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中的开展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不仅要看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要看重实践能力的提升。老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计算机教学,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加上实践操作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际水平。
  [关    键   词]  中职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132-02
   在当前的计算机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是按照以往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是计算机基础是一门非常偏重于实际的学科,因此它的教学就更不适合以往的教学方式。老师要在上课的时候加入实践操作的内容,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
   一、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在现代计算机教学中,一些学校可能会因为硬件设施的问题导致无法完成上机操作的训练,老师只能借助多媒体技术或者黑板将一些具体的操作抽象地讲解出来,但是随着教育事业越来越备受关注,这种情况已经是少之又少,更多的是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上机操作,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因此,导致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形成了计算机当前的尴尬位置。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大多数都是按照以往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进行授课,学生听着没意思,老师讲得也很无趣。很多时候就是老师在讲完之后划出书上的重点内容,学生只需要将这些内容记下来就可以在以后的考试中得到很不错的成绩,忽略了实际操作的能力,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变成了单纯的背诵。
   二、任务驱动教学的实际应用
   (一)调查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教学任务
   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首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因为在中学时间学生很少有机会和时间能够接触到计算机课程,大部分学生对电脑知识的掌握一般都是在使用电脑的时候自己学习的,并没有形成体系。因此,老师应当在上课前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每个人的实际状况设计教学方案,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帮助。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毕竟学生和学生之间对知识的掌握有所不同。一些对电脑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基础就可能掌握的比较牢固,老师在设计教学任务的时候就可以对他们进行一些深层次教学,让他们能够掌握更加深层次的东西,以便于更好地提升他们的能力,促进知识结构的搭建;一些基础掌握的并不牢固的学生,老师应当针对他们的情况进行基础教学,不要让他们产生眼高手低的态度,把基础掌握得扎实牢固才能够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会因为一些基础问题而耽误了进度甚至产生一些错误的操作或者影响理论的构建。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完成一些较为基础的任务,然后观察学生的解题情况。再给那些能够轻松解出答案的学生出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让他们自行解决。以此类推直到全班没有人可以解出答案。通过这种方法老师就会对全班学生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有大体的了解,能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找到方向。
   (二)通过讲练结合模式,提升学生能力
   计算机教学是一种实践大于理论的课程,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熟悉计算机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搭建学生的知识体系,还要保证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要摒弃以往那种只注重知识记忆与掌握,而忽略对技能培训的教学方式,要进行讲练结合,老师应当把一节课中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分成好几个部分,每一个小部分讲解完之后就要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老师在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要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以便于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指正,以提升上课的整体效率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一些做的比较好或者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应当及时予以表扬和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是被老师所关注的,培养出学生的自豪感以增加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对一些做的较差或者学习比较被动的学生应当及时分析问题,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困扰。在给学生帮助之前要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以避免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老师在进行讲练结合教学的时候要细心地为学生准备相应的习题,习题要尽量做到与上课讲过的内容相结合,同时也尽量做到难度适中,太难或者太简单都不适合作为练习的素材。太难的话太过于浪费学生的时间,起到的效果事倍功半,太简单的话又很难起到真正的检测效果。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是不同的,因此老师对他们的要求也尽量做到不尽相同。对成绩较好或者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出一些比较难、能考查思维能力的题目,用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要尽量出一些考查基础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上课时老师所讲的内容。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时候,老师应当先给学生布置一些容易解决的任务,比如电脑的一些基本操作和练习打字速度等,然后再进行一些Word和Excel的使用操作,最后老师可以布置一些有关编程的题目。从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再根据学生对电脑知识的掌握进行相对应的教学设计。
   (三)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习情况
   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在平时多抽出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的时候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点打破沟通障碍,让学生改变以往对老师的态度。在以前的教学中老师留给学生的印象一般都是非常威严的,学生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在内心深处产生对老师的抗拒,不愿意在老师面前把自己的问题表现出来,因此就无法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老师与学生积极主动的沟通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在和学生的沟通能够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让学生熟悉老师,老师也更加了解学生。同时在沟通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产生更加具体的了解,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老师应当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找学生沟通,尽量减少学生的负担。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已经被课程所占用,因此很难再抽出时间和老师进行沟通,老师更应当积极主動地和学生沟通。学生要把老师当成自己的一个知心朋友,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者上课时候没有听清楚又或者在计算机操作的时候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询问,老师要进行详细耐心的解答。学生不要在和老师沟通的时候不好意思展现自己的缺点,询问问题是为了让自己的知识系统更加完善和减少以后出错的次数,要在错误中成长。如老师可以在下课的时候或者吃饭的时候找学生交流,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然后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点引导学生对课程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学习知识。    (四)完成任务后评测,弥补知识漏洞
   当学生完成一项任务之后,老师应当及时进行测评,通过对学生的评测,掌握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掌握比较薄弱的地方,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与讲解。老师在进行评测的时候可以分两个部分,一个是有关书面的评测,这个评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在这个测评上面出现了太多的过错,老师首先要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在讲解的时候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或者讲的时候出现了什么失误。然后再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这个地方的知识是不是太过于晦涩难懂或者专业性名词太多以至于太抽象,让学生难以理解。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再次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对这些知识再次加深印象。另一种就是上机操作的测评,毕竟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使用能力,因此,老师在书面测评之后还要进行对应的上机测评,将书面测评讲解的基础知识贯彻到实际操作之中。老师在给学生进行上机测评的时候可以布置一些比较灵活的任务,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空间,这样就可以在测评的时候不仅是将学过的知识再复习一遍,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加强了能力的巩固。老师在学生上机测评之后要及时分析,找出学生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加以表扬,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学生做的不太好的地方也不要斥责,以免打击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然后老师再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
   (五)布置实践性作业,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要想真正学好计算机基础,就不能仅仅是依靠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自己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老师因为课程时间和教学目标等一系列的要求,很难把计算机基础中全部甚至是大部分的内容完全讲解出来。这时候就需要学生自行组织学习,学生可以到学校图书馆找一些有关计算机的书籍翻阅,把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以便于在下次上课的时候能够及时找到老师询问,解决心中的困惑。老师也要起到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自主学习的培养,通过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不要让作业僵化,尽量避免以往那种只看重知识记忆程度的作业形式,而是要灵活布置作业,尽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打开自己想象的空间,这个过程既能提升自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习惯。
   综上所述,老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抓住理论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加入实际训练的环节,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提升能力。最后,老师还要布置一些灵活性的作业,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全生.中职计算机基础课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天工,2018(5):36.
   [2]李玉虎.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2):291.
   [3]魏惠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學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0):20.
   [4]朱良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职业教育,2018,17(12):41-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7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