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体育课程体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在学生职业规划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侧重,这也是其与普通院校有所区别的地方。本文主要以高职院校核心素养培育为基础展开了研究,着重探索此背景下的体育课程体系,从而为学生基本素养的提升提供重要助力,提高学生与当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求的契合性,这不仅能够为教育体系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也是满足职业化教学需求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核心素养  体育课程  体系探究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a)-0088-02
  1  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学改革
  近年来,在新课改逐渐实施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也逐渐完善起来。在此背景下,想要使体育课程更好地契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就需要借助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来武装教学思想,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从而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开展体育课程学习,这不仅能够为教育体系的持续性优化积攒力量,而且对后续体育课程创新的更好开展也有重要意义。通常来讲,想要更好地契合学生内心需求,需要在教学革新中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以教材对面向,强化创新力度。据了解,在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以及课程教育体系的逐步优化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的教材内容与之前相比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是,其中存在的部分内容仍然具有滞后性特征,无法更好地与实际课程教学内容对接,这也制约了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1]。所以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注重丰富的教学内容的融入,使其具备娱乐性、职业性和健康性特征,并始终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加快适用于学生自身发展这一空间的建设力度;其次,资源整合是现有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用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将现有资源整合起来,为具有特色化的体育项目的建构提供基础与保障。具体来讲,在建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时,体育教师要对资源开发利用给予重点关注,并借助其重要作用,实现具有特色化的体育教学项目的开发与具体应用,提高体育课程改革机制的完善性;最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要及时摒弃落后的核心素养培养方法,并借助自身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建立目标、强化目标,针对教学内容实施量化评价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此带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  提高与学生自身需求的契合性,对体育课程教育体系予以完善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持续优化、教育结构与学生基本需求的完美对接都是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基于此,可以将课程项目内容的综合分析作为提升体育课程完善性的关键路径,推动学生体育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同步提升[2]。而想要使其更好的满足学生具体需求,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在课程活动设计前,要对具体的天气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这也是保证后续体育教学活动能够始终按照课程活动设计顺利进行的基础。同时,由于天气不同其课程项目设计也会存在差异性,此种设计方式的使用一方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提升了体育教学课时的完善性,保证了体育课程合理改革的实现,另一方面,也为后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支撑;第二,教学改革过程也要始终围绕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予以开展,这就需要学生对自身需求和喜好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在后续内容选择时始终发挥自身的自主性。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得到提升,课程项目教育体系也会逐渐趋于完整化,更好地满足了教学结构的要求;第三,开展规范的学生体能测试。通过上述对体育课程优化改革与分析,教师还可以以此为基础,将学生日常测评成绩和综合评价予以整合,并将其作为对学生后续开展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和标准,以此推动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所以,以具有多样化和完善性特征的课程教育体系,可以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3  推动教育体系完善性的提升,建构起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是基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背景下来进行的,并始终以体育课程教育目标为方向指导,以此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在实际背景下的灵活转换。同时体育课程改革也要以当下时代发展情况和趋势为结合点,利用课程结构设计与分析这一途径,充分发挥理论实践的基础性作用,以此确保课程内外结合方式的合理性开展,同时,提高课程项目优化标准的明确性,为学生建构起利于其个性发展的学习氛围和空间。针对高职院校来讲,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只依靠单一力量是无法完成的,特色化的教学模式和基本课程的细分必不可少。通常,基本课程都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
  上述体育课程结构中,必修课是为了满足学生最基本需求来设置的,以分析学生专业特点为途径,以此对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予以的优化与创新[3]。而在选修课程中,可以将一些球类课程、田径课程或健美操课程等纳入到选修课程体系中,从而使学生能够将空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也是有益的。例如,在建构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将专业体育知识和保健课程充分融合起来,这对学生以专业课程为面向的认知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与此同时,课余活动空间的优化也需要纳入到课程标准优化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定期组织各类体育竞赛和户外体育活动,并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此外,在设计课外活动时,也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来确定具有职业化特征的教学内容,并以岗位特征要求和自身发展要求为参考,不断提升体育基础课程内容的多样化。据了解,对高职院校所涉及专业的岗位姿态进行详细划分可主要分为静态坐姿类、静态站姿类、流动变姿类、工厂操作类和特殊岗位姿态等五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岗位姿态的差异性为参考,来确定最终的教学内容。例如针对静态坐姿类的职业岗位如财经类、计算机类岗位,其岗位素质要求主要包含了上肢力量和手指灵活性以及肩颈部力量,所以在针对未来从事此类职业岗位的学生来讲,可以设计徒手体操、球类活动以及游泳等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其职业体能,而且也更能契合职业发展需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的改革必然是基于当前课程存在各类问题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所以教师要深刻挖掘并认识到问题所在,积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使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得到持续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董华丽.探析基于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体育课程体系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36):182-183.
  [2] 焉胜彬,殷兴岳,王本科.构建高职院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8):150,152.
  [3] 彭新社,余时平,程晓磊.基于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体育课程体系研究[J].运动,2016(17):112-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1063.htm