已有的学习成果。第三,大三和大四学生不管是知识还是能力均有了极大提高,但是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处于比较迷茫的阶段。对此,班导师可实施“提高性”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进行指导。
  4.创新班导师的指导方式。为了提高指导效果,班导师应打破传统的单向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更多灵活的双向互动的指导方式。第一,座谈式。由班导师和学生共同确定一个研讨主题,班导师为学生提供需要查阅的相关书籍或文章的清单,双方进行探讨交流。这种方式使得学生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第二,谈心式。班导师耐心地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第三,辩论式。班导师和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班导师提前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书籍和文章目录。辩论式与座谈式的不同是,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拓宽了视野,同时也训练了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
  5.科学拟定班导师的指导时间。若过多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将会增加班导师的工作强度,从而影响指导质量,因此,班导师可以拟定三类指导时间供学生选择。第一,约定时间。班导师与学生商量,确定彼此联系的时间。例如,班导师与学生约定每周一次指导,若有其他需要随时联系。这种指导时间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师生更合理地安排各自的时间。第二,机动时间。大多时候班导师和学生无法形成固定的约定时间,需要随机安排指导时间,这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利用师生的空闲时间。第三,固定时间。这种指导时间的安排具有确定性,师生可以在见面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合理安排交谈内容,有利于高效利用时间。
  (二)改善班导师的选拔工作
  1.班导师选拔实施双向选择。依据“学生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应用型院校向学生公布符合条件的教师的基本信息,如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和经历等,并采用师生见面的形式,从而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教师。学生根据自身意愿对班导师进行初选,师生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学生表示满意,并且通过院校的资格审核后,班导师就由该教师担任。如果在初选过程中,学生没有选择到理想的班导师,院校可以建立学生流动机制,增加学生对其他教师的了解,帮助学生寻找合适的班导师,以实现学生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班导师的资源配置。
  2.明确班导师选拔条件。为了保障指导学生的效果,选拔合适的班导师至关重要。第一,班导师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学生,因而选拔班导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第二,通过分析班导师的工作需求,明确班导师的工作内容、目标和特点等,据此提出任职人员的心理、生理、技能、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要求。若班导师的任职条件制定太低,则不能胜任工作;若班导师的任职条件制定太高,则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三)完善班导师制评价制度,优化班导师制激励机制
  1.合理设置评价指标。为了更具体地考查班导师的工作质量,应用型院校需合理设置班导师评价指标。第一,在工作态度方面,考查内容应包括:班导师是否有学生各方面的详细记录;班导师是否合理指导学生以及公平对待学生;班导师是否采用集体方式或者个体方式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班导师是否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如心理问题、学业计划和人际关系等;班导师是否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情况并提供细心指导。第二,在工作效果方面,考查内容应包括:班导师能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导师能否真实关心学生的成长;班导师能否认真指导学生学习;班导师能否尊重并信任学生。
  2.改革评价方法。由于单一评价主体容易导致评价结果客观性不足,因此需实现对班导师的多主体评价。第一,专家评价。这些专家主要是一些退休教师、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具有豐富的教育经验和管理经验,与被评价对象不存在利益冲突。因此,专家评价最具有权威性和客观性。第二,班导师互评。班导师相互评价既可以加深班导师对院校评价制度的认识,也可以促使班导师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第三,学生评价。学生评价班导师有助于验证班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3.实施多种激励形式。为了充分发挥班导师的作用,需采取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两种方式。内部激励体现在个体心理方面,不需要经过他人而实现;外部激励是由单位或他人给予的奖励,如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等。目前,应用型院校实施精神奖励居多。例如,班导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院校的认可,被授予“优秀班导师”的称号。但是这种单一的精神激励并不能真正激发班导师的工作积极性,还需注重物质激励。因此,院校应增加激励形式:物质激励,如薪资、奖金和福利等;精神激励,如内部鼓励、培训和沟通等。
  [参考文献]
  [1]孙宝成,李井明.高校班导师工作的课程化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6(15).
  [2]肖永明,潘彬.书院教育传统与现代大学教育的融合——岳麓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7(2).
  [3]郑丹,王虹.基于“双导师制”的高职艺术生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6(16).
  [4]刘辉,张蕴甜.导师制的三种面向:理论图景、域外经验和中国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21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