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科院校大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使用预测、模拟、情景描述和模型等技术和方法探索新领域。工科院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主要阵地。既要加强科学教育也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具有高度自觉性和独立性,善于观察,想象力丰富,具有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敏锐洞察力的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工科院校大学生 自主创新性 学习能力
  引言
  在当前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人才竞争可谓是最为激烈。在人才整个成长过程中,大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在大学阶段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提高做题解题的能力,而是要让自己独立起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为自己的成功铺路搭桥。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19年在《第一流教育家》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亡具有重要意义。真正的人才应该具备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构想,发现新规律,不断实践,不断开创的能力。
  一、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本质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际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科学的真正进步”。关于创新性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创新性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依循常规,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的学习活动。[1] 创新性学习是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以应用知识并发展知识为目的,通过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理念。[2] 创新性学习是学生创造性地自我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学生凭已有知识独立地发现未曾学过的知识,未曾知晓的解题方法,未曾掌握的研究方法。创新性学习是发掘人才潜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手段。[3] 以上关于创新性学习的理解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可以带来变化、更新、重建和重新系统地阐述问题的学习”。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学习不同,不只是通過学习去获取原先已经确立的观点、方法和原则,对付已有的重复发生的情况,而是要学会使用预测、模拟、情景描述和模型等技术和方法去探索新领域,是学习能力的高级层次。
  二、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工科院校是培养在相应的工程领域从事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员,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工作人员。工科院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主要阵地。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不仅会影响学生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而且会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据统计,工科院校占全国院校总数的30%左右;而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更是高达1047所,占所有本科高校总数的91.5%;全国共开设工科本科专业14085个,占全国本科专业点总数的32%。[4]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工科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工科院校大学生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还要善于运用逻辑推理分析的方法。通过进行逻辑推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未曾预见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的检验再进一步地学习。同时,工科院校的大学生具有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对事物进行细致地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等,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因此,培养工科院校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更为迫切。
  三、加强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思维。一个人开展创新性工作的能力,依赖于这个人在既定领域内深厚的基础知识。[5] 国内专家对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开展了相关研究。薛振田等提出要营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以及良好的氛围。[6] 郭继荣、戴炜栋提出目前大学生在学习观念、学习策略使用、学习内容选择、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结果评估、进程控制、学习反思与改进等方面已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潜能,学习目标设定较弱。[7 ] 王辉等提出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大学生在创新能力上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评估方法等措施。[8] 郭胜伟等提出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围绕任务或问题完成探究过程,强调学习情境;2)实践、实验课程的强化。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或处理各项学习或研究活动的能力;3)强调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9]
  国外学者也非常重视对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Boud认为自主学习者既是一个教育目标,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同时还是一种学习策略。[10] Littlewood提出自主学习存在两个自我调节能力:即前摄自主和后摄自主。前者既可以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又可以调节自己的学习目标;后者一旦确定学习目标就能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11] Cook提出制约自主学习程度的四个因素,即志愿程度、灵活程度、教师支持程度及同伴支持程度。[12] 在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西方国家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尤其是美国哈弗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世界领先地位,其培养目标有两个:1)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2)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保障和人才质量的培养。1998年哈佛大学校长内尔.奥汀斯特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指出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还应使我们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熟的人。   由此可以看出,自主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国内外教育者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也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其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主创新性学习是大学生进行创造性自我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学习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观点的能力;2)自主创新性学习是激发大学生进行多重思维的学习,大学生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知识的渴望,独立思考,大胆创新,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3)自主创新性学习是发掘人才潜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4)自主创新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学习,自主、主动、创新三个方面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能力。
  加强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科学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然而,人文教育同样也不能忽视。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提出:“因为科学在各个领域所展现的发展前景,科学和科學的思考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影响着非常广泛的人类。”“我们以说不出莎士比亚5部戏剧的名称为耻,但如果你不能区分基因和染色体,却不以为然......这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13] 人文素养是人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包括丰富的人文学科知识,对人类及民族的关注与责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等方面。人文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工科院校大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既要加强科学教育也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具有高度自觉性和独立性,善于观察,想象力丰富,具有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敏锐洞察力的创新性人才。真正的人才既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构想,发现新规律,不断实践,不断开创。也努力了解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和健康的精髓。加强大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塑造大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强化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新问题,挖掘新的研究方法,为将来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迈向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龚春燕.创新学习再认识[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2).
  [2]张笛梅.什么是创新性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8-07-09.
  [3]罗吉文.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36.
  [4]教育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迈出重大步伐[EB/OL].[2013-08-20].
  [5]王依晴.程序性知识学习与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6(7):216-217.
  [6]薛振田,陈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冶金教育.2011(5):1-3.
  [7]郭继英,戴炜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评价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1(6):79-87.
  [8]王辉.浅谈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1-53.
  [9]郭胜伟,张稚鲲,谢松.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J].江苏高教.2012(2):85-87.
  [10]Bound, D. Moving toward autonomy [A]. Bound, D. Developing Student Autonomy [C]. London: Kogan Page,1988. 17-39.
  [11]Littlewood, W. 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9, (20) 1: 71-94.
  [12] Cook,V.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 Arnold, 2001.
  [13]张晓鹏.哈佛教改[J].上海教育.2004(20):52-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