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循化县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冬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需要在稍微暖和的地区种植,通常情况下9月中旬—10月上旬是播种期,来年5月底—6月中下旬是成熟期,因主要成长期在冬季,故称之为冬小麦。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众多农业专家所关心的焦点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循化县冬小麦如何实现高产的栽培技术进行着重探究和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循化县;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730037
   冬小麦作为我国种植面积较广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在西北部分地区也可种植,虽然禾苗整体情况较高、墒情较足,不过有的田地缺乏底墒,可能面临着春旱风险。对于冬小麦种植来说要想实现高产量,栽培技术可谓是相当重要,种植者需根据当地的实际自然环境进行认真考察和分析,运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最终提高产量。
   1 选择品种处理种子,确保冬小麦精细播种
   在栽培冬小麦时为提高产量,应当做好种子选择与处理工作,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高产、早熟的品种。优良品质的冬小麦种子需要是整齐、饱满、纯净的,且发芽率高、发芽整齐、生命力强、无病虫。在处理冬小麦种子过程中,通常做法是在播种之前把种子在阳光下暴晒3~5d,目的是改善种子皮肤的通透性,提升酶的活性,改善新陈代谢效果,降低依附的虫卵病菌,提升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并通过药剂溶液进行浸泡,针对粉锈病可使用浓度为15%的粉锈灵湿性粉剂,每150kg种子使用1.5kg/hm2的比例把种子喷湿进行拌种,20min之后才可以播种。或者是采用浓度是60%的呲虫啉悬浮种衣剂,每120kg种子按照187.5g/hm2的比例,将种子喷湿15min之后即可播种。在冬小麦播种环节需要田地里的将杂草除净,犁地、耙地要细、平,深度一般为20cm左右,这样才不会影响到种子的出苗率。在播种冬小麦时大力推广“密植、疏株、小窝”技术,以此推进播种质量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麦苗的茁壮、均匀和齐全,还能够增加麦穗数量,是实现高产的有效途径。如此,能够有效改善冬小麦的播种质量,针对播种数量、深度、行距和株距均可控制,并减少从种、深种、露种现象的出现,为后续集中施肥扫清障碍,从而提升化肥的效果。在实际的播种中,对于水肥条件比较好的地块,在秋分前后的5d进行播种,播种量应当控制在5~6kg/667m2,肥旱地播种应当在秋分前后,播种量控制在6~7.5kg/667m2,一般的旱地通常在秋分前后5d播种,播种量应当控制在7.5~10kg/667m2,在播种的过程中,要求行直垄正,沟直底平,保证下种的均匀,做好盖严压实措施。
   2 合理配方实施肥料,科学引水灌溉冬小麦
   施肥对于冬小麦栽培来说十分关键,合理配方实施肥料是确保高产的重要举措。在播种之前需要施足底肥,站在冬小麦所需肥料的规律角度来说,冬小麦在生长前期需要大量的肥量,尤其是在孕穗时期所需肥量最大。施足底肥可以满足冬小麦在苗期对养分的需求,促使麦苗叶大、根多,可以茁壮成长,以此促进生长快、分蘖早,且有利于分化生长锥,为实现高产量奠定坚实基础。而且底肥能够有效改善田地的土壤结构,提升肥力,为冬小麦的发育和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在通常情况下每公顷冬小麦需施化肥525kg,再搭配农家肥22.5~30t,以及堆肥15t。在冬小麦旱施分蘖肥时需在3叶之前,通常是1心2叶时使用,原因是冬小麦在3叶之前,幼苗的生长主要依靠种子胚芽内的自带养分,假如此时土壤中养分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到麦苗的正常生长。针对冬小麦的栽培合理引水灌溉也是实现高产的关键举措,冬小麦在抽穗、杨花与灌浆时期对水分需求较多。如果遇到干旱天气,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引水灌溉,或者是进行喷灌,这可以确保冬小麦在这几个特殊时期对水分的需要,以免因缺水而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通过科学合理的补充水分保证冬小麦养分充足,可以正常发育和生长,并减少麦粒的秕粒现象的出现,最终实现高产的目的。同时合理的灌溉可以减少冬季气温低、气候干旱造成的死苗情况,有利于越冬保苗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减轻早春气候寒冷和干旱对小麦生长的不良影响。在早春时,昼夜温差比较大,温度发生剧烈变化,不利于小麦的生长,通过合适的冬季灌溉可以对小麦根系温度进行调整,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因此,在冬季灌溉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冬小麦类型、含水量、气温和湿度控制浇水量,温度控制在4℃左右。
