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学习进阶的小学科学教学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基于学习进阶开展教学评价,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呈现出的新变化。在小学科学教学评价中,體现评价主体性、关注评价全面性、注重评价有效性、展现评价过程性是基于学习进阶开展小学科学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
  [关    键   词]  学习进阶;小学科学;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150-02
   学习进阶呈现了学生思维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发展过程,基于学习进阶的小学科学教学评价能表征出小学生科学概念的理解水平及发展进程。[1]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需要评价的理念、评价的方式的与时俱进。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该要主动思考:是否能有效实施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建议?是否还存在一定的评价差距?是否通过评价促进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等问题。因此,在对小学科学教学中评价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评价,以评价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评价现状分析
   基于文献研究[2-5]以及长期以来对小学科学教学评价的观测,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小学科学课还是被看作“副课”,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对评价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再加上部分小学科学教师的学科素养还有待提高。因此,在评价实践中,存在具体教学评价与评价理论相脱节的现象,难以达到课程标准基于学习进阶开展教学评价的要求。
   (一)评价内容片面化
   在小学科学教学评价中,受应试思维的影响,评价还停留在对最终结果的评价和判断上。又加之,教师评价意识的缺乏,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全过程的评价关注较少,缺乏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进阶描述,也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关注,评价内容片面。
   (二)评价主体单一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多年来,已由原来的自然课变为现在的科学课,教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被当作“副课”,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对学生升学影响不大,缺乏对小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考查,导致其受重视程度不高,学生自我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主动性不是很强。除了教师评价外,难以引起其他评价主体的关注和参与,评价主体单一。
   (三)评价方法单调化
   由于科学教师中还存在教师自身科学教学素质还不高的情况,评价意识没有彰显,评价语言苍白,对学生的表现评价不具体,不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情况,学生难以获得对自己的一个客观认识,也不知道自己该努力的方向,评价方法很多时候以考试为主对学生本学段的学习进行评价。存在评价方法单调,评价内容以偏概全,不能通过对学生的评价促进其学习科学的兴趣提升,也不能使其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使其科学素养形成这一目的也无法达成。
   (四)评价时机单一
   对学生的评价局限于课堂中的教学环节或者是期终测试的评价,这样单一的评价是无法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从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层面来看,不应该以单一的时间点来评价一件事物的整体发展。因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评价时机应该是科学学习的全程,并且要注意评价时机的捕捉和把握。当然,对评价时机的把握,也需要教师从提高自身素养、更新评价理念、变革教学方式等方面去努力探索的。
   二、基于学习进阶的小学科学教学评价观
   (一)评价应注重全体性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说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知识的机会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在对学生评价时也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体现评价对象的全体性。让学生及家长、教师、学校都参与评价,体现评价主体的全体性。在自评和他评中,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在交互和多元的表现性评价中,得到积极参与,不断自我反思,使学生成为科学学习者和评价者。
   (二)评价应坚持探究性
   对学生的评价要考虑到小学科学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评价应坚持探究导向,创造探究机会,亲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强化探究能力,养成质疑、重实的探究精神和态度。不断强化对探究性学习能力和精神的评价,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发展,让探究成为学习小学科学的方式和目标。
   (三)评价应具有开放性
   科学课的教学评价应具有开放性,在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开放。评价内容应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及科学探究各方面的科学素养。评价主体也不能只是教师,还要包括学生以及家长等。评价方式应多种多样,不仅仅是学业水平测试等类似的终结性评价,而是多融入一些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创新选择的机会和空间。
   (四)评价应讲究过程性
   以学习进阶来分析课堂教学目标、各水平预期表现以及进阶维度等要素,都反映了科学核心概念由简单到复杂、相互关联的概念序列,是过程性评价在内容和方式的具体化。学生面对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时,能激起学习欲望和热情,产生学习动机,采用相对应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及时予以检测评价,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适时进行修正,保证发展的方向性,实现活动过程有效监管。    三、基于学习进阶的小学科学教学评价策略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学习进阶的理论来开展评价呢?在评价中应该要根据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设定相适应的评价目标,坚持评价标准,明确各学习任务阶段的成就水平,抓住重点进阶维度,突出问题导向,运用灵活的评价方式和策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从而实现评价效果的最优化。
   (一)体现评价主体性,评价主体多元化
   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元主体的评价意见,可以从不同层面反映学生的进步和不足,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迫切需要。让学生参与评价,体现其主体真实意愿,在评价交流反思中能看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强化主体自我发展。切实做到将“以生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不仅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更体现在教学评价中。
   例如,在《油菜花开了》一课中,学生在观察油菜花的组成中,并在回忆凤仙花的组成,说一说油菜花的组成及各部分名称。在学生观察和说出各部分名称时,教师对其行为进行评价并提问:怎么把各部分名称记下来呢?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画一株油菜花,把各部分的名称写在旁边、拍张照片,然后在旁边写上各部分的名称……接着让学生在打来的一株油菜花上,把各个部分的组成写出来并交流展示,师生参与评价。这个看似简单的环节设计,能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原则,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实现评价主体多元的交融。
   (二)关注评价全面性,评价内容具体化
   评价的内容要涵盖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要从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记录中,对科学现象和科学概念的解释中,在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方法的训练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去加以衡量。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分目标和具体目标去多思考,尽量做到评价内容的全面具体。首先,在科学探究方面,观察学生是否动手动脑思考关于科学方面的问题,是否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其次,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是否浓厚的学习科学兴趣,学习动机是否强烈,学习交流又合作如何,是否有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保护的意识,是否有对自然和社会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再次,在科学知识方面,考查学生对教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情况,对基本技能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对基本信息的记忆情况等。
   (三)注重评价有效性,评价方式多样化
   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科学的观念及应用、科学的思维及创新、科学的探究及交流、科学的态度与责任等要素。[1]如果单纯地采用书面测试和评价,已经不能适应学习进阶理论下对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运用多种方法、注重评价效果成为必然要求。科学素养的多维性,不同的素养维度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去评价。除了纸笔测试外,教师的观察、访谈、学生活动作品的评析、成长记录袋评价等也是一些好的方式,能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例如,在《光和影》教学中,新课导入后,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影子,看看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接着由学生操作、思考并交流汇报。既可以由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性评价,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进行补充评价。在进行实验探究时,由小组去完成感兴趣的那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组内相互交流,互相评价在操作过程中的动作、想法等是否恰当。通过小组汇报,小组间互评,可以充分发挥小组之间、同桌之间的小评价,让他们在内部进行评价,即使是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参与小组间的评价,促进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四)展现评价过程性,评价时机全程化
   小学科学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学生的学习和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的,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不断进阶的。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而必须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必要、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在小学科学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求知过程、探究过程及每个时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培养与发展进行持久跟踪和调控。评价应该体现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评价应该是探究学习活动中的一部分,及时的评价和反馈能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到进步和变化,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养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发展探究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努力去改进评价中还存在的问题,学会多用几把尺子去衡量学生。密切关注学生在不同学段学习同一科学概念是所遵循的连贯的、典型的学习进阶,将小学科学的教学评价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紧密相连起来,充分挖掘科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和价值,这才是科学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6]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伏衡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张瑞芳.小学科学高阶思维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J].上海课程教育研究,2019(1):81.
   [4]翁映焜.小学科学课程学习评价的策略与方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9):56-69.
   [5]梁启胜.合理利用小学科学教学评价促进科学教与学[J].汉字文化,2017(21):91-92.
   [6]张红霞.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4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