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古诗“群阅读”举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古诗“群阅读”是一种由此及彼、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过程。具体维度有:同诗人不同时期:知人论世,会意悟情;同主题不同角度:究蕴达意,察言悟理;同手法不同作者:披文入情,品语会心;同意象不同作用:含英咀华,赏妙达韵;同节令不同情怀:探幽抉微,寻味体情;同情趣不同季节:入境觅致,循物解趣;同画面不同风格:观光辨异,品珍赏奇;同人物不同性情:比类析别,赞慧识颖;同职业不同感触:缘表索隐,审虚明实。
  关键词:古诗群阅读诗人作品
  古诗“群阅读”,指的是古诗阅读教学中,选择若干首古诗组合为“群”,然后捕点探入,参联比悟,整体观照阅读,其旨归在于扩展学生对古诗的接触面与阅读量,提升学生的古诗阅读力与思维力,进而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与语文素养。本文试举隅讨论古诗“群阅读”。
  一、同诗人不同时期:知人论世,会意悟情
  无论哪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杜甫的诗作是必收无疑的。我们完全可以將杜甫不同时期的作品,连贯起来阅读。
  先读《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全诗表现出的浪漫与激情,可以看出这是诗人青年时期的作品。诗题为“望岳”,诗中没有一个“望”字,却又始终围绕题旨来写,由远到近,由仰到俯。诗人将自身的雄心壮志,融注到对泰山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的描绘之中,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气。
  再读《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诗大概作于杜甫中晚年。安史之乱后,诗人浪迹江南一带,和同样漂泊于此的昔日宫廷乐师李龟年重逢,想起当年在岐王和崔九等府第堂前频繁相见、歌舞升平的情景,世态炎凉,万千感慨,写下这首诗。前两句眷怀盛世得意,后两句悲叹国衰人萎。寥寥数言,写尽一个时代的沧桑。
  还要读一读《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早就听闻洞庭湖的盛名,现在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一览其波澜壮阔。但见湖水仿佛把吴楚两地撕裂一般,连日月星辰也都漂浮其中。亲人好友杳无音讯,年老多病的杜甫,只能乘一叶孤舟四处漂泊。眼见关北战事频频,他倚着栏杆,禁不住满面泪流。这显然是诗人晚年家国心声的真实流露,写得抑扬顿挫、沉郁悲壮,堪称其诗风的典范之作。
  颠沛流离了大半生的杜甫,在友人严武镇守成都时,携带家眷,寄居草堂,总算过上一段相对平安的日子,在这风景优美之地安身养息,心情是愉快的,于是写下了一首清新隽永、千古传诵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独运其艺术匠心,以凝练、圆润、工整的语言,绘景抒情,融情于景,使诗情与画意浑然一体。那绿杨翠柳,轻枝曼舞,黄鹂清啭,悠哉其间;那蓝天碧空,澄湛似滤,白鹭升腾,展翅其下;那高山峻岭,危耸薄云,千年积雪,皑皑灼目;那长江大河,烟波浩渺,远行万里,船泊水浒。这是一幅绚丽优美、境界宜人的《草堂春望图》,诗人自己也悄悄地置身画中了,读者不难想见他翘首捋须、怡然欣赏窗外美景的情致。
  二、同主题不同角度:究蕴达意,察言悟理
  劝学之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善于诗教的古代文人墨客,从励志、惜时、方法、乐趣等角度,写下了理至情真的“劝学诗”,泽被后人。
  立志篇。《神童诗》道:“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前一首将他人怀剑和我笔如刀对比,劝人从小立志读书。后一首表达的是为“登天子堂”而志于读书的理念。韩愈的《劝学诗》云:“读书不破费,读书利万倍。窗前读古书,灯下寻书义。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以读书学习为求取功名利禄的途径,在封建社会是名正言顺的。
  惜时篇。古乐府诗《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以人们熟悉的事物作喻,形象鲜明,意味隽永。陶渊明的《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直言时日不再,勖人奋起。朱熹的《劝学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劝勉少年莫待美梦醒来,梧桐叶落,悔之晚矣。王贞白的《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指引,周情孔思正追寻。”寸金之喻,成为惜时名句,千古传诵。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黑发与白首的强烈对照,鞭策少年尽早读书。
