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桃花源记》教学的质疑与辨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笔者自身20年的语文教学经历,对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篇目《桃花源记》质疑三点:一是“见渔人,乃大惊”释义不合情;二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注解不合理;三是“皆叹惋”的界定不明晰。并结合课本注解、教参资料及自己的独到理解深入浅出地辨析,以求与学者和同行交流商榷。
  【关键词】《桃花源记》;质疑;辨析;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陶渊明先生的名篇《桃花源记》,被收录进初中语文教材,作为传统保留篇目已经几十年了。我做学生时就在学,如今我为人师已经21年了,它古典经典的文学地位仍然雷打不动。我前前后后教了十多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触,但从来没有置疑过。
  今年,我又在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遇见了它。步入中年的我,课教得越来越认真,备课也越来越翔实。凡事怕认真,这一认真,发现了三处可疑,特赘述以鉴之。
  课文《桃花源记》是以一个武陵渔人偶然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故事。桃花源“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的神秘缥缈,“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丽幽静,“土地平旷,良田美池”的丰饶富丽,“鸡犬相闻,黄发垂髫”的安宁祥和,以及“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热情淳朴,“处处志之,不复得路”的扑朔迷离,都是通过武陵渔人的所见所闻来描述的。整篇文章,虽然陶渊明是以第三人称来向广大读者讲述“偶入桃花源”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但是在叙述过程中明显倾向于凸显渔人的好奇、惊讶、赞叹、向往和迷惑。一句“皆叹惋”,既借渔人的见闻感受寄托自己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平等自由生活的向往,又借桃花源人曲婉表达了自己对东晋末年,战乱频繁、赋税繁重的黑暗社会现实的厌恶。最后,“处处志之”却“不复得路”“无人问津”等句子更是以第三者口吻直白地告诉读者,陶渊明真希望能有这么一块没被玷污的世间净土存在。文章始末,都以第三人称口吻叙述,毫无违和感。诚然,我质疑的三点也是建立在这一前提下的。
  一、质疑“见渔人,乃大惊”释义不合情
  文章第二段“林尽水源”止于“并怡然自乐”,读者一路跟随渔人,心怀好奇,见闻了桃花源的奇异景色和富足生活。有“屋舍俨然”“鸡犬相闻”“往来种作”和“男女衣着”等句子作铺垫,说明渔人已经确定桃花源中有人居住,若果后面见到,也是料想之中。读到文章第三段,文言省略句“见渔人,乃大惊”,即“(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一句,渔人前面的所见得到了实质性的印证,一切无可厚非。那么,我质疑的是什么?
  请看该句的注解翻译:桃花源人见到渔人,于是(就)大吃一惊。这不是我信口雌黄的翻译,课本文下注释对“乃”字给出的意思就是“于是,就”。我就是顺着这个注解翻译的整句话。斟酌反复,这分明是在说桃花源人初见渔人的感受,而且是波澜不惊的惊讶。桃花源人对渔人的突然出现,只是略感意外。
  这个反应符合渔人潜意识里已形成的推测:桃花源或许并未与世隔绝(根据: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这并不符合文章虚构的情节。因此,渔人并不知道后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所描述的境况。所以,渔人应该对桃花源人见到他自己后惊讶的态度更感意外才符合情理,也符合陶渊明主观倾向于充满好奇心理的渔人的第三人称叙述,而能表达出这层微妙的,只有将“乃”字理解为“竟然”。也就是说,渔人对桃花源人见到自己后惊讶的神情完全出乎意外。诚然,将“乃”字理解为“于是,就”也讲得通,只是我觉得和整篇文章虚构的传奇色彩不能相得益彰,略有瑕疵。
  二、质疑“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注解不合理
  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有一段关于桃花源自然环境和生活情状的描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关于“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理解,我认为教参和许多教辅读物有失偏颇。它们统一把该句理解为“田间的来往耕作,男女的衣着打扮,全都和外面的人一样”。
  文章首段交代“晋太元中”,即为东晋孝武帝376—396年间,这与后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所交代的桃花源人进入桃花源的时间相距600多年。
  600多年前秦人的服饰发型不可能和600多年后东晋的一样。这不符合历史进程和人类文明的规律。
  出现这种偏差的原因,我认为是对“外人”的界定不清楚。读者习惯拿渔人作参照,顺其自然地把这个“外人”理解为“桃花源外面的人”,即东晋百姓。但作为一个会辩证思考的当今读者,将这个“外人”理解为相对于渔人不曾见过的“另外一个世界的人”才更合乎情理。这样理解,才能与作者主观倾向渔人的第三人称叙述感官相吻合。
  三、质疑“皆叹惋”的界定不明晰
  陶渊明写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写文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桃花源记》行文中,就不乏“缘溪行”“复前行”“皆叹惋”“具答之”“既出”等这样的短句,显得简洁干脆,读起来很有节奏,更是给读者思辨的空间和遐想的余地。这些短句大都是一些省略句,或承前,或蒙后,使文章结构紧凑,篇幅短小。可这些短句固然给文章增色不少,但同时也给文章带来了不少理解的分歧。
  例如文章第四段,“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的句子,我认为在理解上就存在分歧。此文教了十多遍,但关于此句的理解翻译,权威教学参考和所有的教辅资料竟然出奇的一致: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桃花源的人听了都感叹惋惜。很显然,该理解把“皆”字界定为“所有听闻渔人所言的桃花源的人”,我反复思量,觉得这种理解或许有失片面和狭义化。
  回看前文所述,渔人从桃花源人口中得知了他们的来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知道了他们竟然对外界的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一无所知,知道了他们竟然过着没有战乱、没有黑暗的富足生活。试问,作者主观倾向性的第三人称叙述角度怎么允许不交代渔人知晓情况后的神情?可细细想来,这符合两个充满好奇的陌生人彼此焦急互问信息的场景,也符合陶渊明简洁善略的语言风格。联系前后文,“皆叹惋”应指问答完毕后双方的神情才对,即“渔人和桃花源的人都感叹惋惜”。渔人感叹桃花源人的与世隔绝,浑然不   知;桃花源人惋惜外面世界的紛乱黑暗,沧桑巨变。这样似乎更为妥帖。另外,文章是古人所写,句读是后人所断,怎知不会有误解呢?
  总之,《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我们都知道它是虚构的,是陶渊明美好政治理想的寄托,是对安定自由生活的向往。把桃花源虚构得越美好、越真实,与现实社会形成的对比反差就越大,就越能加大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力度。但陶渊明心性冲淡平和,淡泊名利,他心中即使再憧憬、再不满,表现在文字上也是云淡风轻的不经意。故而,他选择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所以,我认为针对此文的任何赞誉或质疑,都应该建立在传奇色彩和第三人称叙述角度完美融合的前提下。
  《桃花源记》此文正是向来以前有照应后有伏笔的精巧结构,虚实结合的传奇色彩,质朴简洁曲径通幽的表现手法名动古今,成为经典,才不敢有人造次置疑。鄙人一时兴起,斗胆质疑,但愿“一得”正好是“智者”的一失,能抛砖引玉,激起千层浪,引来更多学者和同行探析商榷此文,也不失为一种文学思想的隔空交流。
  作者简介:路丰源,1978年生,本科学历,中学一级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与课堂教学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38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