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務。乡村旅游的发展正在带动农民增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环境,塑造农村新风貌。以甘肃省夏河县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例,说明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夏河县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目标,吸引城市居民主动了解农村、体验农业劳动、享受农村生活、回归自然。在乡村旅游中,农牧民通过开设饭店和特色藏家乐,生产并出售本地特色手工艺品,解决当地村民就业问题,增加当地村民经济收入。在乡村旅游中,从之前以种植、放牧和外出务工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以个体经营、手工艺品制作、从事旅游服务为主。
  1 夏河县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现状
  1.1 夏河县乡村旅游资源情况
  夏河县隶属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其境内因大夏河穿城而过,县城因此而得名。位于东经101°54′~103°25′,北纬34°32′~35°34′。夏河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东部与合作市相邻;南部与碌曲县隔河相望,西部与青海省同仁县、泽库县、河南蒙古自治县相邻;北部与和政县、临夏县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相邻。夏河县总面积约0.63万km2,下辖3个镇,10个乡;常住人口8.9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1.9万人。
  夏河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主要表现为草原自然风光和藏民俗风情两大特点。夏河县按照其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包括牛羊肥壮、水草丰美的桑科草原;草滩宽广具有优良天然牧场称号的甘加草原;人文旅游资源包括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拉卜楞寺,八角古城、斯柔古城、桑科古城和广秀古城等古城是夏河县悠久的历史及古文明的见证。
  1.2 夏河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夏河县全面推进大景区建设,努力创建全球旅游示范区。投资570万元建设绿色旅游长廊,78.1km的高海拔花卉观赏带和346.67hm2油菜观赏基地。投资4156万元的达宗湖和甘加八角古城风景区建设项目基本完成。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工程已完成投资1亿元。八角古城风景区和桑科自驾车营地的征地工程已经完成,正在筹划中。建成3个观察台,建成9个旅游专业村,新改造和扩建12个旅游厕所。成立了唐卡产业协会,为农牧民建立了13支业余文化表演队伍。全县有文化企业48家,从业人员1020人。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设立导游,志愿者队伍,聘请20名公益旅游人员。去重庆和天津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首届拉卜楞藏族研究(高级)论坛成功举办。
  2 夏河县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2.1 Strength(优势)
  夏河县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处于九寨沟黄龙、青海湖和塔尔寺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高速公路穿城而过,机场位置距离县城适中,并且夏河县相较于青海、西藏等藏族地区海拔低、景色美,非常适合想体验藏区民俗风情却担忧身体状况的游客。
  夏河县旅游具备宗教旅游重游率高的特点,拉卜楞旅游区自身的宗教及藏民族特色、生态旅游特色突出,并且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的包装正在积极改善,地区形式各异的藏族服饰和不同节日的节庆活动展览展示,非常吸引游客。夏河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互补性较强,周边具有丰富的线路组合与资源包装的优势,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2.2 Weakness(劣势)
  夏河县距一级客源市场距离远,游客来此耗费时间周期长,交通费用所占比例较大,旅游宣传力度不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世界知名度不高,开发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培训,夏河县旅游目前还不具备完整的旅游体系。
  夏河县旅游呈现淡旺季分明的特点,游客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其中7、8、9月客流量大,接待能力不足,淡季工作人员长期空闲;其次游客逗留时间过短,旅游区域内可参与性节目少,游客体验性差,多为半日游或一日游散客;夏河县缺乏与周边旅游景区的交流合作,未能形成成熟而便利的合作营销理念。
  2.3 0pportunity(机会)
  我国城市居民经济收入增加,人民外出游玩的想法逐渐增强,加之旅游业发展趋势很好,国内掀起藏学热,大量游客涌入藏民族地区,再者夏河县在甘肃省旅游地位突出,政府对旅游业的大力支持,使得夏河县旅游呈现大好前景。
  2.4 Threat(威胁)
  夏河县除自然资源景观除拉卜楞寺等具有不可复制性外,其他旅游资源重复性大,周边地区及其它旅游区的竞争激烈,游客对目的地服务的标准和要求增强,处于民族地区,社会治安存在隐患,过度的资源开发造成环境的破坏,外来文化对本地民俗文化造成极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将导致本地特色消失。
  3 夏河县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目前,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是夏河县旅游业的弱处,当地生产的旅游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而且当地旅游商品具有相似性大,与本地民族文化严格不符的特点,对于展示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远远不够,政府应大力加强对旅游商品的扶持力度,应该结合当地民族及文化特色,就地取材,生产制作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民族特色旅游产品,注重实用性、易携带性和纪念意义。如开发藏族特色饮食,加工制作成小包装,便于携带;开发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结合游客日常生活,制作一些精美日用品;开发藏族特色唐卡挂画等。
  健全餐饮市场监管机制,保障游客饮食安全,根据本地饮食文化,结合游客餐饮习惯,创建特色藏式餐厅,将文化与饮食结合起来,提升藏餐的文化价值;在游客集中地开设特色美食城或美食街,引进国内流行餐饮风格,丰富游客的餐饮体验,加大整治力度,严惩不卫生现象,大力处罚“宰客”行为,确保餐饮市场健康发展。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夏河县旅游业的发展,将现有交通设施进行整改及维护,使游客可进入性大大加强;其次强化接待基础设施建设,各类酒店及宾馆及时更新配套物品及设备,完善娱乐设施;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主题酒店,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藏民族特色;结合自驾游群体,增加建设独具特色的民族帐篷。
  规范旅游市场,政府应该发挥职能,制定方针、政策,加大管理力度,对当地旅游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及监督,强化管理人员执法权,公正、公平的进行市场管理,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
  夏河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应贯彻计划性、科学性和谨慎性三个原则,按计划、有步骤并且科学性的对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谨慎性的对待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例如,藏家乐及各类酒店在经营过程中应节约资源,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各类手工艺品厂及企业注重节能减排,保护自然资源;旅游公司及相关政府部门要严格控制游客的数量,培养游客保护环境的意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夏河县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游客息息相關,游客在当地旅游必须遵守当地的民族习惯,尊重当地民族文化,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4 结论
  乡村旅游展示夏河县的地域风情,传承民俗文化,增加本地农民的收入,解决了本地农民就业,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国地域辽阔,各地乡村风格各不相同,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以后的发展中,夏河县必须时刻遵循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树立良好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孙静雯.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绵竹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6.
  [2] 代莹. 夏河县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
  [3] 王丽萍,蒋素梅.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促关系研究——以昆明市团结乡为例[J].特区经济,2008(03):182-183.
  [4] 吴春芃. 江西省婺源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5] 尚清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甘肃省康县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7,22(03):90-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01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