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农村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耦合格局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人口、土地、产业要素是影响农村发展的基础性要素。以省域为单元,分析测算了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农村人口、土地、产业等生产要素非农化格局及要素耦合程度。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人口、土地、产业要素非农化空间差异显著,各要素的空间聚集与流动特征不同,导致要素之间存在一定非耦合关系,通过科学调控要素非农化进程,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要素非农化;格局;耦合;重心模型;农村
  [中图分类号]C924.2;F301;F127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带来了农村系统的剧烈变化,农村生产要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城乡流动与区域流动,对乡村社会经济系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走入城市,农村地区产生了由留守儿童、妇女与老人构成的弱势群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人口要素快速非农化引起耕地利用集约度下降,出现了耕地撂荒、复种指数降低等现象。农村人口、土地、产业要素具有典型的动态变化特征,要素非农化之间耦合程度决定了乡村系统要素配置效率。本研究采用农村经济社会数据与土地利用详查变更数据,以省域为单元,分析了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农村人口、土地、产业等主要生产要素流动格局及其要素耦合程度,研究成果能够为促进农村生产要素非农化有序流动,提升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方法与数据
  1.1 研究方法
  为了探析我国农村人口、土地、产业要素非农化之间的耦合程度,选取了不同指数与方法模型刻画要素变化特征,运用重心模型分析不同要素之间的空间耦合协调关系。具体内容如下:
  (1)人口要素非农化。人口城镇化与人口就业非农化是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表现。本文重点选取了人口城镇化率与乡村劳动非农化两个指标,刻画我国农村人口要素的流动与数量变化特征。其中,人口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乡村劳动力非农化=(乡村从业人员-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乡村从业人员。
  (2)土地要素非农化。耕地与城镇用地两种土地类型对快速城镇化过程的响应最为显著。土地利用动态度反映特定时段内不同区域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程度及其差异,本文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农村耕地与城镇用地要素变化特征。计算公式为:土地利用动态度=(研究期末土地面积-研究起始期土地面积)/研究期末土地面积/研究时段。
  (3)产业要素非农化。产业非农化反映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计算公式为,农村产业非农化=(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就业总人数)*[(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 国内生产总值]。
  (4)重心模型。重心模型是研究区域发展过程中要素空间变动的重要分析工具。由于不同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具有非均衡的分布特征,在不同时期具有向特定区域流动的倾向,本研究选用重心模型计算国家农村人口、土地、产业等要素非农化的重心,通过分析特定时段要素非农化的重心,模拟出要素非农化的重心轨迹,以此来分析不同要素非农化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重心模型公式如式1、2、3所示。
  (式1)
  其中,公式中Ti(i=1,2,3,…,n)表示第i地区的要素值,Pi(xi,yi)表示第i地区的地理中心坐标,Pj(xj,yj)为要素在第j年的全国重心坐标。
  设第k、k+m 年全国农村要素重心坐标分别为Pk(xk,yk)、Pk+m(xk+m,yk+m),那么重心Pk向Pk+m移动方向模型为:
  (式2)
  重心移动距离模型为:
  (式3)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利用ArcGIS 的Spatial Statistics Tools 下的Mean Center 工具,计算各要素非农化的重心,用直线按高低次序将得到的多个要素重心连接起来,形成要素非农化的重心轨迹。
  1.2 数据来源
  我国农村要素非农化格局研究以省域为单元,包括31个省、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选取了1996、2000、2005、2010、2015年五个时间截点。其中,农村经济社会数据来源于对应年份的《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直辖市的统计年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源于各省(市)国土资源厅提供的土地利用详查变更数据。
  2 结果分析
  2.1 农村要素非农化格局特征
