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机电技术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机电技术作为中职学校的重要专业之一,近年来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机电技术应用人才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机电专业在取得成绩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如重理论、轻实践,依旧采用传统方法教学等,导致机电专业后期发展受限。鉴于此,对中职机电专业课程教学重新审视,并进行相关的研究与探讨就成为机电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教学;教学研究;多样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4-0134-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职教育发展迅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为我国的制造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机电专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也逐渐显露,如机电教师观念认知较片面,过于依赖传统方法教学,太过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等,由此导致机电专业培养的技能人才在实际能力与市场需求方面出现一定的偏差,而此种状况对学生来说,则是极为不利的。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没有真才实学,硬技傍身,无疑会加大就业的难度,一旦出現学生就业难的局面,中职学校机电专业也将会迎来发展的瓶颈时期。面对一系列问题,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应在课程方面做出改革,教学方面采用一些策略以扭转不利局势,重新步入正轨。本文从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教学现状入手,就如何有效开展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二、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教学现状剖析
   (一)教师观念认知较片面
   有些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知较片面,认为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要么是被中考淘汰下来的,要么是以前不爱学习的差等生,学生在中职学校并不是想学到专业技术,只是为了拥有一纸文凭而已;当今社会职场竞争力压力较大,许多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就业都很困难,何况是就读学校和学历都不突出的中职毕业生,即使是教师努力教学,学生可以学到一技之长,但学生的就业前途依旧渺茫。因此,在机电专业教师片面观念的引导下,教学过程不再认真严谨,形式化教学日趋严重,对学生的态度也不再是关心爱护,而是放任自流,这样培养出来的机电专业毕业生日后又怎能在社会立足,长此下去,机电专业的发展定会大大受挫。
   (二)依旧采用传统方法教学
   传统教学方法由于运用时间长,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而深受教师喜爱,无论是文科教学,还是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教学皆如此。而文科教学相对于专业技能性较强的学科来说,采用传统方法教学的可适用性并没有表现出十分不妥,有些纯文科内容只需教师讲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一遍并做好笔记,课下温习巩固即可。但是,对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来说,传统方法局限性较大,由于机电专业涉及知识内容多,且抽象性较强,很多初次接触机电内容的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即便是采用多媒体形式的传统教学,虽然能够激发学生一定的兴趣,但所营造的枯燥氛围下的教学效果依旧不理想,学生掌握的机电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有限,在无形之中加大学生日后的就业难度。因此,转变教学方式,加大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力度才能为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培养合格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三)没有有效发挥校企合作的功能
   机电专业作为中职学校技能性较强的专业之一,安排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多实习、多锻炼,对强化巩固学生所学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我国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却并非如此,有些中职学校没有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在安排学生实习方面没有做到尽职尽责,由于与合作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对学生在合作企业中的实习表现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校企合作趋于形式,强化学生技能的目标不易达成。有些中职学校虽对校企合作有着清醒的认识,但在选择合作企业方面,却忽略当地专业对口的知名企业。殊不知,学生实习不仅仅是技能的巩固,还包括优秀品质的养成、职场礼仪的掌握、企业文化的融入等,相对于知名企业来说,知名度一般的中小企业显然不能够满足当前激烈竞争的需要。鉴于此,中职学校应对校企合作提起足够的重视,并尽力提升校企合作的效果,达到为社会培养优秀机电专业人才的目标。
   三、中职机电技术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
   知识来源于课本,技能来源于传授,因此,除去教师因素外,对中职机电技术课程教学进行研究与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转变教师认知观念
   教师是教学的灵魂所在,教师观念直接决定着其在教学中的态度与积极性。如果机电教师对机电专业及职业教育持正确的、全面的认知观念,则会引导其在日常教学中以积极的姿态、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开展工作,并始终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即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同时会对机电课程理论知识教学的内容作出调整,适当纳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反之,教师对机电专业及职业教育持片面观念,认为当前重点大学的学生就业形势都不乐观,中职学生更是不值一提,如此一来,机电教师的教学态度则是消极的、敷衍的,对学生来说更是不负责任的,因为教师此举将会直接影响学生掌握技能的程度,更会增加学生未来就业的难度,这与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的初衷是严重背离的。因此,只有彻底转变机电教师观念,才能保证教师全心全意开展教学,为日后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可靠保障。
   (二)革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很多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还是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用“粉笔加黑板”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电化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思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出发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此外,近些年来,网络已经得到了成熟的发展,各种远程授课的新型教学方式也不断地兴起。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转变传统的教学手段,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自己去挖掘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概念。这不仅会提高教学的效率,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优化课程结构
   机电专业是一门专业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始终按照原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授课,不但会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而且会造成课堂氛围的枯燥无味,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學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势必会影响实践操作的效果,最终导致学生不能掌握机电专业技能。因此,机电教师要适时地对理论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点通过融入其他内容转化为学生易理解的、感兴趣的内容,如将一些实践操作课转移到理论课堂中,实施理论结合实践的授课方式,教师边讲解理论,边动手操作,学生如产生疑问,可随时举手提问,这样以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课堂所学。教师还可以在课下搜集与所授机电内容相关的有趣内容,只要有利于课堂讲解,有利于优化课程内容的,有利于学生掌握的,都可以拿来一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才是掌握过硬专业技能的前提,如学生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一切都只是空谈。
   (四)建立机电课程多维评价体系
   为更好地督促学生学习,增强机电课程教学的效果,建立机电课程多维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学生学完当天课程、当月课程以及学期课程后,学习效果如何,掌握知识和技能到达何种程度,仅仅依靠考试所取得的成绩是远远不能够体现的。作为机电专业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即要建立机电课程多维评价体系对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价,找出这一阶段与前一阶段学习中的不足或进步,不足挖掘或进步的原因,及时改正,有利于进步的因素则要继续保持。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每阶段的学习方法提出指导性意见,这一点可以从学习比较好或每学期都有明显进步的学生中获取,然后进行总结,最后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中肯的指导,教师通过多维评价体系可实现让每位学生都能取得进步,真正掌握机电专业技能。
   (五)建立校企合作课程实习机制
   校企合作虽然是锻炼学生机电应用技能的重要手段,但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则需要校企双方建立有效的课程实习机制,以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不能将学生安排到实习企业后不管不问,任其放任自流,不利于学生强化所学技能,有可能造成机电人才的流失。因此,课程实习机制建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建立课程实习机制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校企双方教师以及企业技师的合理搭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统筹规划以及每个实习阶段的考核测评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实习状况进行有效监管,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实习机制的效用。
   四、结论
   中职学生机电专业技能的掌握,离不开机电教师开展有效的专业课程教学。因此,对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就成为机电教师需要重点课题之一。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并根据机电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机电人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阳.浅析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3).
   [2]成文丽.新形势下职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求知导刊,2015(11).
  编辑 赵瑞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