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PBL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架构与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从当前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出发,提出在教学中尝试架构基于PBL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课堂融合后的PBL教学,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生涯知识的理论储备,而且驱动学生基于问题进行主动学习,又能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助人自助”能力。通过教学实现课程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问题制订适合自己的具有个性化的职业目标,并为之积极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PBL课堂 课堂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课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课堂、小项目、微咨询’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ktjg201428)的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4-0004-0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中国近年来也一直很重视本土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从高中到大学普遍开设了各种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然而课程质量却颇受争议。基于高职学做结合的教学理念,本文试图在高职生涯教学中融入“PBL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化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生涯课程引入PBL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1 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课堂价值观来看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使得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个特点决定了职业生涯规划课“助人自助,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教学价值观。他的最终目标是教会人们如何朝向未来去勇敢的冒险,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获得幸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获得必须通过人人参与,自我探索、自我调适、自我实践的过程,最終实现每位学生能自己做自己的“生涯规划师”。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显然不符合课程的教学价值观,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
  1.2 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形式来看
  在后现代主义及网络语境的冲击下,学生们多元化、多样性的心理诉求得到了激发,且每个个体的生涯发展之路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个性化构建能力成为规划课的重要课程目标之一。而当前合班教学的现状对凸出“个性化教学”的目标要求又相去甚远。
  1.3 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师资来看
  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以一线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老师为主;辅导员在心理学、教育学及生涯咨询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薄弱;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弱,人员变动性多;也没有成熟的课程体系让年轻的辅导员们来借鉴和学习,从而导致授课效果差,学生认同和受益度低。
  1.4 从PBL教学模式的特点来看
  PBL教学模式的实质是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和学生的自助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把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1]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集知识传授、职业素养拓展与职场实践体验为一体的公共课程,强调课程在促进学生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上的重要性。PBL教学模式的独特魅力正契合了课程目标实现的需要。
  2.基于PBL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架构
  2.1 改革教学模式:从大课堂教学到PBL分组教学
  学生通过“通识课堂”分组教学,了解职业生涯相关的理论和探索方法;通过“专业课堂”任务驱动教学,在复杂而真实的职业环境探索中完成各种与未来职业方向相关的学习实践任务;通过“咨询课堂”个性化互助教学,进行同伴的互助咨询和自我咨询,提升个性化规划能力和解决生涯发展问题的能力。 2.1.1 以“通识课堂”为主线:“通识课堂”即当前的“大课堂合班教学”,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方法及咨询技术。教学方法上,为克服大课堂教学带来的弊端,分解为“多小组教学”,即同课堂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课内游戏、案例报告、叙事教学、总结考评等都以小组为单位形式开展。
  2.1.2 以“专业课堂”为渗透:在大课堂之外渗透以“任务驱动”的专业课堂,在结合本专业和个体职业方向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环境和就业经验分享,并以小组为单位,对生涯人物访谈、企业环境探访、职业目标制定等课堂任务进行课外实践探索,让学生作为重要主体参与教学学习和实践过程。
  2.1.3 以“咨询课堂”为补充:从每个小组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一位学生,作为朋辈职业咨询师的重点培养对象,成立学生咨询团队。努力引导学生做自己和同伴的职业规划咨询师;鼓励学生寻找小组助教,教师等进行微咨询,解决个体的生涯发展困境。
  2.2 改革课程内容:从“规划体系”到“解决问题的模块化体系”
  以“如何规划”和“如何找工作”为重心的课堂价值观,导致了课程内容局限在规划书设计的教学上。然而人生在朝向未来发展的过程中,瞬息万变,光会设计规划书远远不够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课堂价值观目标。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课堂价值观,课堂教什么,就一定是要和学生存在的迷惑、困难、问题等紧密结合起来。教学改革中搜集了五个与生涯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生最主要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模块化的一一对应教学,这五个模块分别是目标问题、平衡问题、适应问题、决策问题和行动问题。从“学生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单元内容,按照确定问题——解决问题——干预工具的授课体系,可以非常清晰的教会学生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主动求学的积极性。
  2.3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构建“三三三”评价体系
  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必要求与其相适应的评价方式。课程评价设计考虑时时为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进一步提升课程实效性和过程性,促进良性循环。
  2.3.1 评价内容三结合:过程性评价(60%)+表现性评价(30%)+实践性评价(10%)结合。体现了考核评价的整体全面性。教师参与全程过程管理,包括学生课内小组共学的课堂表现和课外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表现根据《活动记录表和小组评价表》及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承担的角色、任务、表现作出综合的评价。
  2.3.2 评价主体三结合:规划课专职教师+专业课授课教师+学生相结合。体现了考核评价的客观人性化。
  2.3.3 评价成果三结合:课内作业+课外项目+专业实践相结合。考核评价不再为了要考核而考核。评价以成果的形式体现,比如《职业方向确定评估》、《生涯人物访谈体会》、拟定一份完整的《***的n年职业生涯规划书和大学三年行动计划》等个性化的作品,将对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真正的指导作用。
  代表先进教学理念的PBL三维课堂教学模式经过改革的尝试,逐渐显示出了它的生命力。改革试点近两年来,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一致认同,学评教有明显提升,生涯规划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也大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开始愿意为个体生涯发展和生涯幸福付出积极主动的努力。
  当然,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推进过程中,不管从教师还是从学生还是从硬件条件来看,都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正是因为这些问题和不足,也给改革留下了无限的探索空间,带来了继续前行的无限动力,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改革还将继续。
  注释:
  ①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美国神经病学专家霍华德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开始实行的一种新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最初用于医学教育,在医学教育领域发展较为成熟。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从医学领域走向其他学科领域,成为各学科教育改革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徐隽.从移植到种植:PBL教学模式在高职心理课教学中的本土化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5(08)
  作者简介:
  李可依(1981.02-),女,汉族,浙江宁波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7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