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庙堂”走向“民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郑敏晚期作品《集外诗》一方面体现了作者作为学院派作家创作与理论同步的“学院”特色,以及将诗歌与绘画、音乐与哲学融为一体的特色;另一方面,《集外诗》呈现出生活化的诗歌形式、语言风格,以及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总体来看,《集外诗》呈现出郑敏晚期从“庙堂”走向“民间”的创作趋势。
  关键词:学院特色 艺术融合 生活化倾向 中国古典美学
  郑敏1949年出版《诗集:1942-1947》,新时期出版《寻觅集》《心象》《早晨,我在雨里采花》《郑敏诗集:1979-1999》,其余诗作收入《郑敏文集》诗歌卷(下)中的《集外诗》。《集外诗》除《无题》《白果树》等26首诗外,还收录了作者1999年至2009年间的作品。
  “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颠簸起伏,我从青年迷恋诗歌走向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又在岁月的流逝中陷入对人类命运的忧思……这些思考,或许就是我的诗哲人生使命,或许就是我难以忘怀的人生。”正如作者自述,青年时期迷恋诗歌,着意诗歌艺术的探索;经过近60年的探索,人生阅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思考更加深刻,创作艺术已然圆熟,这时期的《集外诗》既有郑敏一贯的“学院”派风格和艺术融合特征,又有成熟之后的自然淳朴本色,呈现出从“庙堂”走向“民间”的创作趋势。
  一、《集外诗》的“学院”特色和艺术融合特征
  郑敏1920年生于北京,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60年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郑敏一生从事教学、科研、翻译和诗歌创作,互为促进,相辅相成。她教授美国当代诗歌等课程,翻译《美国当代诗选》,研究美国当代诗歌,著有《英美诗歌戏剧研究》,以及《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思维-文化-诗学》,此外一直坚持诗歌创作,著有数本诗集。诗人、教授、学者、翻译家的学院作家身份,赋予她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突出的“学院”特色。
  (一)“学院”特色:诗歌研究与诗歌创作的同步探索
  从诗歌集与学术著作发表出版的时间看,郑敏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大体同步。《寻觅集》与《英美诗歌戏剧研究》大致为同一时期成果,《寻觅集》延续了20世纪40年代现代诗歌创作的同时,带着三十年人生经历的时代烙印。《心象》《早晨,我在雨里采花》中的诗歌主要写于1986年至1991年间,同期的学术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诗歌与哲学是近邻一一结构一一解构诗论》。这一时期作者较长时间在美国等地访学,其创作总体上与她关注的西方文艺思潮解构主义、“无意识领域”研究有密切关系。“一直到1984年我才领略到‘二战’后美国诗歌的创新之处,‘开放的形式’‘无意识’与创作关系的认识……突然在我的面前打开了写诗的新的境界,使我挖掘自己长期被掩埋、被束缚、隐藏在深处的创作资源。”两部诗集少了思想的束缚,想象空间更加辽远、思考更加深刻。《寻觅集》中热情的呼喊变成了极富想象力的哲思,作者用“梵高的画船不见了…‘两把空了的椅子”“手和头、鹿特丹的无头塑像”“成熟的寂寞”等极具画面感的意象共同勾勒极富抽象意义的“不存在的存在”,它玄乎神秘,潜藏于人内心不易触及的角落却又时刻喷涌而出,正如作者写道:“这是一种庞德式的浓缩和后现代主义的强调无意识意象的混合。”
  《郑敏诗集:1979-1999》收录大部分旧作以及50首创作于1994-1999年间的新诗,《集外诗》除收录前期未收入集的诗作外主要收录创作于1999年至今的作品,同期的学术研究成果大多收录在《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以及《思维·文化·诗学》。这一时期郑敏深受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将对文化、语言、民族传统的思考上升到哲学高度,在诗歌创作中表现为题材的开拓如对历史、人、生命、时间、自然、爱、民族的文化思考,对诗歌形式的试验如《诗与形组诗》借鉴诗画一体的古典诗歌艺术。
