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关键词 培养 学生 问题 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从教学上来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当学生感到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时,其主动性思维才真正激发和启动。在数学教学中,似乎总是老师提问的多,学生提问的少。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掌握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1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问”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起点。在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引发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进而促进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首先,教师不以权威者形象自尊,而要通过自已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与我们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课堂上,当疑问或有不同见解时,允许学生不必举手就可站起来发言、插话。因为,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若因未得到老师的许可而失去发言的机会,这火花随即熄灭。当学生回答不出教师提问时,允许他自己请另外的同学帮他回答。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这时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迪,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其次,可根据课堂实际,采取分组讨论、提问,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由全班同学仔细听并作回答。最后比一比,哪组同学提的问题质量最好,哪组同学回答的最好。因为学生的提问是面向全班同学,强烈的好胜心和不甘落后的心理激发其他同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解答问题。教师还当堂评选“最佳提问人”、“最佳问题”等。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思多问的“问题意识”。教师只有积极创设和谐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思考,勇敢提出各种问题,事实上,发现问题正是创新的前奏。
  2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
  质疑问难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是释放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才干的好办法。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让学生警觉问题时时处处都存在,提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由不敢质疑到敢于质疑,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会问。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敏锐地建立一些疑点,教给质疑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1)在课题处质疑。让学生看到这个课题,想一想,今天要学习哪些内容?并提出问题。如教学“通分”时,先让学生提问要学习的问题。即:通分的意义?为什么要通分?怎样进行通分?通分是根据什么?等等,从而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2)在知识的“生长点”上质疑。就是让学生从一个数学问题联想到另一个数学问题。在类似迁移中提出问题,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可联想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实践经验进行质疑: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否也可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己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推导?是否可以把梯形割补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推导出来?
  (3)在知识的易混处质疑。就是对易混、易错、相近或类似的概念、法则、性质等数学知识提出问题,引出学生深层次的探究。如在学完“约数和倍数”后,质疑:“质数、互质数、质因数和分解因数这几个概念有什么区别?”这样有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在课本的结论处质疑。就是对课本中已有的结论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反向思考中诱发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如学习“年、月、日”后,有一位学生提出:“课本上为什么说‘通常’四年一闰,这个‘通常’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通常’两字,不就是四年一闰吗?”再如,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有学生问:“比大吗?”等,这些就是对课本结论大胆进行质疑。
  3适时评价引导,强化问题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励、诱导,使学生由无疑可问到敢于质疑,这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必由之路,但不是最终目标。教师要适时点拨、指导。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好的评价可以使学生变无视自我为认识自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消极无为为积极进取。正确的评价应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老师对学生的期待。教师恰到好处的夸赞学生,能营造课堂教学的激励氛围,激励他们不断产生新的追求。如果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每位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人格特征,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这样的期望便有可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应验效应。
  总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作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问”,教学生怎样问,在“怎样思考、分析问题”上下功夫。应该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现在答案,而要多方位独立思考,大胆提问,大胆质疑。长期训练,学生就能养成质疑的习惯,提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坚持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多利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或从知识产生、发展过程中,挖掘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
  [2] 吴松年.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01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