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附紅细胞体病为重要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其病原为附红细胞体,可感染动物或人,使病患出现发热和溶血性疾病,而奶牛感染后会降低其泌乳和繁殖性能,给奶牛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18年8月,宁陵县某规模化奶牛场出现发热、消瘦和贫血等临床症状,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测技术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所引起,通过进行积极治疗,使得该病在奶牛场得到了有效控制。
  [关键词] 奶牛;附红细胞体;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8.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11-93-2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奶牛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多发生于气候高温高湿的夏季。该病原可寄生于红细胞表面,导致病患出现发热和溶血性疾病[1-2],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特征。该病一旦在奶牛场发生与流行,很难得到有效根除,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2018年8月初,邓州市某奶牛场出现慢性消瘦、发热和消瘦等临床症状,部分奶牛甚至死亡,给养殖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通过观察该病的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最终判定该病为奶牛附红细胞体感染所致。通过积极治疗,最终有效控制了该病情,其具体诊断和治疗过程如下。
  1 发病过程与临床症状
  邓州市某奶牛场共饲养奶牛约50头。2018年8月初,该奶牛场有3头奶牛出现采食量下降、饮欲增加、精神沉郁、尿液呈茶色、有的尿中带血、反刍频率下降、瘤胃蠕动音减弱、腹泻等临床症状,体温有所上升,为41.3~42.2 ℃,且呼吸困难。养殖户以为是细菌病感染所致,因此对发病奶牛进行抗菌药物和柴胡等降温药物治疗。该病在短时间内有较明显的好转,但停药后一周复发,且其他奶牛也出现类似的临床症状。3头奶牛均出现产奶性能下降、贫血和渐进性消瘦等症状。据畜主反映,发病初期曾用链霉素、青霉素、安乃近和抗焦虫类药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效果,病情持续加重,1头奶牛死亡。
  2 病理变化
  通过解剖发病死亡的奶牛观察其病理变化发现:被剖检奶牛明显消瘦,血液稀薄,血液凝固时间长;心包出血,心冠脂肪黄染,腹腔内有积液,肝脏肿大,表面有出血点或血斑,且皮质和髓质的分界较为模糊不清;胃肠道等粘膜出现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
  3 实验室检测
  采集患病奶牛的新鲜血液,取适量血液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并以等量灭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采用血液压片法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形态,发现受检血液红细胞表面有数量不同的球状或棒状小体,使得红细胞表面为星状或多边形状,初步判断为奶牛附红细胞体感染所致[3]。
  通过将血液样品处理后,分别涂布于普通琼脂培养基或鲜血琼脂培养基上,于37 ℃分别培养24 h或48 h,均发现菌落生长情况,初步判断为无细菌病感染。
  4 药物治疗
  通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可初步判断该病为附红细胞体感染所引起。为了对该病进行有效治疗,采取西药治疗法对患病奶牛进行治疗。使用贝尼尔对发病奶牛进行深度肌肉注射,用量为4 mg/kg,使用频率为每日用药1次,连续用药4次;对发病严重的奶牛,在停药3日后再次用药;使用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溶液对发病奶牛进行肌肉注射,用量为50 mg/kg,每日用药1次,连续用药4日;对其他未发病的奶牛群进行体外、体内驱虫。
  为了尽快让患病奶牛恢复体质,同时采用辅助疗法,即对患病奶牛进行静脉注射适量的5.0%葡萄糖溶液、维生素C和维生素B溶液、10.0%氯化钙溶液。发病严重的奶牛每日1次,连续用药4日;不严重的奶牛每两日1次,连续用药2次。用药1个月后,对该奶牛场进行回访,奶牛场发病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5 讨论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为重要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可导致患病奶牛出现发热、产奶量下降、消瘦以及繁殖性能降低等临床病症,严重时导致死亡[1]。该病多发生于夏季或高温潮湿的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蚊虫滋生,而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方式包括有节肢动物或吸血昆虫传播。本病例发生是在高温高热的夏秋季,且该奶牛场中卫生管理情况较差,导致蚊虫滋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和迅速传播。因此,提高奶牛场的卫生管理水平,定期对奶牛进行体内、体外驱虫十分重要。
  附红细胞体病要早发现、早治疗,否则通常引起奶牛机体抵抗力下降而继发感染其他疫病,增加治疗难度。临床上使用抗生素和退烧药虽然也能降低体温,但是不能根除,一旦停药,体温又升高。由于附红细胞体破坏红细胞,引起的症状是全身性的,治疗时要纠正酸中毒、补液、消炎退热和强心保肝。本病例治疗上采取了补液等辅助疗法。对于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多使用贝尼尔,又称血虫净,为新型研发的抗血液原虫病,主要通过抑制附红细胞体细胞核酸合成,使虫体不能正常代谢,最终导致其死亡,对该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4]。本次使用的药物是贝尼尔,通过及时治疗患病奶牛,并辅佐其他治疗措施,使得患病奶牛及时痊愈。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奶牛附红细胞病的传播方式包含节肢动物或吸血昆虫传播等,在对患病奶牛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打扫养殖场的卫生环境,清除养殖场内的节肢动物和蚊虫等,防止该病复发。
  参考文献
  [1]杨蔚,周应良,杨华.云南大理州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分析[J].中国奶牛,2018(5):62-64.
  [2]汪恩双.一例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J].今日畜牧兽医,2019(2):83.
  [3]鄂文艳.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和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8(6):131.
  [4]冯大兴.不同药物对附红细胞体病奶牛白细胞的影响[J].现代畜牧兽医,2017(1):33-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44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