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唐宋音乐文化转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宋代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型期,其音乐文化相比唐朝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本文简要阐述了唐宋音乐文化转型的原因及条件,从音乐文化的性质、表演场所、艺术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理解这次转型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宋代;音乐文化转型;世俗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宋代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该时期的音乐艺术既承接辉煌繁盛的隋唐燕乐时代,又引领元明清市民阶层以说唱和戏曲为主的俗乐时代,是中国音乐史上一次空前的转型。此次转型深受宋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形态等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世俗音乐的发展兴盛,开启了中国音乐发展的新阶段。
  一、唐宋音乐文化转型之原因及条件
  (一)社会动因
  宋朝在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时代,相比唐代,宋代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从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进程来看,一些近代社会的新因素此时已有萌芽,且这种变化促进着社会环境中音乐文化的继承与转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宋代经济结构与社会阶层构成与唐代相比有着很大的变化。在经济结构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传统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并逐渐崩溃,土地私有制快速发展,私有个体经济兴起。而由经济结构的变化带来的社会结构上的变化也是造成宋代音乐文化转型的一个重要原因,世俗地主取代门阀士族成为历史的主角,国家政权不再由士族阶层所垄断,封建政权高度开放;在精神层面,政治经济的变化使宋人逐步摆脱严格的门第与等级观念,带来了社会文化结构的革新,从而推动了音乐文化转型。
  (二)客观条件
  市民文化的出现、发展与勃兴是与城市中市民阶层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宋代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壮大是世俗音乐发展的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及工商业的发展,宋代城市数量大增,规模不断扩大,繁荣程度远超前朝。同时,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他们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都对宋代音乐文化转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此外,坊市制度的取消以及集市、夜市的出现使城市的商业结构更为灵活,民众的生活更加丰富自由,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固定的娱乐性场所——瓦舍勾栏出现了。勾栏瓦舍不仅为民间艺术提供了发展空间,也丰富了市民阶层的精神文化生活,对宋代音乐文化的转型至关重要。
  二、唐宋音乐文化转型的表现
  (一)音乐艺术性质之变化
  唐宋音乐文化转型在音乐艺术的性质方面体现在由宫廷音乐发展成为世俗音乐。在唐代,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和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存在,民间音乐无论是在演出活动的规模还是对社会的影响方面都远不及宫廷音乐。到了宋代,由于内忧外患朝廷已无过多精力大力发展像唐朝一样气势恢宏、规模宏大的宫廷音乐。而在民间,由于商业发展及坊市制度彻底崩溃,城市规模和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为世俗音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世俗音乐随着勾栏瓦舍的发展兴盛一步步壮大起来,而且超过了宫廷音乐,成为宋代音乐文化生活的主体。
  (二)音乐表演场所之变化
  由宫廷走向民间是唐宋音乐文化转型在表演场所上的体现。宫廷及官府等地是唐代贵族音乐活动的主要场所,与之相对的民间音乐活动大多是集中在寺院。到了宋代,贵族阶层的音乐活动已不再是当时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的主流,由于市民阶层的兴起,社会主流音乐文化发生下移,民间音乐打破了寺宇的限制而广泛活跃于勾栏瓦舍等新兴娱乐场所。宋代的勾栏瓦舍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很快发展成为了宋人社会音乐文化活动的中心,丰富了普通民众的精神生活,使音乐艺术等娱乐活动成为了中下层民众生活的常态,市民阶层取代了统治阶级和贵族,主导着社会音乐文化的性质及发展。
  (三)音乐艺术形态之变化
  在唐宋音乐文化转型中,主要的音乐艺术形态由歌舞音乐转变为说唱和戏曲音乐。唐朝是歌舞音乐发展的顶峰,到了宋代,由于说唱与戏曲的兴盛,歌舞音乐的地位和影响已远不及隋唐。從艺术发展的总体规律趋势来看,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形态由歌舞大曲时代转变进入戏曲时代的这一漫长过程既有对歌舞大曲的继承与保留,又不乏吸收、融合与创新。
  1.说唱音乐
  说唱音乐的发展繁荣是商业、娱乐业高度发达的结果。唐代主要流传在寺庙的说唱音乐因勾栏瓦舍的兴起而广泛流行于民间,内容与形式都融入了普通民众的世俗生活,供市民阶层娱乐消遣。宋元时期是我国说唱音乐发展高度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说唱音乐实际上就是“说”和“唱”,叙事性与抒情性皆备,充分反映着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和审美趣味。
  2.戏曲音乐
  广泛吸收融合歌舞音乐和说唱音乐而出现并很快发展兴盛的戏曲音乐是宋代最为典型的音乐形式,其发展较说唱音乐更为成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宋代戏曲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杂剧和南戏。
  宋代音乐艺术是由宫廷音乐向民间世俗音乐转型的。杂剧最初发展于宫廷,后进入勾栏瓦舍,在传播中吸收各民间音乐元素得到更大发展。杂剧这一综合舞台艺术已基本具备构成戏曲艺术的诸因素,是我国戏曲艺术之雏形,它的发展繁荣既离不开宫廷音乐也离不开民间俗乐。南戏是宋代戏曲的又一重要表演形式,其出现及发展繁荣不仅满足了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对于新音乐文化的需求,也标志着宋代戏曲一步步走向成熟。
  宋代戏曲艺术的兴起与歌舞音乐的逐步衰落是同步发生的,虽然歌舞音乐不再兴盛,但它在表演、音乐等方面的特点早已融入了戏曲音乐。唐宋音乐形态的转型不仅体现了音乐艺术内在特征的变革,更反映了民众音乐生活需求与方式的变迁。
  (四)音乐素材之变化
  音乐素材的世俗化是唐宋音乐文化转型的又一重要表现。随着市民音乐在宋人音乐文化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音乐艺术不再由宫廷主导,而是转为了由民间影响宫廷,作为市民音乐主要参与者的普通民众,其审美情趣与精神需求影响甚至决定着音乐文化的主要发展方向。相比场面恢弘的歌舞音乐,普通民众更偏爱兼具抒情性与表演性、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说唱、戏曲音乐。因此,宋代各种音乐形式在素材方面走向了世俗化,从而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丰富的情节性和娱乐性满足广大中下层民众的审美需求,使世俗音乐在宋代蓬勃发展。
  (五)唐宋音乐文化转型的历史意义
  经过音乐文化转型,宋代音乐在隋唐繁荣的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勾栏瓦舍的大规模兴起,宋代音乐的普及程度空前,音乐文化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大大提高。就音乐形式而言,说唱与戏曲快速发展对后世戏曲音乐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以后至近现代,戏曲与说唱一直都是我国音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体裁形式。我国传统音乐中民歌、说唱、戏曲、歌舞、器乐五大分类体系在宋代也基本确立,后来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民族音乐传统。
  唐宋音乐文化转型是社会历史变革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在这次转型中,市民音乐蓬勃发展,我国古代音乐文化从宫廷走向民间、由贵族化转为平民化、由场面性转向情节故事性。此次转型标志着我国古代社会音乐文化生活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世俗化、通俗化成为了此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生活最突出的特点。虽然我们普遍认同唐朝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但唐宋音乐文化转型所带来的并不是音乐文化的衰落,而是随着市民音乐的勃兴使宋代音乐文化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2]姜奔.论唐宋民间音乐表演场所的变迁[J].黄河之声,2014(19).
  [3]赵为民.简论宋代音乐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地位[A].交响,1997(3).
  作者简介:曹颖,女,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00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