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普惠金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普惠金融的意义就在于能够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提供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农村人口在我国占大约一半的比例,且当前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对比城镇地区相对较弱,有较大的金融服务缺口。但由于我国地缘辽阔,农村地区人口密度较小,从物理层面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将花费更高的成本,这也是导致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网点欠缺的基本原因。移动支付的兴起,将成为农村普惠金融工作的一大利器,也将极大地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电子化,更加有效,大范围地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农村普惠金融
  1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现状及发展瓶颈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工作旨在为那些被传统金融机构忽视的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从而实现金融资源的公平配置。而目前我国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归纳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1农村金融服务层次低、产品单一
  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服务仍然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金融产品相对单一。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化、多元化的趋势。从事农林牧渔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农村居民有着各自不同的金融服务需求,既有融资方面的需求,又有农业保险等方面的金融需求。金融产品和服务已经难以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1.2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运营成本高效率低
  我国城市地区到处可见金融机构网点、自助设备、大部分商户都可实现刷卡消费,金融服务触手可及;反观农村地区,地广人稀,交通环境较差,且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营业网点少,自助设备布置率较低,商户大多都還无法支持刷卡消费,农村金融环境较差。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需求密度较小,交通不便,金融机构网点入驻的成本高,且盈利水平较低,因而导致金融网点覆盖率较低。针对这个问题,直接摆在眼前的有两个办法:一是增设金融网点,但此举耗资较大,事倍功半,将会造成财力物力的浪费。二是设置自助设备,但由于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将会对自助设备的管理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如何以一个成本合理,直接有效的途径开展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工作,将会成为我国推行普惠金融工作的重要难题。
  2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及其原因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即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实现互联网的链接。目前,我国的PC互联网已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2.1智能手机的出现
  智能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基本载体。智能手机是由掌上电脑演变而来的。最早的掌上电脑并不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传统的手机也只支持电话的拨打,短信的收发,但是随着用户对于掌上电脑的个人信息处理方面功能的依赖提升,又不习惯于随身携带手机和PC两个设备,所以厂商将掌上电脑的系统移植到了手机中,于是才出现了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比传统的手机具有更多的综合性处理能力功能,随着安卓智能操作系统的免费开放,进一步推动了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手机终端的平民化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人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超过传统PC网民的规模。首先,对比传统PC电脑,人们更加依赖手机所提供的便捷通信功能,其次手机的价格比PC更加便宜,再次,手机操作系统的触摸屏操作对比普通PC更加的直观、易懂。这三个特点使得手机终端超越PC,更加平民化。相比传统PC网民,在农村地区,手机网民占有更大的比例,因而移动互联网也成为普惠金融工作的潜力载体。
  2.3手机网络的快速发展
  手机网络的发展是移动互联网的硬件保障,如今手机网络已步入4G时代,手机网络的性能已经与PC互联网相差无几,为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提供助力,也为农村普惠金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方向。
  3以移动互联网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优势
  3.1以移动互联网推动普惠金融,比其他物理形式推广金融服务的成本更加低廉
  一个银行网点的开办,成本包括但不限于:营业网点房屋、柜面各类电子设备、各类安保设备以及员工的薪酬等。一台自助设备的设立,成本需要涵盖:机具的成本、场地租金、以及日常加钞、运钞等维护成本。对于农村地广人稀的特点,这两类的方式所能覆盖到的客户量都比较有限,将会造成较低的成本收益率。而对比手机银行,所需要的成本只是前期开发成本,以及后期维护成本,虽然开发成本也不少,但是运营成本较低,而且一旦开发成功,便可以覆盖所有的存量客户,大大地降低了平均成本。
  3.2移动互联网可为客户提供自助的金融服务,使金融服务流程更加电子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部分的银行业务都可移植到手机上来,客户通过移动互联网自助办理业务,业务流程更加电子化,可以更大程度地减少现金结算,减少人工操作,流程更加可控。
  3.3金融服务在移动互联网上应用,将会有更加广泛的效果
