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读写结合并蒂花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良好的写作又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是将语言文字输入到自己的脑海中,使之变成自己写作时的养分。写作是将自己的思维逻辑转化成语言文字,并条理清晰地表现出来。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起来,使之并蒂花开,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展开语文学习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写作 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4-0071-01
  语文科目中的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如果把语文科目比作一辆自行车,那么阅读和写作就像是这辆自行车的前轮和后轮,只有前轮和后轮协调运作,自行车才能平稳向前。只有阅读和写作并驾齐驱,学生才能构建出更加系统的语文知识。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就要根据教材找准契机,即,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进而让学生从读中悟写,以读带写,全面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一、读写结合有效策略之仿写
  所谓仿写,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文本的写作手法,写作特点以及写作题材展开仿写,就是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有效的仿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还能够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类写作手法,进而使得学生形成扎实的写作基础。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课文段落语句的仿写。如《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叫作司马迁的文学家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紧接着,作者就写出了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这段话展开仿写,学生们可以写出不同的轻于鸿毛的死法和重于泰山的死法,让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思考生命的意义。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文章结构的仿写。如《北京的春节》,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详略得当地描写了北京的风俗习惯。学生写作时,也可以仿照作者的这一写法,比如记事的文章,就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交代事情发展的经过,并重点突出一两件事,然后其他事情一带而过,进而写作出比较优秀的文章。如学生写作“记一件难忘的事”,暑假里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去北京旅游了。然后学生从出发一直写到结束,详细记录学生印象最深的景点,简要记录其他的景点,一篇优秀的游记就诞生了。
  二、读写结合有效策略之缩写
  小学语文科目中的缩写,就是引导学生在不改变原文含义的基础上,将原本很长的文字篇幅高度概括下来,简要缩写成篇幅很短的语言文字。缩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高度概括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展开缩写。
  例如《鲁滨孙漂流记》,这是一本長篇小说,六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上的《鲁滨孙漂流记》,就是由长篇小说的缩写和精彩片段组成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阅读长篇的《鲁滨孙漂流记》,引导学生将长篇小说与教材文本上的断篇小说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对缩写进行充分的感悟和理解,然后引导学生以教材文本为基础,展开进一步的缩写活动。一个叫作鲁滨孙的英国人酷爱航海和冒险,一次航海中,鲁滨孙所在的船只遇上了大风,使得他流落到一个荒岛上。于是鲁滨孙就开始了孤独、艰难的荒岛求生生活。鲁滨孙先是从翻船上找到了一些食物,一条狗和两只猫,勉强地维持温饱。但是食物很快就吃完了,于是鲁滨孙搭建好帐篷后就开始了打猎、捕鱼……只要学生能将小说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教师就应进行鼓励与肯定,从而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缩写能力。
  三、读写结合有效策略之阅读笔记
  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感受。阅读笔记的写作,需要学生走进文本深处,需要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经过一定的逻辑推理,表达出来。所以说,阅读笔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还可以深化学生的阅读印象,更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写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心得的分享、交流活动。即,学生之间互相传阅各自的阅读心得,互相影响,互相启发,共同提升。
  总而言之,阅读和写作就像是语文科目的双翼,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才能在语文知识的天空中展翅高飞。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仿写、缩写和阅读心得的写作,让学生形成较高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琴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J].中外企业家. 2016(24)
  [2]兰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6(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7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