  方法篇。陆九渊的《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商量。”强调读书要反复吟诵,精读深思,细细体会琢磨,慢慢品尝韵味。袁枚的《读书》:“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道出的是读书切莫囫囵吞枣的道理。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诫儿子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肤浅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全诗借景喻理,说明不断地获取源头活水才能学得好。
  乐趣篇。欧阳修的《读书》:“古人重温故,官事幸有间。乃知读书勤,其乐固无限。”道出读书学习快乐无穷的心声。萧抡谓的《读书有所见作》:“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从反面表现了读书给人的身心愉悦。
  三、同手法不同作者:披文入情,品语会心
  乡情是一坛陈年秘藏的米酒,诱人品尝与回味;乡情是一卷尘封源远的古画,令人赏鉴与沉浸;乡情是一方永不荒芜的田园,让人耕耘与牵挂;乡情是一处心灵深处的港湾,给人依恋与慰藉。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写于他晚年辞官回乡之时,一腔复杂的情愫溢于言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中有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场面:天真活泼的故乡儿童见了本土长大的诗人,竟以为是他乡之客,笑吟吟地询问从何处而来。诗人视角独特,把故乡儿童推向了前台,让他们成为诗中的主角,从而使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
  殷尧藩的《同州端午》撷取端午节在客居之地的家中与儿童闲话的细节,抒发心头强烈的乡思之愁:“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诗人既是对幼辈告知家史,又是内心情愫的独白。“端阳”一词,借代年限,读来别有一番深意和情味,寓含几多辛酸、几多惆怅! 天真幼稚的孩童们生在他乡、长在异地,他们哪里知道父辈心中的秘密呢。
  “二十年前此战场,隔溪野磷尚凄凉。儿童生长他山久,却把家乡作客乡。”元代尹廷高的《庚子营又青旧业四首·其一》是诗人遭乱转徙多年后归乡修理故居时所作,于荒凉之景中见出凄凉之情:二十年前的此地,刀光剑影,战火纷飞,直到现在还能看到隔河对岸的星星鬼火,好不凄惨!诗人历尽沧桑,好不容易回到家乡,所见又是一片荒凉,屋倒了,墙塌了,昔日美好的家园成了废墟,这怎能不使人感慨万端!可孩子们生长在他乡异地,哪里懂得大人的苦楚,以为这里是新迁居的客地哩!孩子们的幼稚无知、不懂世事,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催人泪下!
  许虬的《折杨柳歌》云:“居辽四十年,生儿十岁许。偶听故乡音,问爷此何语。”这是采用乐府古题写的诗,数字寓浓情,细节藏深意。“四十年”极言客居辽地时间之久,“十岁许”说的是孩子的年龄,两句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寓含幼儿不知大人之感慨。孩子们的幼稚单纯,激起诗人内心波澜和无限感伤。
  借儿童抒乡情,愈是儿童的稚言稚语,愈显诗人的乡思乡情。所以,文学不是一览无余的直头布袋,善于抒情且巧于抒情,应该成为一种技艺、一种境界。
  四、同意象不同作用:含英咀华,赏妙达韵
  荷花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荷花别名莲花、菡萏、芙蓉、芙蕖等,雅号君子花、碧波仙子等。我国植荷广泛,而历代咏荷的诗篇,更是内容丰富,异彩纷呈。
  荷塘风光,令人流连忘返。郭震的《莲花》:“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诗人赞荷花的香远益清,融入优美的神话传说,比喻精妙,传尽神韵。刘颁的《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细雨洒落池面的那份轻盈如呈目前,东风摇曳荷叶的那丝清音似飘耳际。最为世人激赏的当属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碧叶连天,凸现其境界壮阔;红荷映日,尽显其色彩艳丽。诗作阳刚大气,又不失阴柔妩媚。
  采莲生活,令人神往不已。乐府歌辞的《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好一幅水乡采莲图啊!一个“戏”字,把鱼儿写活了,也把人物写活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罗裙与荷叶仿佛一色裁成,娇美的面容与盛开的荷花相映生辉,要不是那優美的莲歌悠然飘来,还真分辨不出哪是荷花哪是采莲女了!
