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家庭心理关怀对初一新生入学适应性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小升初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以新的身份面对全新的环境,学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行为控制和调试,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些许困难,需要外界介入提供帮助,而来自家庭的心理关怀是助推初一新生度过适应期的有力保障。
  [关    键   词]  家庭心理关怀;新生;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004-02
   在小升初入学适应过程中,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压力的增加,加上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导致小学毕业生刚升入初中后感到措手不及,诚惶诚恐,在学习内容、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容易产生不适应感,这要求我们要重视并及时为初一新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干预,以期帮助他们缩短适应期,尽快融入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本文以刚进入初一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探讨家庭心理关怀对初一新生入学适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建议。
   一、心理关怀概述
   所谓心理关怀,是相对物质而言的,主要是指关怀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及其成长与发展,即关怀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和精神成长,关注他们当下的精神生活状态和他们未来的精神。[1]不同角度下的心理关怀存在差异。从学生发展角度来讲,心理关怀的实施使学生情感需求、爱的渴望能够得到有效满足,将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出来;从教育角度来讲,心理关怀是为了搭建师生之间的心理桥梁,使二者能够互相沟通和接纳,互相尊重和爱护,心理相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家庭角度来讲,心理关怀就是父母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做到真正的心与心的交流,给孩子以力量、爱和支持,让他健康成长、学习、奋斗,追求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
   二、初一新生入学适应性调查研究
   (一)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日照市北京路中学和岚山第一实验中学这两所中学的初一年级300名新生及其家长为调查对象,回收学生问卷284份,回收率94.7%;回收家长问卷265份,回收率88.3%。
   自编《小升初学生入学适应学生调查问卷》和《小升初学生入学适应家长调查问卷》,《小升初学生入学适应学生调查问卷》主要从当前学习情况、学习动机、人际交往情况、课外生活情况四个方面调查了解初一新生入学适应情况;《小升初学生入学适应家长调查问卷》包含四部分内容:学习方面、生活方面、心理方面、行为方面,本文主要以心理方面作为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关怀情况的调查依据,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
   (二)调查研究结果
   1.初一新生入学适应的基本情况
   (1)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大约43.3%的学生能够接受升入初中后的变化,大约16.5%的学生非常乐意接受升入初中后的变化,而大约39%的学生不能或有时候不能接受升入初中后的变化,将近四成的学生存在入学适应问题。调查发现,在新环境里,大约54.8%的学生能融入课堂,有39.9%的学生大部分课堂能融入,4.2%的学生大部分课堂不能融入,0.7%的学生全部不能,表现在不能适应老师的上课方式、产生厌学情绪、某些科目遇到问题等。
   初一新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之后,如何调整自己,融入集体,寻找到归属感,是首先要面对的问题。调查发现,大约有73%的学生对所在的班集体很满意,和班里大多数同学的关系很好并新交了朋友。当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非学习方面的),43.5%的学生选择好朋友帮忙,选择家人的仅为24.1%,这预示着他们已逐渐将同伴作为重要的情感依恋对象,希望从同辈群体中获得更多的心理需要,家长已不再是孩子唯一的重要他人。对小学生,进入初中后自我感觉哪几个方面适应存在问题,问题较多的前三位依次是学习(51.1%)、精神状态(41.2%)、情绪状态(38.7%),由此可见,初一新生该尽快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让自己保持开朗、乐观,这样才能更快地融入新的环境和集体当中。
   (2)家长问卷:亲子关系类型反映了家庭的心理亲密程度,其对个体的环境适应能力都有重要影响。调查发现,家长与孩子关系为朋友关系的占55.4%,大约30.4%认为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其他关系的约占14%。在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哪些方面这一问题上,家长普遍最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约77%),其次是学习成绩、心理健康、适应能力等,说明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方面重视不够。在家长问卷中,大约85%的家长认为孩子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尤其是心理和情绪方面的)会首先想到家长,而学生问卷中首先倾向于同辈群体。在调查中,关于孩子的情绪、人际交往的状态,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存在较大冲突,比如你认为你的孩子在学校快乐吗?大约86.7%的家长持肯定意见,而约占38.7%学生认为自己在入学适应中有情绪状态问题,说明家长对子女的心理方面没有深入关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大的苦恼是什么,约占48.4%的家长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大约49.6%的家长认为孩子不理解家长的苦心。这说明家长和子女之间缺少深入的情感沟通,家长缺乏对青春期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