  2.1.1 农村人口要素非农化时空格局。我国乡村人口要素非农化的总体特征为乡村人口基数大,农业劳动力存在较大剩余,人口非农化与人口城镇化趋势显著。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08~2015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增长了3719万人,增长了16.5%,其中,外出从业6个月以上的外地农民工增长了近2300万人,在本乡镇以内从业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增长了近1400万人,总体来看,本地农民工的增幅略高于外出農民工。我国宏观产业空间布局决定了乡村剩余劳动力相对集中于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从而产生了劳动力大规模的季节性迁移。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国各地输出的农民工,流向以东部地区居多,占农民工总数的42.6%,中部次之,比重为31.4%,西部最低,达到26.0%,其中,本地农民工比重由东、中、西依次递减,分别为60.8%、22.9%和16.3%,外出农民工比重由中、西、东依次递减,分别为31.5%、36.7%和31.8%。我国人口城镇化率总体呈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乡村劳动力非农化的空间差异显著,其中,东部、东北与中部的部分省份较高,西部与东部的部分省份较低,其中,数值较大的省市以中部与东部地区的粮食产量大省为主,例如,安徽、河北、黑龙江、河南等地区,一般为乡村从业人员的主要流出区,而数值较小的省市包括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以及东部地区的天津、广东、山东、海南等地区,一般为乡村从业人员流入区。   2.1.2 农村土地要素非农化时空格局。耕地数量减少主要受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建设占用的影响,1996~2012年,在省域层面上,耕地数量基本呈现减少趋势,以中西部地区部分省份最为显著。据统计,1996~2012年我国共26个省(市)耕地变化率均为负值,耕地数量呈减少趋势。从耕地数量减少率来看,贵州、海南、陕西最为显著,均在-3%以上,高于-2%的地区包括西部地区的四川、西藏、甘肃,东部地区的上海和北京,以及中部地区的湖北和安徽等地;东北三省的吉林与黑龙江耕地数量处于增长趋势,辽宁耕地数量则略有下降。
  一般而言,城镇用地的扩张与农用地占用密切相关。从1996~2015年我国城镇用地的年均变化率来看,各省市基本都呈现增长趋势,其中,重庆与浙江城镇用地增长率最高,分别为16.53%和12.55%,其次为江西、四川、云南、宁夏、广西,增长率均大于7%,此外,东北三省以及海南、山西、新疆、上海等地增长率相对较低。从空间地域差异来看,城镇用地增长率大致呈现出东北、西北相对较低,西部与东部相对较高、中部 “塌陷”的格局,其中,东部沿海地区与西南地区为城镇用地的高增长地带。
  2.1.3 农村产业要素非农化时空格局。我国产业非农化格局与经济发展格局存在着较强的空间一致性。1996~2015年,我国产业非农化程度不断提高,非农产业就业与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其中,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在49.5%~68.6%之间变动,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在80.3%~89.0%之间变动。在空间格局上,以京津地區、长三角及东南沿海地区为产业非农化重点地区,其中,上海、北京与天津产业非农化程度最高,其次为浙江、江苏、福建与广东,数值均高于0.8;云南与甘肃产业非农化程度最低,均低于0.6。1996~2015年各省市产业非农化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提高,以贵州、西藏、安徽等地的增长幅度最大。
  2.2 农村要素非农化空间耦合特征
  结合农村发展的理论判断与空间分析,基于人口、土地、产业三个核心要素变化特征及其耦合规律特征,剖析我国农村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2.1 人口、土地、产业要素非农化的重心迁移特征。不同时期我国人口、土地、产业要素非农化重心存在不同的迁移轨迹,主要特征如下:(1)人口要素非农化重心及迁移轨迹。人口城镇化重心位于河南省西南部,1996~2015年其重心移动轨迹大致以1996年重心坐标为中心,沿东西方向左右偏移。我国乡村劳动力非农化重心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与山西接壤地区,1996~2015年重心移动轨迹为,以1996年重心位置为基准,持续向东部及东南部移动。(2)土地要素非农化重心及迁移轨迹。不同年份耕地规模的重心大致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与山西省接壤地区,其移动轨迹为,以1996年的重心为基准,向北部地区偏移,采用年均耕地变化率计算出1996-2015年耕地变化率的重心,位于陕西省西部与甘肃省东南部接壤地区。不同年份城镇用地规模重心大致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北方向,其移动轨迹为,以1996年重心为基准,持续向南偏移,1996~2015年,年均城镇用地变化率的重心位于湖北省中部地区。(3)产业要素非农化重心及迁移轨迹。不同时期产业非农化重心位居河南中部偏西方向,其偏移轨迹为,以1996年重心位置为基准,向西南方向偏移。1996~2015年,产业非农化增幅最高的省份为贵州、西藏、安徽,分别增加了0.32、0.26和0.20,因此,重心向西部方向偏移更为显著。