  托荷寓意,令人回味无穷。屈原的《离骚》中云:“制艾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裁剪荷叶做上衣,缝缀荷花瓣做下装,以此表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陆龟蒙的《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凸显白莲的冰清玉洁,流露出诗人孤傲不群的清高。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溪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用快速镜头定格稍纵即逝的一瞬,描绘出具有无限生命力和情趣的生动画面,表现对新生事物的发现和喜爱。
  以荷达情,令人心有戚焉。皇甫松的《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生动传神地描写了采莲姑娘追求爱情的纯真和情窦初开的羞怯。郑谷的《莲叶》:“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揺柄柄香。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鸳鸯戏莲,喻含男女爱情之美。沈野的《采莲曲》:“解道芙蓉胜妾容,故来江上采芙蓉。檀郎何事偏无赖,不看芙蓉却看侬。”以娇嗔醉人的吴语来写男女爱恋之情,清新活泼,亦是一首精彩情歌。
  五、同节令不同情怀:探幽抉微,寻味体情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而今已成为法定假日。《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者清洁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在古诗中也是景致万端。
  湿漉漉的清明。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出游,天不作美,细雨纷纷,勾起了行人的愁绪。想借酒浇愁,恰遇天真无邪的牧童,指明了酒家方位。全诗通俗易懂,耐人寻味,将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得惟妙惟肖。透过丝丝雨帘,读者仿佛看见那飘曳的酒旗,嗅到那扑鼻的酒香,也永远记住了诗人笔下这飘洒着绵绵细雨的清明。
  凄惨惨的清明。清明前一两天有寒食节,白居易《寒食野望吟》:“鸟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清明寒食时节的野外,乌鸦聒噪,树木枯寂,满目萧瑟荒凉;凄风苦雨之际,坟茔墓冢之间,家家都在祭奠先人,纸钱飘飞,冥泉呜咽,令人感伤不已!
  绿油油的清明。清明节踏青的习俗由来已久。韦庄的《长安清明》:“早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正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诗人生动地描写了芳草芊芊、紫陌绿杨的美丽景色以及令人欣喜的风土人情。陈与义的《清明二绝·其一》:“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妖邪。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从年轻女子的角度描写了人们流连户外光景的喜乐之情。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再现了清明当日万民倾城而出,寻春赏芳、踏青娱乐、尽兴而归的盛况。   沉甸甸的清明。黄庭坚《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中齐人乞食与介子推焚死的人格对比,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价值观,赞扬了像介子推一样有骨气的人,发人深省。
  清明,孕育着思想与诗意的文化节!
  六、同情趣不同季节:入境觅致,循物解趣
  童年是绚烂的旭日霞光,童年是缤纷的雨后彩虹,童年是斑斓的碧空星辰,童年是温馨的三月春风。
  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写出儿童对小生灵的好奇:“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你看,篱笆稀稀疏疏,小道伸向远处,花儿刚凋谢,绿叶新上树;菜花一片金黄,蝴蝶上下飞舞,逗来儿童,忙把蝶儿捕。读完诗篇,农村儿童忽闪着大眼睛东张西望的天真神态,久久停留于脑际。
  春姑娘披着五色花衣悄然离去,夏公主热情踏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把儿童那专注而稚气的形象写活了。小家伙是多么机智、聪明啊,他选取一个阳光罕见、人迹罕至的阴凉所在,恰是极好的钓鱼处!当有人路过问路,小孩子担心惊跑了鱼儿,只好用手比画着回答,那种俨乎其然、一本正经的情态,令人忍俊不禁。
  “垂纶”趣无穷,“种瓜”亦有味,品一品范成大的诗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从小被勤劳习俗熏陶的农村孩子,能够用自己的一双小手,去创造自己的欢乐,他们在树下正忙得起劲呢,这个用小钉耙挖个坑,那个走过去放下秧,另一个又盖上土,浇上水,然后他们望着那歪歪斜斜的瓜秧,禁不住得意地笑呢!
  叶绍翁的《夜书所见》给我们带来了秋夜的童趣:“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诗人用儿童的情趣,反衬自己的游子愁思,显得诗味无穷、戚戚感人,恰似舒缓缠绵的小夜曲。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一结冰,可就两样了,有杨万里的《稚子弄冰》为证: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冬天的早晨,一个小孩呵着冻得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从铜盆里取出冰塊,用一根彩线穿起来,当作锣儿玩耍;他边走边敲,那声音犹如玉磬当当,回响在树林之中,忽然冰块掉在地上,恰似玻璃(古代指玉石)摔碎一样。稚气和乐趣,使稚子忘却了严冬的寒冷!