   2.家庭心理关怀对初一新生入学适应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家庭的心理关怀对学生的总体入学适应有显著影响。初一是青春萌芽期,在这一时期,学生正经历着一个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急剧变化,伴随着变化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其心理活动常常处于矛盾状态。当他们进入新环境中,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心理适应问题,此时他们可以借助的最有效的外力,即家庭,在遇到心理适应问题时除了会向家长求助以外,还会不断与家长交流分享,因此可以更好地適应。调查发现,家庭教育存在“两轻两重”的特点——重子女教育投资,轻家庭文化建设;重子女学业监督,轻子女心理支持。在调查中,父母更多的是倾向于物质上的给予、学习上的期望,却忽略了心理上的关注和指导,导致初一新生在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与冲突的相互作用下,经历着起伏不定的激化、转化过程。    三、教育建议
   (一)给予子女足够的尊重
   家长对子女具有权威性,不平等的关系使二者之间的鸿沟不断扩大。而在心理关怀策略指导下,家长要放下身段,积极地了解、理解子女,给予其足够的尊重和信任,能够平等地倾听子女的想法和意见,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加深亲子关系。
   (二)家长要做心理关怀的领路人
   家长是与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人,他们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不仅要采取多多鼓励的态度,还要给予情感上的倾注,多关注他们心理方面的变化。凡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所做之事,以朋友的身份与之交往,让他感受到父母之爱的力量,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及时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及内心隐患。
   (三)父母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父母需要了解该阶段的儿童心理状态和整个初中阶段的心理发展趋势,初一新生或未来几年学习生活中出现心理问题后,家长如何科学处理和应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父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来教育子女,合理表达自己的意向,沟通更符合孩子的实际心理诉求,亲子关系和谐,子女在这种家庭氛围下会有较强的被认同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更乐观、更自信。
   (四)融入子女的朋友圈
   正式步入社会之前,青少年发展最迅猛的社会性需要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他们开始疏远成人而对同伴倾注越来越多的感情,这种在同伴群体中培养起来的互动能力,为今后他们进入社会形成正常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心理准备。并且许多孩子从上初一开始表现出了青春期的特征,其中较突出的一点就是逆反情绪的产生,在亲子关系上表现为与家长对抗,逐步脱离家长的控制。是放手还是加强管束,面对这样两难的境地,家长该怎么做呢?在这一时期,家长需要认同并接纳自己的权威逐渐降低的现实,适度放手,支持并帮助子女拓展交往范围,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父母应尽可能腾出时间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寻找更多的共同话题,成为孩子无话不说的朋友。不仅要和孩子交朋友,更应该尝试融入孩子的朋友圈,了解一下孩子平时的交友环境,孩子所交的朋友的类型,看看孩子和朋友们平时都做些什么,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够清楚地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才能够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发现并提出解决建议。
   初一是个体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能否入学适应对个体从幼稚到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有重要影响,如果家庭不能给予他们心理上更多的关怀,任由其盲目、被动适应,有可能使他们处于苦恼、焦躁、压抑、颓丧之中,不仅会极大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导致他们因怀疑、否定自身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影响他们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因而有必要对初一新生及时进行家庭心理指导,使他们调整自我,稳定情绪,尽快适应新的校园环境,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倪钧.初一新生入学适应性调查及应对策略[J].科学大众,2014(12).
   [2]马利.初中新生应适应环境改革学法[J].人生十六七,2010(7).
  [3]胡澤勇,李上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学生心理关怀[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6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