  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诗集:1942-1947》中,郑敏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春天、树林、村落的早春、鹰、池塘、荷花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如死难者、清道夫、学生、雕刻者、人力车夫、垂死的高卢人(塑像)、兽、马等表达对人生、生命、时间、死亡的思考。在《集外诗》中,诗人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在当代国际化商业化背景下,对人生、组成,每组小诗由4-5节构成。“寻找共同的阳光”与《春天》的主题相似,即春天的希望,但它融入历史、民族使命、信仰的坚守与艰辛、青春与岁月等内容,春天充满希望但又布满艰辛,“人们带着自己的最爱与不爱相遇于自然,在一阵暴风雨后希望能终于找到共同的阳光”。春天带来希望,但在历史的进程中,人类总是艰苦跋涉,因为历史“随心所欲的游荡因为她不是去赴谁的约会”;正因为如此,人类既要“通向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又要坚守灵魂的自由,突破黑夜织成的茧,拥有无畏的灵魂。比较可见,《春天的沉思》组诗结构更加开放,蕴含的层次更加丰富,含泪的老人、驼队的脚印、朝圣的队伍、阴暗的森林、狂放的波涛、带着亿万只眼睛的黑夜,作者的想象驰骋四野,意象目不暇接。
  郑敏的诗歌以哲学作底,几乎用现代书面语创作,后期尝试生活化的语言。如“在广袤的大地上哭泣只是/风的轻叹水的微纹/众多生命消失/只是一丝微风拂过田野/没有形象因为没有墓碑/没有声音因为来不及哭泣”(给沉默者之歌一一个i己忆);《世纪的晚餐》采用问答式、叙事性的内在结构,具有较强的生活画面感,“时间吃完了世纪的晚餐痛苦的鲜艳的红烧牛肉充满希望的苹果冷静的思考着的香蕉美丽而不知趣的龙虾刻着神秘符号的甲鱼”。
  (二)诗歌的中国古典美学风格
  郑敏的诗歌创作一如她的学术研究,大致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界,前期受西方现代诗学尤其是华兹华斯、里尔克、德里达等人的影响较大;创作后期,郑敏关注中西方诗学的相通之处,开始尝试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吸取营养,如意境的营造、玄远的境界、词语的凝练、含蓄的表意、音乐的节奏感、典故的运用等等。作者自述:“在中国哲学史里我特别醉心于老庄和魏晋玄学的意境”,“最近我非常关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想要从传统中找到渊源”。《集外诗》作为郑敏晚期的作品,除了一贯的西方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更趋向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吸收营养,如整齐的韵律、典型的意境、化用典故等表现手法。
  有多少乘鹤入云寻找你
  有多少凝眸远山等侯你
  你的隱隐显显超出了多少
  心灵的追逐梦里的寻觅(《思与无一问题》)
  从意境上看,乘鹤入云、凝眸远山的意境多出自中国古典诗词;从结构来看,“乘鹤入云寻找你”与“凝眸远山等候你”,“心灵的追逐”与“梦里的寻觅”,对仗工整,“你”“你”“觅”的韵律整齐,内在节奏舒缓、流畅,极富旋律美。
  “曾有一位古代的诗人穿着芒鞋拿着竹杖潇洒前行向天空的风雨喊道:谁怕。”(《历史与我:如梦如幻》)“远古的东方传来一个声音……人们,你的道路必须通向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春天的沉思》)这两首诗分别化用苏东坡的《定风波》、老子的哲学观点。
  小河翠柳舞动
  窗前飞雨如云
  雷声频传积郁
  愿明朝重见晴空(《短诗一束》)
  翠柳、飞雨、雷声、晴空构成的意象、意境和韵律几乎和古典诗词一样。郑敏曾说她的创作有三次危机。危机即创作过程中求新求变的诉求,每一次危机的解决正是她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步入新领域的时期。“无意识领域”的研究使她突破了新时期初期的写作困境,写出了《心象》《早晨,我在雨里采花》;解构理论的深入探析使她突破中心论、二元论的桎梏,找到了中西方诗学的桥梁,再度进入创作的高产期,写出了《集外诗》中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桤森,项健整理.郑敏:跨越世纪的诗哲人生[A].郑敏文集诗歌卷(下)[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关于我自己,郑敏文集文论卷(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郑敏.集外诗[A].郑敏文集诗歌卷(下)[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m版社,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87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