  明人李贽的《焚书》云:“童心者,心之初也。”在中华民族古老的诗歌长河中,许多诗人描写儿童生活乐趣,表现了纯洁的童心,我们不妨以此当作我国古代的儿童文学吧。
  七、同画面不同风格:观光辨异,品珍赏奇
  提起江南水乡,人们眼前总会浮起漾漾的碧波、绿绿的水田、袅袅的炊烟;耳际总会响起清脆的鸟鸣、悠扬的牧笛、嘹亮的渔歌。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中这千古传诵的名句,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旖旎的水乡风光之中。韦庄的《稻田》与王维诗境界相似:“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更被鹭鸶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诗人淡淡几笔,就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图:一望无际的稻田,禾苗茁壮,碧波荡漾;一群洁白的鹭鸶飞来,犹如点点白雪,冲破烟云,落在画屏般的水田里。碧绿之中嵌进点点雪白,动景之中勃发无限生机,鸟“入”画屏的镜头,使人想象出禾苗的长势茂盛,一个“更”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虞似良的《横溪堂春晓》给读者带来的是劳动的喜悦:“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这既是插秧时节田家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是对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一曲颂歌。一把把青秧插下去,随手出现了一抹青翠的色彩;天空中飘洒着蒙蒙细雨,水田里弥漫着淡淡烟雾。几缕东风拂过,那几千顷秧苗迅速返青,绿油油的一片,好像染过的一样,白鹭飞来,怕也没有落脚的地方了吧。诗人以白鹭飞寻故地为描写极致,在千顷绿田之上横进几行白色,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壮阔而又清丽的画图,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及劳动者的满腔喜悦之情。
  杨慎的《出郊》与上两首有异曲同工之妙:“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诗人先从大处落笔,形象勾画出壮阔的田野风光,高高的山坡,一级级山田,好像层层楼梯;平旷的原野,一块块田畦,恰似一方棋盘。两个比喻,一绘高山,一绘平地,高低错落,有了立体感。然后从小处着墨,生动描绘了秀丽的水田情景:白鹭忽然飞来,点破了秧苗的一片碧绿。一个“破”字,平中见奇,堪称诗眼,为开阔的画面增添了无限灵气,顿使诗境为之生色。
  三首诗的题材都是水乡野景,都有王维诗中“漠漠水田飞白鹭”的画面,但韦诗巧用比喻魔棒,趣味盎然,虞诗展开想象翅膀,虚实相生,杨诗直言白鹭飞来,天然入妙。
  八、同人物不同性情:比类析别,赞慧识颖
  哲人说:青春乃永恒的诗。是的,描写和赞颂青春之美的篇什,灿若繁星,不胜枚举。且让我们到古诗苑中去觅几首“少女”诗,领略一番青春之美。
  调皮自信的巴女。于鹄的《巴女谣》:“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纯朴的民歌,稚气的音调,韵律是多么的悦耳动听;碧绿的江面,橘红的晚霞,色彩是多么的绚烂艳丽;清纯的举止,悠闲的兴致,情调是多么的甘醇宜人;而透过巴女俏皮而又自信的内心独白,见其活泼开朗的性格,同时也见出巴地民俗的独特风味,生活气息浓郁,沁人心脾。
  纯洁无瑕的越女。李白的《越女词》:“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诗作纯净雅淡,颇有韵致。那莲叶,一定是青翠欲滴的;那荷花,一定是粉红如霞的;那少女,一定是娇美可爱的;那歌声,一定是优美动听的。诗人巧妙地把少女形象融入景色中,产生出景因人而愈显其艳、人因景而愈见其丽的美学情趣。
  朴素健康的塞女。乃贤的《塞上曲五首·其三》:“双鬟小女玉娟娟,自卷毡帘出帐前。忽见一枝长十八,折来簪在帽檐边。”茫茫荒原,一位娟娟少女,如同一帧绝美剧照,使人耳目一新。小姑娘忽然发现一株名叫长十八的野草开出了鲜艳的花,就折下来插在帽檐上。爱美心,人皆有,塞上少女,生于斯,长于斯,很少见到名贵花卉,把野生的草花簪上帽檐,折射出她那向往美好的心。   勤劳能干的闽女。马祖常的《闽浙之交》:“山溪秋濑急飞淙,万斛跳珠溅石砼。闽女唱歌来漂苎,素馨花插髻丫双。”秋天的溪涧,从山谷中飞泻而下,溅起无数水珠,飘落在石桥之上。闽浙少女唱着歌儿,来到溪下浣洗苎麻,她们的双髻上,都插着又白又香的花。这是多么迷人的境界啊!淙淙流水,应和少女们的欢歌笑语;纯白鲜花,映衬少女们的粉红靥容。唱歌,表现其活泼性格;漂苎,显示其勤劳能干;插花,映衬其爱美情趣;髻丫双,勾画其天真逗人的俏皮模样。
  刚勇自强的燕女。洪升的《燕女》:“燕姬生小習原野,春草茸茸猎城下。身轻不许健儿扶,捉鞭自上桃花马。”诗作大气磅礴,置人物于原野大舞台之中。“生小”二字,见出燕女的性格自小而然。“茸茸”一词,写出春草柔软茂密之态,恰是狩猎的绝佳之地。言“不许”而不言“不需”,更从主观意识上表现燕女的勇猛好胜,她态度鲜明地回绝了他人的帮扶。“桃花马”者,红鬃烈马也,与其艺高胆大之侠行,相应相宜、相得益彰。
  品读“少女”诗篇,周身洋溢着青春朝气,跟随着少女的芳踪,徜徉在美的世界中,恍兮惚兮,禁不住击节称快:青春永恒,青春之诗永恒!
