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核心素养”一词最早产生于西方,其含义有详细的说明。在人才资源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迫切。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化改革,落实人才培养政策、立德树人的必要举措。
  【关键词】教育 高中数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6-0185-02
  引言
  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通过学习数学并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对生活中事物、数字等的敏锐度,养成逻辑严谨的数学思维方式,培养端正稳重的处事习惯。高中数学有一定的难度,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间开始拉开差距时,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尤其重视。教师要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认真细致分析研究教材,在准确把握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主动性,实现高效率教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创设生动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来展现知识的背景,使新知变成有源之水[1]。教师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表现,促进学生间的思想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在判断中学习,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综合素质,数学核心素养包涵很多方面。第一点,在对新题难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学生创造性的使用新的解題方法,进而知识点融会贯通;其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逐渐形成,在审题和考试中辨别不同题目类型的过程中,学生的感知越来越敏锐,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能够很快察觉,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在生活中对不同的人和事的看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容易被大众导向所迷惑;另外,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难题与新题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在面对困难与窘境的过程中,能够不慌不忙,冷静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与练习,听课与考试的过程中,逐渐对自身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新知识点掌握能力等有了充分的了解,形成清晰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在今后面对问题的时候不会盲目迎难而上,做无谓的尝试,而是量力而行,养成胸有成竹的处事风格;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学生在请教问题与为他人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交流合作能力;最重要的,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到了高效学习的方法,眼界逐渐开阔,见到了知识的广阔与无限,这对于今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有很大影响[2]。
  2.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浅析
  2.1.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标改革逐步推进,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老师讲,学生听。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往往是题海战术,加上同一知识点讲好几遍。这样的灌输加刷题强化记忆的教学方式确实能让学生都会做题,但是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传统老旧的思维方式,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采用交流式、开放式课堂,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把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主性[3]。
  2.2创设情境,加强引导
  教师要明确数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树立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意识,并在授课的细节之中悄悄引导学生,潜移默化的完成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师可以创设互动的教学情境,在讲课过程中只讲半句,剩下的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通过逻辑推理回答出来,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推理能力,又让学生印象深刻,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对学生出错率比较高的题目,要拿到课堂上重点分析,大家通过对题目的重新分析找到自己是哪里出错,错题改正最有助于正确数学思维的养成。再者,对于每章节的知识点要督促学生自我总结,可以通过画知识树的形式总结出来,此举既能查漏补缺,进而把知识点融汇贯通,又能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赵茜,席蓉.国际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及其启示[J].今日教育,2016,02:22-25.
  [2]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1:1-3.
  [3]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5-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4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