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双版纳曼暖典寨傣族织锦工艺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通过对西双版纳曼暖典寨傣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实地调查,本文对该项传统技艺的原料、工艺流程、传承与保护现状和以及相关的文化功能进行了记录和分析。
  关键词:曼暖典 傣族织锦 工艺调查
  一、傣族织锦的历史发展概况
  傣族织锦,是一种以丝、毛、棉、麻、木棉和金丝等为原料,经提花、制造等工艺形式制作的长条形纺织品,是傣族人民日常生活及宗教活动必不可少的物品。傣族织锦是傣族纺织技术的一部分。傣族织锦起源于何时尚无确切考证,唐代樊绰《云南志》记载:“自银生城、拓南城、寻传、祁鲜已西,蕃蛮并不养蚕,唯收娑罗树子破其壳,其中白如柳絮,纫为丝,织为方幅,裁之为笼缎,男女通服之。”娑罗树即为木棉树,当时傣族妇女“披五彩娑罗笼”,应是以“娑罗树子”纺线织布做成的衣裙。傣族织锦色彩鲜艳、质地考究、光润亮泽,显得非常豪华富贵,早在明代就有了五彩织锦,并且元明时期,傣族人民曾创造了“丝帐”“绒锦”等品种,这些傣锦都曾作为贡品交纳给中原的皇家王朝。
  宋元时期,被称为“金齿百夷”的傣族先民长于种桑养蚕,并以丝织锦,李晶《云南志诸夷风俗》中记载:“丝织傣锦质地细软、色泽艳丽、纹样繁复新奇,产量较高,非但贵者锦缘,民妇也衣纹锦衣。”可见傣锦在当时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时的傣族人民不僅能够纺线同时也能够织锦。此外,由于傣族织锦质地考究、色泽鲜艳、光润,最显豪华富贵,明朝时期,地方官员把傣锦作为上贡朝廷的礼品,被王公贵族视为珍品。
  二、曼暖典傣族织锦的工艺调查
  西双版纳曼暖典村的傣族的织锦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及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和宗教特色。曼暖典村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嘎洒镇西南,是一个典型的傣族自然村寨,据村寨老人讲,曼暖典村曾是西双版纳傣族土司“御用”织锦村,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曼暖典傣族织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原料准备纺织原料的加工首先是棉花的弃籽、弹花和卷筵。傣族的丁字形木质轧花机俗称“压花机”,木质齿轮呈螺旋状,装有木质曲柄,一旦摇动,下方的两根木轴便互相轧动,分离花和籽。棉籽被去除以后成为皮棉,结构比较紧密,但是还有一些杂质,不便于纺织,所以还要进行弹花,弹花也是种古老的手工艺,用弹棉的木弧弓,用脚踩住木弧弓,一手掌弧,一手槌弹动竹弦,借反弹之力不停弹动。弹花后,为使棉线细致均匀,还有卷莛,卷莛蓬松柔软,便于纺线使用。①
  2.纺线卷莛之后是纺线,纺车是古老的纺线工具,在西双版纳许多傣族村寨,大多使用手摇单锭纺车,由竹子和木头原料构成,纺车由纺轮、手摇杆、纺锭、支架、底座等几部分构。纺织者一般席地而坐,纺线前先捻一段,缠在锭上,然后左手拿棉条,一边纺纱一边向后移动,引线向上,协助纱锭高速旋转,到一定长度后再绕到锭上,然后持纱手降回到与锭杆相持平的高度纺下一段线。这样的操作要反复地进行才能纺完一条线的纺织。纺织的棉线要成束成束地放在淘米水或者稀释的米浆当中浸泡,并不时翻动,保证棉线均匀浸入米汤,并不粘连,这个过程称之为过浆,大约半小时左右。这样可以增强棉线的耐磨度和硬度,便于织造。过浆后取出晒干,即可导线上机。
  3.上机织锦傣族妇女织锦程序分为:投梭机开口,投梭,通纬,移综,放经,卷布,在重复上述动作。现在的傣族织机是一种木结构的脚踏是长形织机,一般机长2米,宽约1米,高约0.6米。一端有卷布轴,有4根木柱搭成的机架,上方有一根横梁垂挂综、蹑、筘。经线固定在前机梁,线面成倾斜状,便于纺织者观察线板情况,有无断线、错线等情况,综杆上连杠杆,杠杆后端连着踏杆。竹笼机地综形成梭口的过程是,在卷经轴稍前的位置有一个直径约14厘米的分经筒,使底经和面经上下分开,形成第一次梭口。织布时,织布者坐在卷轴之后,踏动踏杆,左脚踏左边的踏杆,前页综升起,奇数组纱上浮而偶数组纱下沉,经纱产生开口,这时,左手持梭在纬线中穿过,右手接梭,然后将梭子放在一边,双手持定幅筘,压纬线,将筘推置自己胸前,右脚踏右边踏杆,后页综升起,偶数纱上浮,奇数纱下沉,右手持梭穿引而过。因杠杆作用提起地综,底经跟随而起,变成面经。这样形成的第二次梭口很小,还需要通过一个竹筒以加大梭口,便于引纬。取出竹筒,放开踏杆,便复回原来的形态,又形成第一次梭口,如此反复,直到完成一匹布的织造。②据傣族人讲这样所织的布,结构紧密,结实耐用。