  2.2.2 人口-土地-产业要素非农化耦合特征。(1)人口-土地要素非农化空间耦合特征。农业人口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为农业人口数量减少的重点区,也是人口城镇化的重要潜力区。农村人口流动趋势直接或间接产生了土地需求,例如,人口城镇化过程增加其对城镇用地的需求,耕地数量及其重心变化较不显著,耕地数量变化与农村人口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尚不明显,而耕地数量增长受各地区耕地保护政策、土地整治工程等人为因素较大,且粮食主产区耕地数量增长明显。
  (2)人口-产业要素非农化空间耦合特征。乡村劳动力非农化空间格局与我国产业布局较为一致,东南沿海地区较为发达的非农产业是吸引乡村剩余劳动力空间流动的主要驱动力,从而导致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乡村劳动力非农化程度相对较高。随着农村人口进一步向城镇地区就业转移,农业人口资源丰富的区域也将是未来乡村劳动力非农化的潜力区。从时序上看,不同地区产业非农化程度均有所提高,但从其增幅来看,随着时间推移,欠发达地区产业非农化增幅更为明显,但比重规模仍低于发达地区。乡村劳动力非农化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主,而产业非农化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两者耦合关系在空间上不相吻合。
  (3)土地-产业要素非农化空间耦合特征。从耕地变化格局与产业非农化格局来看,由于耕地变化受人为因素影响较为深远,因此,耕地数量空间变化规律与产业非农化之间耦合关系不显著。城镇用地增长代表地区城镇发展对用地的需求,城镇发展水平越高,用地需求越旺盛,城镇用地增长越显著;产业非农化过程存在着由东部向中部、西部逐级递减的趋势。
  3 问题剖析与调控对策
  结合农村要素非农化空间耦合分析结果,剖析要素非农化对乡村发展产生的约束作用,并提出具体调控对策。
  (1)人口要素约束作用及调控对策。目前乡村人口要素约束作用产生的乡村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要素转移与乡村产业发展、耕地高效利用之间难以实现空间上与数量上的耦合,从而导致村庄“空心化”、复种指数下降、耕地撂荒等耕地低效利用现象,这些问题对农业经营方式、农村宅基地退出、农村社区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生态脆弱型农区,如何保持乡村稳定状态,降低人口非农化对乡村发展的负面影响,需要更多鼓励性政策的支撑。
  (2)土地要素约束作用及调控对策。乡村土地要素约束作用产生的乡村发展问题,根源在于土地要素供给未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从而产生了供给剩余或供给短缺现象。工业化与城镇化用地需求导致大量乡村集体用地向城镇建设用地转化,若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未能用于产业发展及提供相应数量的人口就业,则将产生“失地农民”、环境破坏、生态服务价值降低、农业产值下降等负面问题。与此同时,因人口城镇化导致村庄人口数量减少,若村庄建设用地供给未与农村劳动力流动态势相适应,将产生村庄建设用地低效利用等问题。因此,需出台必要的土地整治措施与宅基地管理制度,增加耕地资源供给,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满足乡村人口转移的就业需求,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产业要素约束作用及调控对策。产业发展是乡村发展的根本动力,乡村系统的主导产业以农业与非农产业为主。传统小农产业经营对乡村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弱,现代农业要求与耕地要素组织方式及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之间相适应。乡村非农产业发展对乡村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若乡村工业发展能够与农村环境承载力、人口非农化相适应,则有利于推进乡村系统向高级阶段演进。乡村系统产业要素的调控重点,应从乡村实际出发,选择适宜乡村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宜农则农,宜工则工,提供相应的土地流转、土地整治等配套政策,增加耕地或建设用地供应,适度推进乡村劳动力转移,推进乡村产业与劳动力、土地要素之间的耦合协调。
  [参考文献]
  [1] 李明艳,陈利根,石晓平.非农就业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实证分析: 配置效应、兼业效应与投资效应: 基于2005年江西省农户调研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 2010(3): 41-51.
  [2] 李相宏. 农业规模经营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3(8): 48-51.
  [3] 刘润秋,宋艳艳.农地抛荒的深层次原因探析[J].农村经济,2006(1): 31-34.
  [4] 刘纪远,布和敖斯尔.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现代过程时空特征的研究: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J].第四纪研究,2000,20(3): 229-239.
  [5] 葛美玲,封志明.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2):202-210.
  方 方: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农村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耦合格局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9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