  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升级、普及,智能手机不断降价,移动互联网的门槛将不断地降低,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移动金融将更加普及。特别是农村地区,传统的PC互联网无法获得较好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平民化,更加便捷,更加安全的移动互联网。因此,大力推广移动金融,将进一步增加普惠金融的受益群众,扩大其受益范围,有助于各阶层、各地区平等地、完整地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
  4移动互联网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4.1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促进普惠金融工作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
  移动互联网不仅集成了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而且实现了随时随地随身的互联互通。最典型的手机银行,在实现银行基本业务的基础上,更加以个性化的服务,为客户提供理财、缴费、信用卡等其他金融服务,部分银行还提供网点查询、购票、生活消费、商圈折扣等实用功能。近年来各大银行手机银行技术日趋成熟,也让手机银行的安全性得到很大的提升,让普及移动金融不再遥不可及。   4.2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金融将更大程度的覆盖各阶层、各地区的用户
  截止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98.5%。手机作为当下最为便捷的通信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智能手机价格的不断降低,移动网络的不断优化也使得农村地区人口接触移动互联网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让移动互联网得以在农村地区“初步普及”,让各种移动互联网产品进村人户,同时也为移动金融服务在农村的普及提供载体。
  5我国移动互联网在农村普惠金融工作中的探索5.1现存移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劣分析
  目前我国现存的移动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有银行主导型、移动运营商主导型、第三方公司主导型这三种模式:
  银行主导型:银行处于合约中心,直接与客户相连接,移动运营商仅提供技术支持。在我国主要体现为各大银行的手机银行、掌上银行等。
  移动运营商主导型:移动运营商处于核心地位,直接与客户形成合约关系,银行则处于辅助地位,配合链接支付。在我国主要体现为,电信的“翼支付”。
  第三方支付公司主导型: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独立机构,与各大银行签订协议,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对接的交易支持平台。在我国最为成功的案例莫过于“支付宝”。
  以手机银行、掌上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模式起步最早,但各家银行大部分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手机银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线下移动支付渠道较少。以“翼支付”为主要代表的移动运营商主导型模式,虽然在线下铺设有一定数量的移动支付设备,用户量较少,且我国移动运营商“三分天下”,比较难以实现用户的大规模统一。以“支付宝”为主要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主导模式,发展迅猛,用户数量巨大,用户体验良好,且线下移动支付设备已渐渐铺开,但对于用户来说,存在着取现不便,资金相对不安全的问题。
  5.2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模式探索
  在我国,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支付行业,在资金的安全、结算等方便具有先天的优势,其配套的各类中间业务也能更好的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遍布各地区的网点机构也可以满足用户的提现需求,再加上农村地区的助农取款点,可以更大程度的满足农村地区的取现需求。阿里巴巴作为IT行业领头羊,在“支付宝”的各项功能实现中、在用户体验等各方面有着更好的表现,且在移动支付方面的有着更强的创新能力。
  首先在线上方面,银行应继续以移动金融为主力军,扩大移动金融用户规模,培养客户的使用习惯,争取覆盖更广大的农村用户群体。其次,在线下方面,为更好地提高用户体验,使移动支付慨念深人人心,应加强线下移动支付设备的铺设,引导客户去使用,去习惯移动支付的生活习惯,但移动支付还是要基于更具安全性的银行传统资金账户。对于地区偏远,移动互联网无法触及,教育程度较低的欠发达地区,可以考虑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铺开金融服务,例如设立地区助农取款点,一方面,对配置的機具进行升级改造,使其更能适应农村地区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完善助农取款点的功能,使其具备各种便民业务,同时加强对助农取款点商户的业务培训,使其能足够满足当地居民的各类业务需求,制定合理的补贴政策,提高商户的专业性。将助农取款点打造成银行金融服务代理点,用户可以通过助农取款点直接获取或者是登记所需的金融服务,将助农取款点打造成为综合性的便民金融服务点。
  6结语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移动互联网的平民化、便捷化、以及规模化将成为农村普惠金融工作发展的最佳载体,积极推广移动金融,培养用户移动支付的使用习惯,也将更大程度的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工作。另一方面,在线下,也应加强移动支付的“落地”,增设支持移动支付的终端,对于较偏僻的农村地区,应积极扩展助农取款点,对机具进行升级改造,以适应农村地区较差的网络环境。线上为主,线下为辅,从两个层面扩宽金融服务渠道,相信农村普惠金融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蒋难.以互联网“+”出农村金融服务新常态[J].武汉金融,2016(02)1.
  [2]贾立,汤敏.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发展形态[J].西南金融,2016(09):7-11.
  [3]刘萍萍,钟秋波.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困境及转型路径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4(6):33-40.
  [4]刘二海.手机银行可以解决农村金融难题吗一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应用[J].财经科学,2014(7):32-40.
  [5]李宏畅。互联网金融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农场[J].经济管理,2016(1):30-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92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