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实施的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西安医学院是教育部、卫生部首批卓越医生“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单位。我校制定了一套详尽的卓越项目实施方案,至今成立了六届卓越医生班。从改革课程体系,整合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改革评价体系;建立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全过程评定体系;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这五个方向打造卓越医生,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
  2012年前由于医学院校的大量扩招,医学生的质量降低。2012年五月教育部 卫生部出台《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随后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申报计划的下发,全国各类医学院校积极响应,并递交了项目申报书。同年11月教育部 卫生部就颁布了《关于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试点高校的通知》。确定我校成为教育部、卫生部首批卓越医生“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单位。
  根据《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结合我校立足于基层、服务于基层的办学理念,制定了一套详尽的卓越项目实施方案,2013年成立了第一届卓越医生班。在五年的不断打磨和全校师生的努力下,终于迎来了第一届毕业生。回顾这五年我校“卓越医生”项目实施过程,有以下的几点总结。
  一、改革课程体系,整合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
  “课程改革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如果说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课程是专业的细胞,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心脏。医学教育的改革应该贯彻到学科专业层面、课程层面、课堂层面。传统医学课程以学科为基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严重分离。专业基础课融合,使学生从学习时的学科为主线的思维方式转化到临床医生以器官、系统为模式的临床思维上,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中在第六学期开设《整合课程模块》,总计100个学时,5个学分。专业课设置上,将传统的《内科学》《外科学》替换成十大系统疾病,并且编写相关讲义。
  二、改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医学多以应用技术型学科为主。临床医学生的培养多以科学实验、实践操作为主。以往的传统式学习,极大的忽视了医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
  目前,卓越班已经在第六学期开设“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整合课程模块》,共有176名学生(三个年级)接受了PBL课程学习。目前已编写PBL案例14个(内科5个、外科5个、妇产科2个、儿科2个),建设PBL标准教室6间。通过在进入临床课程学习前开设PBL课程学习,培养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首先,在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3+2的培养模式,三年的学校学习后进行为期两年的医院见习实习。为了及早的让卓越班的学生接触临床,与西安市急救中心120取得联系,邀请急救中心主任到学校来作报告。同时,让低年级的学生到急救中心参加院前急救医学教学活动。最终,西安急救中心成立志愿者团队,让学校卓越班的学生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专题讲座。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填补了国内急救医学实践教学的一项空白,达到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预期教学目的,增强了同学们对院前急救重要性的认识,感受到了临床医生“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了临床医学“三基”训练的力度,同时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四、改革评价体系,建立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全过程评定体系
  郭丽双等也曾提出:在医学教育中使用形成性评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同时也能显著提高知识掌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和沟通能力。[3]
  卓越班采用理论课程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代教老师下载并学习雨课堂、对分易等软件,实施网上课堂考勤、课堂提问和讨论、课后答疑、作业、小论文、阶段测验等。同时,开展PBL小班授课,课后由老师和同学共同评分。实践类采用平时考勤、提问和讨论、作业、小论文、实验考核、操作考核等组成部分。
  五、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
  卓越医生人文素养培育体系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的核心理念,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思想作为执行的标准。对于卓越医师的培育而言,人文素养的提升不同于学科素质的提高。事实上,卓越醫师的培育,不仅仅在于专业素质的提升,其“卓越”指出在于卓越医师真正地能够体现大医精诚的精神,能够体现医学以人为本的追求目的。通过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我们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制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
  参考文献:
  [1]李明.改革创新 培养卓越医生[J].中国高等教育,2013.7(14):17-19.
  [2]辛彦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5.5(14):33-34.
  [3]谢辉,高立,程刚.浅谈临床医学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医学教育与研究实践,2018.04(10):285.
  作者简介:杨蕙宇(1984-),女,医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医学教育学研究与科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7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