   3 加强田间管理工作,强化除草和追肥工作
   在小麦播种之后,需要做好相应的田间管理工作。前期管理,冬小麦播种后,需要在立冬前做好地块的镇压作业,防止冬小麦的叶鞘和叶片的过度生长,可以对冬小麦的分蘖进行控制。通过镇压可以将较大的土块进行破碎,对土壤的裂缝进行填补,达到保温保墒的效果,促进小麦根系的发育,有利于小麦分蘖。镇压通常选择在天气比较好的中午开展,避免出现霜冻,有效降低作业强度。针对抢耕抢种时压实不足的土壤进行充分碾压,保证土壤的密度和压实度,防止由于冬季风沙大的因素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可以保障土壤的内部温度,避免种子冻坏,保证种子发芽率。在中期的田间管理中,保证密度的适宜,返青之后保證麦苗生长的正常,结合返青浇水,按照10kg/667m2的标准追加尿素或者按照15kg/667m2的标准追加硝酸磷肥。追肥浇水应当提前,通常应当提前10d。在后期田间管理中,需要做好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水分的适宜,在收麦之前的15d禁止浇水。在整个田间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杂草较少的田块采取人工除草措施,杂草较多的田块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除草。
   4 做好病虫防治工作,适当时间收获冬小麦
   冬小麦的成长需要经历整个春季,开春之后温度回升,小麦往往会面临着蚜虫、麦蜘蛛、叶锈病等病况,需要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管理方针,真正做到早防早治、病药对口、交叉用药、虫药对口,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针对冬小麦在春季的常见病症,可使用浓度为15%的呲虫啉溶液,按照750~1125g/hm2的比例兑水750kg进行人工喷雾;或者使用浓度为15%的三锉酮粉剂,按照750g/hm2的比例,再混合浓度为10%的呲虫啉溶液,按照300g/hm2的比例兑水750kg进行人工喷雾。针对病虫害比较严重的田地,可以人工喷雾2~3次,任选一种药剂交叉使用。冬小麦在抽穗开花之后极易产生蚜虫、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等病虫害。此时可使用浓度是15%的呲虫啉溶液,按照750~1125g/hm2的比例兑水1500kg进行人工喷雾防治。另外,收获是冬小麦栽培的最后1个环节,应当把握时机实时收获。大面积的冬小麦收获可选择则蜡熟中期进行,保留麦种的田地可以在蜡熟末期进行收割,以免出现麦穗籽粒脱落现象,尽量降低损失提高产量。针对冬小麦的收获也可选择黄熟期进行机械收割,要实时抢收,并选择没有污染的场地进行晾晒,晒干扬净之后放入仓库。植株中上部叶片变黄,下部叶片干枯,茎秆具有比较好的弹性,使用收割机收获,将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增加土壤的有机肥含量。在收获之后需要保持小麦的干净、晒干,做好单收、单打和单贮措施,避免和其他品种混合。阴雨潮湿季节需要在晴天做好小麦翻晒,避免出现发热霉变,保证贮藏的安全。而且在冬小麦收获之前的7~10d内可适当灌水,为下季的复播做好准备工作。
   5 总结
   在冬小麦栽培过程中实现高产需要从多个环节和层面不懈努力,包括选种、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多个方面,只有做好各项工作才可以真正提高冬小麦的产量,为广大种植者带来更高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库勒加马勒·朱马什.浅谈冬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16):148.
  [2] 李学莲.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技服务,2016(16):52.
  [3] 李军英,姚宁凯.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6(21):16-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54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