  但是要织造出色彩斑斓的织锦,则需要提花技术,提花技术需要在普通的织布机上改进增加部分构件。与普通织布机相似,提花织布机后部也是用绳子拴住经纱。机架上方170厘米处有三根横梁,分别悬挂筘、综、纹本即花本。悬吊下垂绳子是可以向后逐渐升高,使其经面稍作前高后低的倾斜状,可便于前后综的交替操作。上机织布前,先将经纱固定在前梁上,经纱按照奇数、偶数依次穿综的方式有序排列,全部穿过花本,再继续将单、双数经纱穿入综眼,最后将经纱固定在卷轴布上,前后综各链接一根踏杆,当两脚交替踩踏踏杆时,全部纱分为上下两层,如果奇数纱是面经,偶数纱是底经,开第一次梭口的时候,经过织布者投梭、打纬后,踏杆相反运动时,底纱和面纱相互对,形成第二次梭口,平布织锦就用如此的方法。如果要在傣锦上织图案,就要在后综处悬吊一个花本。就是编制花的绳子。实际上还是傣族织锦中起花的纬线,依然起到控制梭口的作用。进行提花制造的时候,首先利用踏杆将经面分开,形成梭口,用双手拨动花本中的横线将第一根横线捋下,再利用横绳分出经线中的花口,将花本线分为前后两组,进行纬线的靠近投梭、打纬,这样花本的信息就再织布机上存储下来了。纺织工需要对着对应横绳来提花,之后,纺织者移动腰部,使经线稍松,再用横杆下压经线,形成梭口,这样继续循环下去,依次将花本章的全部横绳向上移动,最后完成一幅精美完整的织锦图案。一幅傣族织锦从设计到纺织需要几百上千根横绳在花本上依次记录下来,如果当中有一根排错,整幅织锦图案就会完全打乱,不能再用了。因此织锦是一种艰辛而细致的生产活动,渗透着傣族妇女的勤劳与智慧。   三、曼暖典村傣族织锦的传承与保护
  西双版纳地区的织锦主要是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傣族人民的日常使用:统帕、筒裙、床垫、床单、枕巾、披肩、手帕、裙邊包腿、被面,等等;二是用于奘房中,供奉佛祖。佛寺里用的织锦织成的佛幡,事赕佛以后将其挂在佛寺的两侧。佛幡织锦一般采用黑、白、红棉线混织的具有佛教文化内涵和色彩图案的织锦,这些图案构思别致,布局精巧,设色工整,色调明快。佛幡作为傣族人民祭祀赕佛的用品,不仅有着美化和装饰佛寺的功能,更重要的还寄托着傣族人民死后通往天国的美好愿望。织锦纹饰是傣族特有的文化符号,期间蕴藏着大量的民族、民俗以及宗教的文化信息。
  傣族织锦是傣族妇女在农耕劳作闲暇之余的传统织作技艺。傣族的传统谚语“男人看田边,女人看花边”,道明了传统纺线织锦对于傣族女性的重要性。织布机和纺车是傣族妇女织锦的主要器具,以前傣族每家每户都有这两种机器存在,通常是放在竹楼底下,当忙完一天的农活或是在雨季农闲季节,妇女们就开始了纺织的生活。傣族女性从十几岁就开始学习纺织,准备自己的嫁衣。织锦往往被视为一个女子心灵手巧和贤良淑德的象征。在自然经济时代,纺织技艺好的傣族姑娘会成为傣族男子争相追求的对象。傣族织锦传承一般都是以家庭为主,由母亲传给女儿,婆婆传给媳妇的传统方式进行的。而根据傣族民间风俗,男人除了修理机器除外是不能动织布机的。在笔者调研的曼暖典村寨里,掌握织锦工艺的傣族妇女基本都在五十岁以上,由于织锦工艺复杂,耗时费力,会这项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年轻姑娘对此项技艺表现得十分淡漠,村寨里一百五十多户人家,只有七家的妇女在延续织锦的技艺,其他村寨的会织锦的更少,古老手工织锦技艺面临逐日消失的危险。傣族织锦的用途也从以前的自给自足、赕佛等功能演变为旅游产品。
  傣族织锦的保护和传承一方面依赖于根植于傣族人民心中,延续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内在动力去自觉保护,另一方面则要以市场经济促进其发展,这需要更多人包括非本民族人们的参与。首先要重新审视傣族织锦的民族性特征,在生产时要尽可能保持民族传统工艺和文化特色;其次,结合现代设计的造型理念和市场需要,寻找可以附加的载体,突出其功能性,并结合多种媒介和材质进行适当开发,让传统民族手工技艺融入现代生活,才能成为傣族织锦生产性保护的现实依据或发展趋势。圈
  ①赵世林、伍琼华:《傣族文化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②刀波主编:《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说》,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页。
  参考文献:
  [1]李永详.花腰傣服饰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2]文日焕,刀波.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说[M].昆明:民族出版社,2009.
  [3]李晓岑,朱霞.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技术[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4]廖伯琴.朦胧的理性之光——西南少数民族科学技术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63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