  九、同职业不同感触:缘表索隐,审虚明实
  渔父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意象,千百年来,一直为文人墨客所青睐。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张志和的《渔歌子》时,就集合了不同诗人笔下的“渔父”题材,与他们聊起了很有意思的诗话。
  郑谷的《淮上渔者》:“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那袅袅升腾的炊烟,那瑟瑟曳动的荻花,再加上嘻嘻哈哈、叽叽喳喳的稚言稚语,和着直往鼻孔里钻的丝丝饭香,一起构成了醉煞人心的“渔乐图”。
  李中的《渔父》:“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渔家开户相迎接,稚子争窥犬吠声。”诗人信步走向芦花丛,但见波光粼粼,山色青青,好一派晚晴秋色!而他的行踪,惊动了渔村里的狗,于是村舍门户竞相打开,迎接远来的客人,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看个究竟。渔家寻常事,民俗纯朴风!
  司空曙的《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诗中的渔夫坦然洒脱极了,他知道自己的渔船不管什么情形,还是飘荡在这芦花水边,无须丝毫担忧,其任尔西东、随遇而安的率真心态袒露无遗。
  说到渔人生活,不能不说到自称“烟波钓徒”的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全诗散发清新气息,洋溢飘逸情趣。黛山、白鹭、红桃、绿水,色泽鲜明而柔和;斜风、细雨、飞鸟、游鱼,境界宁静而活泼;在这样的背景中,渔人的亮相,顿添韵色。
  渔人生活果真逍遥自在吗?非也,这只是张志和等人的理想而已。渔人靠打鱼为生,实在是一件苦差。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曰:“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往来游逛者的食鱼之乐,正反衬了渔民们的捕鱼之苦。孙承宗也披露了那些不知渔民疾苦的画家:“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月夜寒江,在画家的眼里是无比清雅美丽的,而对于渔夫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的困苦。
  郑板桥真实刻画了渔人生活状况:“卖得鲜鱼百二钱,籴粮炊饭放船归。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渔家将刚捕到的鲜鱼卖得区区百二小钱,赶紧换取粮食做饭。可是连柴火也没有,拔来河边的湿芦苇,怎么也烧不着。无奈只好把湿芦苇晾晒在古岸边。寥寥几笔,渔家那种食不果腹、饥何以堪的窘迫与艰难跃然纸上。透过渔家欢乐的表象,我们能体味到其内心的酸楚。
  综上可见,古诗“群阅读”是一种由此及彼、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过程,从单一走向丰富,从预设走向生成,从知识走向能力,学生方能从中体验到古诗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葛德均.语文教育散步[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 葛德均.乡情缕缕入诗来[J].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11(12).
  [3] 葛德均.“儿童散学早归来”——古代“儿童诗”漫谈[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八年级),2009(3).
  [4] 葛德均.如画的水乡[J].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12(9).
  [5] 葛德均.巴女骑牛唱竹枝——古代“少女”诗漫谈[J].语文天地,2012(1).
  [6] 葛德均.千年渔父梦[J].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14(6).
  (葛德均,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现在新疆伊宁南通实验学校援教,任该校校长助理兼教科室主任。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获得者。发表教学论文百余篇、文学作品近百篇,著有《语文教育散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5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