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拓展生活资源,让小学数学课堂精彩无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改理念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获得。传统的数学教学没有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本文围绕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拓展生活资源开展教学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资源 情境 课堂 教学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标准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知道,数学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如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就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从而让数学课堂失去应有的活力。因此,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实际。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充满生机活力。基于此,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开发并利用生活资源为数学教学服务。[1]
  一、整合教学中的生活资源,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与研究者,我们必须有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与开发能力,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贽源为课堂教学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我们知道,儿童是用形象进行思维的并通过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与归纳。这就需要我们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开展直观教学,而直观教学需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当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增添了数学教学的直观性,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在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时,就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直观的展示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要求学生回忆生活中什么样的物体是圆柱形的。接着,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个圆柱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接着,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开展新知学习,从屏幕中清晰地认识到圆柱展开后就得到一个长方形。最后,要求学生课后在家中找一个有侧面标签的圆柱体包装罐剪一剪,连检验剪开的圆柱的侧面积是否也是长方形。要求学生把自己剪开的包装纸带到学校,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把本来静态的圆柱侧面积知识变成了动态的知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直观呈现生活中的圆柱体,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兴趣。[2]
  二、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人类对数学已经有了反感,琢磨不透的感觉,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远离了现实。”众所周知,我国的数学教学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他们很难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然而,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推進,教学中多用实际生活的实例为基础作为教学材料,从而把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联系到一起。例如:在教学“认识百分数”这一内容时,就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李敏同学把自己的五百元压岁钱于年前年在银行定期存了一年,当明年的今天他那获得多少元钱?这样的问题十分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十分有兴趣。他们用业余时间主动地到临近的银行询问利率、利息等概念,还和百分率知识联系起来。运用查询、统计、思索等方法,学生既掌握了数学知识,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进而进一步理解了学习的数学知识对于实际生活的意义。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紧密结合学生生活情况,能让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愉快,并能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同时,也从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学科的实用价值,进而更加积极的探究所学的知识。[3]
  三、寻找数学与生活的切合点,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
  布鲁姆的教学观认为,如何把所要传授的知识通过一个具体的结合点呈现出来是教师教学的艺术。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着力通过教学策略把生活实际与课堂教学结合到一起。在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认知状况下,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充分的展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快速的发展阶段,他们还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就要积极引入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学习的精髓。。这样,才能把学生们从抽象性数学课堂引向实际生活中,从而让学生们更加容易理解数学学科的一些概念和公式。例如:行程应用题中有“相遇”的问题,书本上介绍的相遇一共有三种,即相向而行、背向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三者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老师们可以带领学生们进行实际演示,抽出六名学生分别组成三组,分别演示三种情况。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氛围,从而积极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4]
  四、课堂中再现真实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认知
  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中指出:“真实的知识情境有利于让个体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加深思维认知。”基于此,数学教学应该激活学生的认知。这就需要我们努力的挖掘生活资源,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空间图形与现实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来给学生展示天安门等大型建筑物中如何体现轴对称的。建筑物中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它们是对称的。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也具有这种对称性,即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对称现象。例如,学校教学楼成对称性分布,椭圆形塑胶跑道等等,这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对称图形事物的美丽。因为所列举的例子是自己身边的顺序事物,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欲望,从中也感悟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实践证明,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这样的教学也初步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再现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儿童的思维认知。
  五、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众所周知: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继而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些数学知识,从中体会所包含的数学乐趣。新课改以来很多城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开始注意联系生活,将很多复杂的知识点生活化,获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擅于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站在数学的角度去解决实际问题,站在现实生活的角度去思考数学的重要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在学生初步掌握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和元角分进率关系后,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游戏教学情境。开展数学购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出所需要花费的人民币金额。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练运用知识,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我们知道,数学的实用价值就是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回归生活实践,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存在价值与应用价值。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上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要不断的拓展生活资源来开展生活化教学。拓展生活资源并开展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并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学生就会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从而真正感受到数学学科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秀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
  [2]王丽红.浅谈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7(13).
  [3]何秀锦.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2).
  [4]冷冰.生活即教育―试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现代阅读,2016(7).
  作者简介
  严丽,52岁,大专,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0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