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建设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村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之物。如何充分挖掘这些乡土教育资源转化为课程,在常规中求创新,创造出我们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特色,我们进行了具有农村特色的乡土课程教育尝试,将丰富的乡土资源和人文资源转化成孩子感兴趣的、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有着独特意义的教育素材,通过幼儿亲身体验,引导孩子实际感受家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主动探索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279-02
  幼儿教育是教育阶段的初级部分,我国农村幼儿达到了我国幼儿总数的绝大多数,所以在进行幼儿教育过程中对于乡土课程的合理开发以及利用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它是农村幼儿教育在自身教育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结合当地特色展开相应课程教育的过程,这也是我们在进行教育过程中的重点所在。对于这一点笔者在下文中进行了相应的论述,希望对于我们广大农村幼儿教育事业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为今后的继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一、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建设的原则
  1.生活化原则。
  农村乡土课程,强调的是农村本土的特色,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等,这些都是孩子身边实际的生活现象,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早已经接触到。而乡土课程的创设意义,最主要的就是通过有效的引导孩子去认识生活,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对他们进行科学教育,使他们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从而获得全方面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生活化这一原则,既要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又要对孩子有教育作用。
  2.兴趣原则。
  兴趣是促使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潜在动力,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小孩子,他们的有效学习更需要浓厚的兴趣来带动。只有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的去探究发现。因此,在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建设中,教师还应遵循兴趣这一原则,尽量多在课程中加入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乐学。例如:春节期间放烟花爆竹和元宵节的灯展都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欣赏过一个个漂亮的花灯,孩子们会对那些惟妙惟肖的灯记忆犹新,还会吵着要。教学中,我们要把这些幼儿感兴趣的民间风俗活动纳入课程内容范围,围绕这些幼儿熟悉的事物开展主题活动,以提升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社会情感体验。
  二、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建设对策分析
  1.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地开展本土课程。
  当丰富的教育资源成为教育内容之后,要想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还必须考虑整合各领域的教育目标,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地利用乡土资源。
  我们的家乡物产丰富,随着季节的变化,各种自然资源常常成为孩子们热门的话题和游戏的材料。夏天到了,大人们用的桔秆帽受到幼儿的特别青睐,时值稻谷收割季节,稻田到处可见,稻谷随手可得,于是教师同家长一起收集材料投放到班级上,整合各领域的目标,和小朋友一起开展多项探索活动。有认知领域的科学探索活动《稻谷成熟了》、科学小实验《吹豆豆》(把空心桔秆的一端分成几叉向外稍压后,放上豌豆,然后向上吹气,豆子会随着气流的强弱一高一低地飞跳)、美术领域的活动:桔秆吹画等。还有桔秆系列手工制作,把这些手工作品又投放在角色游戏区让幼儿游戏。我们还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编织他们小时候的各种物品,如桔秆裙、披风、草鞋等并把它们收集起来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进行艺术表演,如跳草裙舞,时装表演等。就这样,我们以一种资源为基点,在使本土教育资源作为我们幼儿园教育内容运用的过程中,通过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方式,使各领域横向或纵向联系起来,并利用适合的现成的教材或自己创编的一些教材,让语言、艺术、社会、科学、健康等各领域的教育目标在教育活动中得到有机的整合。
  2.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引导孩子学习。
  (1)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感悟生活。
  对于大多数的乡村来说,其最丰富的资源就是自然资源,热爱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生来就是对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大气、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农村的孩子,他们接触频繁而广泛的是大自然,如野花、野草、各种树叶、果实、鸟儿、家禽、昆虫等等。因此,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的运用好幼儿园周边的自然资源,积极的引导孩子走进大自然,让孩子自主的去大自然中探索种种有趣的现象,使学生在对大自然的有效探索中渐渐感悟生活,愉快心情,培养能力。
  (2)利用民间游戏,充实幼儿体育活动。
  民间游戏种类繁多;简单易学,富有趣味性。所以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民间游戏入手,将乡土材料与民间游戏巧妙融合,引导学生、家长收集民间各种无毒无害的自然材料、废旧材料,引导认识民间各种材料,并充分运用材料制作器具,组织开展明间游戏,丰富幼儿的体育活动,充实幼儿的生活。
  3.将乡土器材与班级课程有机融合。
  很多乡土器材都能成为很好的班级课程资源。趣味积竹是幼儿非常喜爱的建构材料,他们经常搭建出不同的造型;乡土音乐器具在音乐活动中使用广泛,其实在区域活动中也能成为幼儿的好伙伴;在家长的协助下,用废旧物品制作出来的作品也能成为环境装饰的重要部分;此外,很多生活中的材料还能成为很好的锻炼器材,比如短绳、长绳和绳圈等。
  三、乡土课程教学模式创建中的收获与启示
  1.在乡土教育研究过程中,农村家长的思想转变是一大亮点。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召开家长会,发放资料,家长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支持,从不闻不问到主动的收集相关资料。其中有位家长还将庄稼的种植故事写成小册子交给幼儿园老师,乡土教育凝聚了家长的一份力量。
  2.教学模式创建中,显现教师的敬业精神,提升教师专业成长。挖掘乡土教学资源,对于教师有着一定的要求。由于没有成形的系统课程,缺乏材料的整理,教师的工作量很大,还会遇到阻力,因此教师要比一般课程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结语
  新《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开发和综合利用农村的多种教育资源是农村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策略。农村幼儿园教育存在经费紧张、设备条件差、保教人员少等各种问题,但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它们,使它们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符合农村的实际,符合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林泳海,刘名卓.幼儿园教学模式与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潘佳慧,金玛莉.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2).
  [3]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9,1:81~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8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